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描绘新画卷:2001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回眸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1年11月29日 07:24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28日电(记者朱海黎董峻)

  新世纪第一年脚步匆匆,却注定要给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

  2001年,是我国农业不寻常的一年。面对严重的干旱,面对市场相对过剩的冲击,面对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新形势,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坚定
信心,不畏艰险,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伟大的创造精神,在中华大地上写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的篇章。

  众多亮点描绘令人鼓舞的画卷

  尽管复杂变幻的市场给判断我国农业整体形势增加了难度,尽管肆虐的旱灾和种植结构调整使粮食减产,但来自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仍让人欣喜:上半年全国肉类总产量3340万吨,水产品1702万吨,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3%和3%;全国乡镇企业各项经济指标继续好转,出现了速度效益同步增长的好势头。上半年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达1.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1%。

  最大的亮点,则出现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上。各地适应市场需求,积极淘汰劣质品种,压缩“大路货”,成效令人瞩目。全国优质专用小麦面积扩大了130多万公顷,接近小麦播种面积的20%,扭转了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优质水稻迅速发展,优质早稻种植面积达到早稻总面积一半以上,比去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专用玉米、瘦肉型猪、双低油菜等优质农产品的比例也明显增加,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蓬勃发展,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

  “大而全、小而全”的农业生产结构逐渐被打破,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趋势逐步显现。冀鲁豫晋陕5省种植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小麦,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的小麦面积相应得到压缩。油菜、花生、大豆分别向长江流域、黄淮海地区和东北地区集中,长江流域油菜带面积占到了全国七成,冀鲁豫三省的牛肉产量则占全国41%。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作物带和产业带逐步形成,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如山东的蔬菜、黑龙江的绿色食品,新疆的棉花、陕西的苹果、山西的小杂粮等。

  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农业发展开始出现合理分工。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的外向型农业有了长足发展,目前我国四分之三的出口农产品来自这个地区。中部地区发挥粮食生产优势,并逐步成为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西部地区加快了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步伐,成为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

  农民收入出现恢复性增长同样令人振奋。各地都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同时,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组织劳务输出,形成多元化的农民增收渠道。在经历了连续多年的农民收入增幅减缓势头之后,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060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0元。其中,来自出售农产品的收入比上年有所增加,扭转了连续3年来自农业收入绝对额减少的趋势。

  科学决策夯实了农业发展的基础

  今年我国农业的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特别是农产品供给实现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后,一些问题和矛盾开始凸现出来。作为农业的“晴雨表”,今年粮食总产量继续出现下降趋势。在产粮大省吉林,被农民称为铁杆庄稼的玉米产量普遍比上年减少两成以上,水稻、大豆等大宗农产品也出现减产。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是主产区普遍遭受严重干旱和播种面积减少,今年仅夏粮受旱面积就达1.3亿亩,其中成灾5000万亩。

  农业结构调整仍待加力。有的地方对农业结构调整心中无数,缺乏整体的合理规划;有的地方违背市场需求,盲目上种养项目,产业结构趋同;还有少数地方不尊重农民意愿,搞强迫命令和瞎指挥。比如,各地都在争先恐后地发展蔬菜,全国蔬菜面积今年达到2亿多亩,产量明显供大于求。这种情况在棉花、油菜等经济作物也表现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农业之所以抵御住了冲击,最重要的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有清醒的判断,作出了科学正确的决策。年初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进入新世纪,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的工作仍要坚持不懈,一刻都不能放松。党中央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一系列政策,被证明是符合实际的,取得了积极成效。中央及时出台了农村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强调赋予农民长期的、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严厉制止了一些地方违背农民意愿强行进行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错误倾向,给广大农民吃了定心丸;根据农民增收困难、农民负担较重的实际,中央要求各地坚持“一项制度,八个禁止”的规定,财政部、国家计委、农业部还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从清理涉及农民负担的收费项目、严禁一切向农民的搭车收费等八个方面减轻农民负担,有效保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各级政府坚持落实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和收储企业顺价销售等政策,保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为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有关部门还出台了种子、农药、肥料等一批支持农业的配套法规,清理和废止了不适应新形势的法规和规章。

  农业专家认为,在农产品出现相对过剩、农业结构调整刚刚起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背景下,今年我国农业之所以能取得显著成绩,与党中央和国务院及时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因势利导运用市场经济手段调控农业,跳出靠计划手段管理农业的思路密不可分。

  早些时候,在经济发达的广东省,农民得到新的信息:今年起将不再承担定购粮任务,生产自主权完全交给农民自己。国务院在今年进一步深化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确定了“放开销区,保护产区,省长负责,加强调控”的基本思路,受到基层欢迎。此举大大调动了粮食主销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提高了优质农产品的竞争力。在浙江、上海、广东等地,经济作物、养殖业和出口创汇农业得到迅速发展。同时,也为粮食主产区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拉动了粮食价格的上涨,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山东省夏津县的棉花市场过去曾经是全国有名的黑市,但今年记者在这里却看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满载皮棉的农用车排成长队,客商高声讨价还价,各地运棉车往来穿梭。今年召开的全国棉花工作会议提出,棉花流通体制要打破垄断,鼓励公平竞争,规范市场秩序,提高调控效率,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棉花企业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促进棉花生产和纺织工业健康发展。这个决策标志着中国棉花收购市场已完全开放,政府对农民进行硬性收购的作法正在逐渐取消。

