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十一月二十五日电(褚婷婷)目前,不少跨国公司已将上海作为地区性的采购中心,而建立跨国采购中心。那么,上海离跨国采购中心还有多远呢?
日前在上海工博会“跨国公司培育与发展”论坛上,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外经贸委主任朱晓明就此指出,上海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基础设施与商务环境,建成跨国采购中心已具备一定的现有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上海的产业结构已基本完成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与服务业的演进;贸易流量方面,二○○○年,上海口岸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百分之二十三,可以预见,作为国际市场的重要通道,立足于服务周边地区和长江流域的上海口岸,其贸易量将持续增长;航运方面,上海是吞吐量名列第三的世界大港和全球第五大集装箱运输港,还是中国第一大航空货运港,而建造大型深水港计划的实施,将使上海成为名副其实的航运中心;通关效率方面,上海已经启动“提高通关效率”工程;物流服务方面,一些与跨国采购关系密切的物流服务业,如运输、仓储业、货物代理等,上海具备相当实力。
目前,已有不少跨国公司将自己地区性采购中心的目标转向上海。据今年三月份香港贸发局的一份调查显示,百分之七十的海外进口商认为,在中国入世后,如果上海能与跨国公司建立更加直接的联系,上海将逐步成为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采购中心。但目前,上海与国际上比较成熟的跨国采购中心(如香港、新加坡等)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朱晓明认为,上海的差距主要体现为:买方与卖方规模尚小;与贸易相关的服务业较落后;电子商务尚处于起步阶段;金融服务有待提高;国际展览业规模较小,常年展示中心功能不够完善。
谈到如何使上海尽快成长成成熟的跨国采购中心,朱晓明从政策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包括设计鼓励政策、加快物流系统建设、开放与贸易相关的服务业及完善贸易促进体制等。(完)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