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接受采访妙语连珠 薄熙来称将率“大军”南下(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1年12月03日 11:16 深圳商报

  

辽宁省长薄熙来谈笑风生

  【本报讯】(记者王小虎)从11月24日开始,应辽宁省政府的邀请,深圳市委宣传部组织深圳各主要新闻媒体赴辽宁省采访。日前,在美丽的北方明珠大连,辽宁省省长薄熙来在棒棰岛宾馆接受了深圳记者的联合采访。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中,薄熙来省长谈笑风生、妙语连珠,就人们关心的深辽合作、辽宁国企改革、经营城市理念、足球及“辽宁(广东)商品展销暨经济合作洽谈会”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将率辽宁省各级党政领导和企业人员6000余人包专机、专列浩荡南下深圳,与海内外进行大规模、高层次的交流与合作。

  记者:我们已从有关方面得知,辽宁将在深圳举行“辽宁(广东)商品展销暨经济合作洽谈会”,请问这次经贸活动有什么特点?

  薄熙来:为进一步加强辽宁省对外招商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交流,辽宁省政府决定于12月14日至17日在深圳高交会展馆举行经贸洽谈与展销活动。这次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人员多,规模大。辽宁省委、省政府对这次活动高度重视,辽宁省委书记闻世震、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等几套班子领导及我本人都将参加。全省将有14个城市的党政主要领导和1400多家企业的代表共计6000余人,分别包专机、乘专列或驱车前往,规模之大、规格之高非今年前几次活动所能及,可谓“倾巢出动,大举南下”。二是产品多,内容丰富。我们将把辽宁省主要的名牌和优秀产品都带去,向南方朋友展示。

  辽宁从来没有把自己的产品如此集中地带到一个城市去,届时深圳高交会展馆将成为一个特大型的“辽宁商品大荟萃”。同时辽宁省还将带去许多好项目,寻求与客商合作。三是招商、引资、洽谈活动工作对内对外同时进行。广东省是我国的发达省份,每个城市都充满着生机和活力,辽宁将加强与这些城市的合作。目前已有一些“先遣队伍”南下,与深圳及其周围城市进行合作洽谈。活动结束后,各市的代表团仍将到这些城市继续考察,加深了解,促进合作。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国家聚集了一大批实力雄厚的企业,参展城市也将与他们积极洽谈,争取促成高质量的投资合作。这次活动邀请了1000多名海外客商参加,相信他们不会错过这次大好机会。四是合作范围广泛。这次“展洽会”不仅仅是经贸合作,还有科技、文化、旅游等多方面的合作,还有两省之间、两省城市之间的友好或经济关系的建立,重在长远合作。辽宁还将给深圳人民带去一场阵容强大、富有吸引力的好戏,赵本山等辽宁籍全国文体明星都将参加这次盛会,让深圳人民一睹他们的风采。可以说,辽宁省这次赴深圳,是两地交流与合作的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

  辽宁与广东有很深的渊源,我们在广东工作、休息的老领导很多,老朋友很多。我们的老书记任仲夷,曾担任过辽宁省省长的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等同志,他们为辽宁省的规划、建设和发展作出过重要的贡献,辽宁今天的发展与历届领导的艰苦努力是分不开的,辽宁人民都很想念他们。他们先后前往广东主持工作,我们感到很自豪。我们将借这次南下的机会看望他们。所以深圳之行又是一次团聚的盛会。

  记者:如此庞大规模活动,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会花费不少,请问这笔钱花得值不值?如何检验展洽活动的实际成果?

  薄熙来:辽宁今年曾先后在南昌市和乌鲁木齐市举行类似的经贸活动。在第一次活动开始时,确实有人提出同样疑问。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一项投入少、产出大的活动。江西“红土地”与辽宁“黑土地”的首次大规模洽谈合作,签订了许多经贸合同,大家还上井冈山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有了成功的示范,参加“乌洽会”的企业越来越多。这次在深圳开展活动,报名更加踊跃,全省14个市的市委书记、市长及部分大企业的老总都表示亲自“挂帅出征”。他们已逐步认识到,这样的活动会给他们带来许多商机,还可给当地带来许多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辽宁改革开放比深圳起步晚,无论是党政干部还是企业经营人员都需要走出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学习经验,提高自我,加深了解,广交朋友。从前两次招商活动看,这一目的也已达到。许多市的政府机构和企业,与招商地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并自发互相走访,开展联谊和多方面合作。记者朋友问我辽宁举办这样的活动值不值?我可以肯定地回答:“值!”

