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经历三次人事地震 平安“叛将”大盘点(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1年11月26日 06:57 21世纪经济报道

  

平安“叛将”改变了许多新兴保险公司的“生活”。吉国强/fotoe摄

  无可否认,在国内的上海等战略重点地区,平安的确已经取代中国人寿成为区域性老大,而老人保的“黄埔军校”美誉,也被平安在无意中一并继承。

  本报记者丁冬综合报道

  新兴保险公司最爱找平安的人,这已经不是秘密。而平安寿险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办公
楼层男厕所内那则动人的招聘广告,在业内外也流传甚广。

  成立13年来,平安保险总资产增长1500倍,保费收入增加5000倍,目前已经拥有27万人的销售队伍。2000年,平安更提出了三五年内进入世界500强的宏大目标,最新的报道甚至将这一时间进一步缩短至1~2年。无可否认,在国内的上海等战略重点地区,平安的确已经取代中国人寿成为区域性老大,而老人保的“黄埔军校”美誉,也被平安在无意中一并继承。

  不过当记者将细细整理的“平安叛将”名单打印出来的时候,还是大吃了一惊:非但在被称为“小平安”的新华和泰康有相当数量的平安原高级管理人员任职,事实上,从平安出走的高管人员已经遍布国内新兴的保险公司,而某些保险公司的领导班子几乎是清一色的原平安人马。

  在这背后,是平安成立以来经历过的三次人事地震。

  第一震:孙兵出走在1995年以前,平安的三位创始人———马明哲、孙兵、李钢分别端坐在集团董事长、常务副总经理、副总经理的位子上,孙李在平安的地位仅次于马。

  但到了1995年,事情发生了一些变化。当时,中国保险市场对内开放步伐加快,人民银行批准新华人寿、泰康人寿、天安保险、大众保险等多家中资保险公司筹建开业。其中,新华人寿的主要发起人还包括了张宏伟的东方集团和刘永好的新希望集团等多家知名民营企业。一方面由于新公司的盛情邀请,另一方面也由于平安保险公司内部的某些原因,平安第二号人物、时任常务副总经理的孙兵毅然离开平安,出任新华人寿保险公司总经理。随同孙兵一起离去的还包括平安总部总经理助理兼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孙伟光等多名大将。

  1997年上半年,刚30岁出头的平安寿险业务的创始人之一、先后担任过深圳平安人寿总经理和平安广州分公司总经理的田地也从平安辞职,参与到民生寿险公司的筹建,后转为东方人寿保险公司筹备组负责人。这位曾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最年轻的处级干部在离开平安后,平安的高层私下里曾讲过,随时欢迎田地回来。

  此前的1996年,原任平安南京分公司总经理的陈剖建也从平安辞职,出任天安保险公司董事长。了解陈的人说,陈剖建英文极好,当年平安几乎所有外事活动都由陈充任翻译和陪同。业内一度谣传,称陈剖建的离开与其面相有关。

  同一时期,曾任平安保险寿险协理和北京分公司总经理的刘经纶也另觅新主,就任泰康人寿保险公司总裁。

  孙兵出走,引发了平安的第一波人事地震。

  第二震:李钢“哗变”

  孙兵出走究竟在平安内部掀起何种波澜,外界不得而知。但在上世纪末,平安另一位副总李钢及其下属的集体辞职,即使在业界也吸引了无数的眼球。

  据知情人士透露,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平安集团副总的李钢,自其参与创建平安直至离任,从来都是个风头很劲的“主”。1995年,美国林肯金融集团曾以数十万美金的年薪盛情邀请这位当时平安最年轻(30多岁)的高层管理干部前往美国接受一年的培训,然后返回中国出任林肯在中国公司的总裁。后来,经平安内部多方动员和挽留,李钢婉言谢绝了林肯金融的好意,留在平安继续服务,并成为平安总部统管寿险和投资的副总。在此期间,平安寿险业务迎来了发展最为迅猛的阶段。但不知何故,在1997年底平安进行的一轮内部分工调整中,李钢被安排调任平安足球俱乐部董事长。1999年底,李钢终于作别平安,出任筹建中的生命人寿董事长。时隔不久的千禧年初,平安将林肯金融集团的StephenMeldrum和林肯上海代表处的首席代表StephenClinton招至麾下,有意思的是,此二人正是当初代表林肯金融力挖李钢的直接当事人。

