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卫容之
人民币是否降息被炒得沸沸扬扬不是没有理由的。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一路上涨的房价和不相称的市民承受力,可以说无论是政府还是普通市民都希望通过降息完成自己的心愿。除此之外,我们发现另一个渴望降息的声音也一样响亮,那就是券商,券商希望通过降息,把居民几万亿的银行存款驱赶出来。想归想,事实并没有那么简单,业内人士说,就
目前中国的情况而言,希望通过降息来把居民的银行存款赶出银行进入证券市场或保险市场是不可能的。
这位业内人士给记者看了一份资料,资料显示:中国居民的储蓄率从70年代的1.8%到90年代的17%,一直居世界之冠。居民储蓄占GDP比重,从1989年以来一直在35%以上。而且,尽管中国央行从1996年至1999年连续7次降息,不仅没有把庞大的居民储蓄赶出银行,反之,居民的银行储蓄存款则持续攀升,到今年10月末,已经达到72000亿人民币。在开征利息税之后,如果再降息的话将导致广大居民的利息收入进一步减少,这只会促使居民进一步紧缩开支,而不会增加现在消费或投资。因此,券商虽然是降息最大的支持者,但最终恐怕最难遂心愿。
那么如果一旦降息,对国内投资的增长究竟有何作用?随着国际经济形势日益严峻,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慢,许多人寄希望于央行降息以促进投资,带动增长。但经济学家易宪容对这种建议泼了冷水。易宪容说,从国内货币供应情况来看,国内投资增长放缓,不是由于资金成本高,国内企业缺少资金。目前国内好的企业并不缺钱,也不需要借钱,它们所缺的是好的投资项目。试想,如果有好的投资回报率,为什么会有几千亿的资金停留在股市去炒作股票?目前,制约中国投资的最大问题是那些垄断领域未能向民间投资开放而为国有企业所占有,或是开放得不够,投资者不能充分享有其应享有的权利,或找不到可选择的投资空间,逼得许多资金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竞争。如果不放开投资领域,单纯降息对国内投资的增长没有多少作用。
这样看来,广大市民可能是降息的最大收益者。由于绝大多数市民的收入尚未跟上一路攀升的房价,高额的按揭贷款利率一旦下降,他们可以立刻“喘口气”。
《国际金融报》(2001年12月06日第二版)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