  省政府通过“回头看”方式检阅招商洽谈成果。在检阅中了解双方合作还有什么困难并帮助解决,促进意向合作转为实质合作,保证活动既热热闹闹,又扎扎实实。目前看,双方的交往很多,我听同志讲,新疆展洽会后,他们真是千里迢迢来访,洽谈进一步合作,势头很好。

  深圳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座充满活力的年轻城市与辽宁老工业基地携手合作,双方一定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为国家再创辉煌。

  记者:您对深圳的印象如何?辽宁如何利用深圳这个改革开放的窗口发展经济?两地可以在哪些领域开展合作?

  薄熙来:深圳人民没有辜负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希望,在改革开放中开拓进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无论是产业调整、城市规划还是精神文明建设都令国内外瞩目,我们为深圳的发展感到由衷的高兴。但是深圳市领导和全市人民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以一种更加奋进的精神投入到新的创业中去。张高丽书记和于幼军市长都要求深圳干部要居安思危。近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把发展高新技术放在重要的位置,创立了“高交会”这个品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深圳的希望。为加强交流,互相学习,促进合作,早在1994年我任大连市市长时就与深圳市签约结为友好城市。7年来,两地领导和人民往来密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合作。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窗口,虽然经过20年的发展,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这个窗口至今仍是全国的亮点,在全国的经济格局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辽宁这次在深圳开展商品展销和经济合作洽谈会,正是看中它的这些优势。另外,辽宁和深圳,一个是经历了几十年风风雨雨的国家老工业基地,一个是在党中央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下迅速崛起的充满活力的年轻城市,都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国家创造了辉煌,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辽宁的传统产业占很大比重,而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双方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携手合作将有助于老工业基地旧貌变新颜,深圳也将从中受益,增强自我。并且,两地的交流与合作远不止经济技术方面,思想观念和文化体育等各方面同样可以交流合作。比如这次在深圳进行经贸活动,我们的干部将受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教育。我们还将邀请五六十年代全国著名劳模尉凤英、赵桂兰、孟泰、赵成哲和战士作家高玉宝一同前往,既让他们感受改革开放的新鲜气息,也让深圳人民加深对他们的了解,学习他们的崇高思想品德。

  辽宁工作是大连工作的放大,辽宁体育水平不断提高说明这里很有发展潜力,上任以来最高兴的事情是中国足球冲出亚洲。

  记者:您提出了经营城市的著名理念,这次我们深圳记者团来到大连,亲眼看到了大连美丽的市容和蓬勃发展的经济。现在,您是辽宁一省之长,您认为经营一个有农村、有城市、尤其是重工业企业多的大省份与经营一个城市会有什么不同?你将如何经营好辽宁?

  薄熙来:辽宁省有14个市,都是市管县,各市既有城市,也有农村,省里的工作实际上是把大连市的工作放大,工作大同小异,既要做农村工作,也要做城市工作。

  但是,辽宁省毕竟大多了,与一个城市有很大的不同,这里有4200多万人口,14万平方公里面积。要做好工作,必须考虑辽宁省的省情,既看辽宁的现状,也要考虑其历史,动态地了解。辽宁的现状,既有目前的困难,也有很多亮点。建国后三十年,50、60、70年代,辽宁很辉煌,工业产值曾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但由于形势的变化,今天的辽宁遇到了较大的困难。辽宁的国有企业职工人数全国第一,下岗职工人数全国第一,离退休职工人数全国第一,是一个典型的老工业区,有经济学家将辽宁比做德国的鲁尔,法国的洛林。那么这个工业区如何转型改造,提高产业的档次,我觉得是一个很重大的课题,我们在中国还没有看到一个现成的模式。除了工业转型,辽宁还面临着农业生态改善的问题。辽宁未来要怎么发展,要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模式,我认为都要一步一步去探索。所以我们要集中精力,兢兢业业,扎扎实实,争取用最短的时间使辽宁省走出一条健康、稳定、发展的路子,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记者:大连被人们称为足球之城,足球是大连的一张名片,而您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足球市长。现在是否要成为足球省长呢?

  薄熙来:我很喜爱体育,这次辽宁省在第九届全运会上夺得总分第二,我非常高兴。我对足球很有感情。而且我很幸运,刚到省里工作,中国足球队就在沈阳五里河体育场冲出了亚洲,走向了世界。中国足协副主席张吉龙说我与中国足球很有缘分。辽宁的足球运动基础好,全省从小学开始一共有4000多支足球队,可以称为足球之乡。足球之外,辽宁的篮球、排球、曲棍球、田径等体育项目的水平也很高。其实,体育不仅仅是体育本身,它的背后是经济实力的体现,是教育水平、管理水平的体现。从这一点上看,辽宁有相当好的基础,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只要我们按照中央改革开放的思路走下去,调整好工业结构,发展高科技,辽宁在中国经济舞台上仍不失为一条好汉.