  中国农业全面接受入世考验

  11月24日,记者在大连北良港办公楼的电子显示屏上看到,“亚洲雄心”号轮装内蒙古玉米5000吨;“海洋贵族”号25日到,装运小麦25000吨。港口的王珏经理告诉记者:“大豆、玉米等农产品的国际贸易量进出港都有所增加,已经开始闻到了入世的硝烟味了。”不久前,记者在东北大豆产区也了解到,今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可能首次超过出口量,国产大豆销售卖难问题有可能出现。玉米、水稻、水果和橡胶等农产品,也将很快面临国外农产品的竞争。

  “入世后要想赢得市场空间,必须提高农产品档次。”吉林省农委副主任贾涛说。我国农业想抵御全面开放的冲击,就要不断自我调整。他认为,农业目前需要做的是,调整生产结构,建立适应国际市场规则的农业管理和农产品流通体制,把开放市场带来的风险化解到最低。入世后变幻莫测的市场,既给处于转折期的我国农业带来重大考验,也带来了历史性变革的机遇。在国际肉鸡市场上,山东大龙公司的产品已经销售到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带动了100多万农户和7000多个商品鸡养殖场进入市场,肉鸡出口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来自农业部门的信息说,全国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3万多家,这些龙头企业成为我国农业同国际市场接轨的桥梁和纽带。

  农业经营机制创新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各地加大了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了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激发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创造性。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带动下,全国出现了一批各具特色、跨区域的产业带,加快了农业国际化的进程。目前,仅山东省获得自营出口权的龙头企业就有80多家,每年出口创汇千万美元以上的企业120多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订单农业成为产销衔接的重要形式,今年以来,订单农业生产规模逐年扩大,品种不断增加,已经由特产、油料、经济作物扩展到玉米、大豆、水稻等大宗农产品。

  在山东寿光等地,农民种菜要按照标准生产,这些标准涉及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产品品质和加工包装等每个环节。他们懂得,农产品达不到国际允许的标准,蔬菜就没有销路。为了进一步同世界市场接轨,我国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创建了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此外,还进一步完善了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安全检测手段,加大了绿色食品的开发力度,目前绿色食品数量已有2000多种。

  要同国际市场接轨,政府职能必须进一步转变,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各地农业主管部门逐渐从主要抓生产转向主动抓流通,从行政命令指导生产转向提供服务。各地普遍重视农村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了多形式、多渠道的市场信息服务网络,服务范围延伸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以及经营大户等。农业部开始组建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龙头、以批发市场价格行情和农产品供求信息等18个专业网为骨干的中国农村经济信息网,基本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为基础、直销配送和超市连锁为补充的营销体系。

  应当看到,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这是一个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的爬坡阶段,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转折阶段。随着国家有关农业政策措施能量的逐步释放,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只要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齐心协力,抓住加入世贸组织的新机遇努力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形势就将继续向好。(完)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发表评论】【财经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4大亮点闪亮:2001年我国经济贸易述评 (2001/11/28 09:43)
2001年报前瞻:四大非政策性因素导致减利 (2001/11/28 08:25)
世界瞩目下的中国--2001年中国经济发展回眸 (2001/11/26 07:16)
截至今年10月底我国股票总市值为4.37万亿元 (2001/11/14 18:08)
人民银行:今年我国GDP预计增长7.5% (2001/11/07 17:14)
今年我国外贸出口持续增长 同比增长9% (2001/10/29 11:33)
我国今年国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2001/10/03 11:08)
我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今年将增加 (2001/09/19 09:12)
我国今年IT出口额已突破10亿美元 (2001/09/05 13:37)
经贸委:今年我国经济增长可能“前高后低” (2001/08/13 10:35)
吴敬琏预测:今年我国经济走势依然强劲 (2001/05/23 17:57)
热点分析:今年我国是否会出现外贸逆差 (2001/05/23 14:37)

新 闻 查 询
注册新浪VIP邮箱,赢取每日手机大奖!


分 类 信 息
订信息获上网卡!
:报关员会计取证班
   企业咨询、策划
   100元享烛光晚餐
   现代古典写字楼
   无线网络产品分销
:朗田科技诚聘英才
   金箔金雕镭射挂历
   迷茫小鸟等待归宿
   慈航票务为你服务
:日上通讯诚招代理
   三毛钱打国际长途
:全新人才招聘信息
   浪漫加洲田园风情
:让美好人生永存
   100元优质英语培训
:最新飞行器广告
   台湾纹身彩绘艺术
:新店开业五折三天
   电纳减肥2小时成功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3361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