新华网长沙12月7日电(黄浩洋 徐蓉) 近一个月来,长沙药店大幅降价在广大市民中反响极为强烈。 据《湖南日报》报道,面对药价“雪崩”,市民们纷纷质疑:药品价格怎么就“虚高”得这么厉害?
记者近日就此走访了有关部门及一些知情人士。
所谓药价虚高,就是药品的零售价,远远高于药品的实际价值。
在目前传统的药品流通渠道中,药厂的实际生产成本,一般只占最终药价的30%、甚至更低,医院、零售商的利润占30%,其余40%都是流通成本。流通成本主要是回扣,其比例占药价30%以上。
药品价格主要由物价部门定价。其实大部分药品,属于企业自己定价,报物价部门备案。
企业不可能做亏本生意,各种回扣,最终由消费者买单。于是,企业在向物价部门提供的成本利润信息上,大肆造假,药品的法定零售价,自然水涨船高。
近年来,国家对多种药品实行了强制性降价,药厂为了求得更大的利润,将一些廉价而疗效好的基本药物,改头换面,按新药重新定价,价格升至原来的10倍左右,有的甚至高达20倍。
例如,人人皆知的阿斯匹林,每片仅0.03元,对感冒头痛等疗效好,但在不少医院开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高价药“巴米尔”,每10片6.3元。其成分,也就是单一的阿斯匹林,而价格一下子增了20倍。
依照国家政策,药品实行顺价销售,从药厂到供应商,再到消费者,中间环节可以依照15%以上的法定差率,层层加价。这也是药价虚高的重要原因。
以抗过敏药特非拉丁为例,厂方供应每盒3.5元,医药公司卖出为7.3元,到病人手中,则为11元。
去医药公司买过药的人都知道,医药公司的发票上,标有几种价格,如批发价、零售价,其差率的高低,依据批发商在流通链中的层级而定,中间有的差价竟高达50%以上。
这也就是近来长沙市零售药店降价、部分药店平均降价45%以至50%的底气所在。
医院是药价虚高的重灾区。由于目前医疗服务价格未作调整,现有的诊疗费标准,无论如何也支撑不起医院的高成本运转。“以药养医”,给虚高药价提供了温床。
医院要从药价中获利。医生收取的回扣,更给药价虚高火上浇油。
一位做过医药代表的人士,向记者透露了医生收受回扣的大致过程。
厂方的医药代表,首先结识医院药剂科主任,由他指示,把药送给临床医生试用。
接着,与相关科室主任拉好关系,方法为“赞助学术活动”,包括免费旅游,添置电脑、微波炉、电视等“办公用品”,或者干脆直接给钞票。
当然还必须“打通”主管院长和有关医生,并向采购、库管员、财务等“示好”,以便医院尽快到医药公司进货。
医院的进货价则好商量,有时甚至低到“三?扣”(即药价的30%),也不奇怪。
医院的进货渠道打通后,便是和每位有处方权的医生,达成回扣协议,让医生给患者开药。一般需给每位医生占药价10%至20%的回扣,有时更多。
长沙某大医院的一位老医生告知记者:医生拿处方回扣,一个月的收入,少则数千、上万元,多则数量惊人。
医生回扣根据药房统计的处方付费,厂方因此还要定期付给统计处方的人员几百到几千元。
而医药代表在促销中,也趁机挣到占药品零售价10%至20%的促销费。
厂家定价离谱,流通环节回扣重重,患者就是这样,一层层被盘剥得体无完肤。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