  记者:您上任近一年来,最高兴的事是什么?最烦恼的事是什么?最难忘的事是什么?

  薄熙来:上任辽宁省长300多天,最高兴的事是中国足球队在沈阳五里河进入了世界杯决赛。最烦恼或说压力最大的是今年夏季,辽宁中部地区遭遇了多年不遇的大旱,许多水库都干涸了,地下水位下降了六七米,给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当然,在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最终战胜了旱灾。最难忘的事有两件,一是11月上中旬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朱总理到辽宁来了两趟,吴邦国副总理也来了两次,十分关心我们老工业基地的改革和发展,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鼓舞。二是年初的扶贫帮困行动中,全省几乎所有公务员在没有任何统一号召或要求的情况下,捐出了自己一个月的工资。有一个离休老干部,5个孩子下岗,家里很困难,还拿出了200多元钱。这使我再一次感到辽宁的干部和群众都是十分善良的,顾全大局的。

  减人减债,搞好社会保障,5年内创造300万个就业岗位,搞好辽宁的国企改革

  记者:请谈一谈您对今后辽宁国企改革的设想?

  薄熙来:辽宁国企改革是一个很大的历史性的课题。我们首先要做好基础工作,今年年初我们提出要减人减债,为什么呢?因为老工业基地的通病就是人多债多,包袱沉重,只有减人减债,才能起死回生。我在大连做市长的感受是,国有企业改革最有效的办法是减人。过去8年,我们在大连,将国有工商企业和大集体企业的职工由过去的100万人减到了50万人,以一个人每年在岗劳动消耗两万块钱计算,减掉50万人,一年就是100亿的效益。现在辽宁省也要下决心减人,如最近我们操作抚顺特钢,该企业现有职工2.1万多人,年产钢50万吨,由于人太多,虽然这个企业技改很成功,但是赚不到钱,我们准备在2年内减去1万人,马上就可以挣钱。另外,改革必须运用对外开放这一最有力的杠杆,就是招商引资,既要着眼于外资,又要着眼于内资、民资,让它们注入老国有企业,分担其负担,分散其风险,使它能够逐渐做强。另外一个经验,中小企业则应在股份制改造方面加快步伐。

  记者:解决下岗职工问题与社会保障制度有很大的关系,请问辽宁省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上有哪些动作?

  薄熙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务院重大决策,国家还将辽宁作为全国惟一一个试点省。辽宁现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许多问题交织在一起,情况十分复杂。辽宁大量职工下岗、离岗,目前,在岗在职国有企业与大集体企业员工一共有350万,离岗职工有220万,另有267万离退休人员。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我们辽宁国企的脱困,也非常重视辽宁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给了不少支持。今后两年,我们要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有85万人,让他们下岗,今年就要解除30万人,解除之后领取失业保险,两年之后,如果再找不到工作,就领取最低生活保障线生活费。

  解决下岗问题的关键是千方百计组织再就业,我们要争取在2001年到2005年组织300万个就业机会,这样才能将辽宁下岗的职工和富余劳动力妥善安置。我们目前努力组织对外对内招商引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投资进入辽宁,创造就业机会。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发表评论】【财经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20年后率辽宁各市市长回母校 薄熙来倾倒北大学子 (2001/10/22 08:42)
沈阳开发建设浑南新区 辽宁省长薄熙来发表讲话 (2001/10/17 01:02)
辽宁省省长薄熙来观看大连服装节仍牵挂十强赛 (2001/09/16 12:17)
辽宁省长薄熙来会见亚太经合组织高官 (2001/08/23 21:54)
辽宁省长薄熙来:沈阳要消除“慕马案”负面影响 (2001/08/23 15:24)
薄熙来说辽宁在新疆寻找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2001/07/30 06:43)
辽宁省长薄熙来:领导干部在媒体“亮相”很重要 (2001/07/29 08:31)
辽宁省长薄熙来:政府官员尤其要节约时间 (2001/07/29 00:00)

新 闻 查 询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新浪商城推荐
  数字卡专题
  • 网通全国IP卡59.99
  • WSG石器时代9折
  • 联通IP卡32.49
  • 吉通IP卡 63折
  • 移动IP卡 48折
  • 网通包月上网卡52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3361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