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今晨消息 政府最新估计显示,本年度财政赤字将高达600亿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港府最庞大的赤字。财政司司长梁锦松指出,政府的财政状况已出现入不敷出的趋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
梁锦松将于明年3月公布他上任以来首份财政预算案,昨天,他公布有关的咨询文件,并将于下周起陆续会见各个政党、商会等,收集各界意见。另外,特区政府亦成立内部专责
小组,检讨现时的赤字是不是结构性问题,短期内将向财政司司长提交报告。
昨天公布的财政状况咨询文件提供了今年度最新政府收支预算模拟概算资料。由于经济环境逆转,加上政府在社会福利以及各方面的开支不断增加,而通缩持续,预计本财政年度有三项收入大幅减少:一,政府储备所得的投资回报仅为125亿元,较原来预算少230亿元;二,土地收入全年只有85亿元,较原来预算少190亿元;三,政府因经济不景而搁置原先计划出售的地铁股份,也令收入减少150亿元。
虽然推算显示本财政年度的利得税、薪俸税、个人入息税、物业税收入与年初时预算案预测的一样,仍然有780亿元,但是收支相抵,政府依然面对严重的入不敷出,赤字高达600亿元。梁锦松指出,近几年来,政府为了应付罕见的金融风暴、纾缓民困以及着眼香港的长远发展,大幅增加了社会福利开支和对教育的投资。政府的支出超过了经济增长的幅度。
但在另一方面,政府的收入却大幅减少。政府主要收入来源,即利得税、由财政储备所得的投资回报、薪俸税、个人入息税及物业税、土地收入、物业交易及股票交易印花税的收入,过去五年都呈下跌趋势。例如,1997至1998年度,香港有133万人纳税,但2001至2002年度,虽然雇员人数由316万增至320万人,却由于收入下降,纳税总人数减至120万人。而且,政府税收对高收入的人士依赖增加。1997至1998年度,缴纳薪俸税最多的前10万名纳税人所缴税款占薪俸总收入的54.8%,但2001至2002年度,上述比例将增至61.4%。与此同时,香港60%的利得税来自超过5万家法团企业中缴税最多的500家法团企业,反映出香港的税务负担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和少数企业身上,情况令人担忧。
梁锦松预计,未来几年政府从财政储备所得的投资回报不会大幅回升,在通缩持续下,土地收入亦不可能如以往丰厚。政府被迫动用储备,填补收入的不足。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去,政府储备到底能够维持多久?因此,他强调需要广泛听取公众意见,采取有效措施,纾缓财赤压力。
梁锦松表示,面对财政赤字,无非两个办法,一为开源,二为节流。但他引用经济学家的话说,在经济困难的时候想要开源、加税或加费,都是难上加难的。
梁锦松表示,特区政府首先会考虑节省开支。不过,在政府经常性开支当中,有六成属于公务员和相关机构员工的薪金,但这一部分改动起来难度相当大,且牵涉到机制问题,除非有强大民意支持,并获得立法会通过。对于有人提议政府可以卖“家当”来增加收入,梁锦松苦笑地说:“政府到底有多少家当可以变卖?有投资银行的分析员告诉我:政府只有三件值钱的东西,就是九铁、地铁和机场。但是这些是卖一件少一件,而且,一次卖出去后,又少了一笔经常性收入。”
梁锦松表示,特区政府会否通过加税、节省开支、调整公务员薪酬福利,或扩大税基去纾解财赤问题,现时仍未有定案。他希望公众能够关注政府收不抵支的现况及趋势,并在政府制定明年预算案前能够多发表意见。政府一定会在平衡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和得到立法会的同意后,才会决定采取哪种方案。(周华)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