  或许巧合或许有意,与李钢几乎同时宣布“不玩了”的,仅高层人员就相继有寿险协理何志光、黄萍、产险协理蔡生等,其中,何志光还是平安寿险上海分公司的创始人。1994年,何志光一人怀揣平安总部拨的80万巨款支票,单枪匹马来到上海打江山。当时,友邦刚刚引进寿险营销模式,几乎一手独占了上海的个人寿险市场。但就在何志光任平安寿险上海分公司总经理的五六年间,寿险市场格局大变:从1999年开始,平安寿险成了上海滩的老大;2000年,平安上海寿险保费收入超过40亿元,约占平安寿险全部保费收入的20%。还有一点能表明何的“能量”的是,当初平安总部拨给他的80万创业基金,至今原封未动。

  平安保险第三任常务副总经理赵卫星是此波大震的另一位最高层人物:自1990年加盟平安,赵就一直掌握着平安的财政大权和财务机密,当初,平安内部曾有不成文的规矩:所有的重要文件一定要赵先行过目。

  事情在2000年上半年出现了转折:赵分管的财务工作被转交给平安从香港引进的安达信高级合伙人汤美娟负责,赵分管的投资工作则由安信基金管理公司原董事长徐建军负责。“赵失去了几乎所有的实权。”知情人士这样说。2000年6月8日,赵卫星辞职,赋闲在家达半年之久,国庆之后,应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总经理唐运祥力邀,赵卫星加盟人保,任人保总公司的财务部总经理,收入尚不足原先的十分之一。

  就在赵卫星提出辞职的同一天,平安寿险上海分公司原副总经理、后为集团团险事业部主持工作的副总严峰也递交了辞职报告。在友邦上海分公司作了半年的总经理助理之后,严峰来到浦东东方路一个毫不起眼的地方———海富花园办公,与何志光等人一起担起了太平人寿复业筹备之重任。

  第三震:局部换血在上世纪末那次高层大流失前后,平安某些部门和地区分公司人员进出频繁,“局部换血”时可见之。

  赵卫星走后,他原先分管的财务和投资两个“用钱”部门人员也纷纷“跳槽”:平安集团原财务部副总经理劳文革、平安证券公司原副总经理王浩、张惠、杨新民等相继辞职;赵先前分管的投资部负责人杨晓东、詹余引等人也因种种原因离开。现在,劳文革与先期离开平安的田地正在位于南京西路的上海商城筹建东方人寿保险公司,和他们在一起的还有平安广州寿险分公司原财务部经理刘小炮。

  2000年初,许是为了防止高层地震的影响,尤其是避免上海分公司原总经理何志光的离开可能对平安最重要的分支机构——上海分公司造成不必要的负面作用,平安总部对平安上海分公司的人员进行了“调整”,何志光当年培养出来的平安寿险上海分公司副总郑荣禄“荣升”为总公司寿险营销部总经理。2000年上半年,郑荣禄离职,并追随老上级何志光而去,成为太平人寿复业筹备组的负责人。追随何志光的还有平安寿险上海分公司的原销售总监全丹颂,全在鼎盛时期月收入达到20万以上,自称每年买一栋别墅……至此,原平安寿险上海分公司领导班子和主要业务骨干几乎被太平人寿“连锅端走”。

  此前,平安产险也相继生出诸多人事变故:产险协理袁力出走平安,后担任保监会政策法规部副主任要职;原车险总监藏家瑞、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原总经理许跃宁分别改投华泰和泰康;平安产险沈阳分公司原总经理韩伟严、平安车险原副总张宁和平安深圳分公司原总经理助理魏辉雄亦陆续作别平安,目前三人的身份分别是华泰产险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华泰产险深圳分公司总经理、华泰产险广州分公司总经理。

  1999年,曾任平安南京分公司寿险业务负责人的吴鹏被提升为产险协理。2000年,吴鹏在南京分公司时的两名副手、平安南京分公司原寿险总经理助理龚有才和刘从俊相继请辞,前往泰康人寿担任要职。

  钟情“海外军团”

  “义和团打败八国联军”,平安高层经常引用这句话,以示要打败外资保险公司之决心。然而,在人事变动频频的平安内部,却上演了“‘义和团’出走、‘八国联军’进驻”的一出戏。

  号称林肯金融集团副总裁的StephenMeldrum和StephenClinton,麦肯锡公司平安咨询项目高级项目经理张子欣,安达信公司高级合伙人的汤美娟,还有平安“十万大军总教头”Wilson,是平安海外军团的领军人物。

  汤美娟现任平安集团首席财务执行官(CFO),张子欣则是集团的首席信息执行官(CIO),两位“Stephen”分居集团总精算师和集团银行保险部总经理高位。除此之外,平安的信息管理部、寿险培训部、寿险保费部、集团战略中心、人力资源部等诸多职能部门的老总也都是外籍人士。

  事实上,早在1997年,平安就从台湾保险公司引进了30多名培训讲师。2001年,在平安引进的第一位外籍员工、台湾人黄宜庚的倡导下,平安实施了引进外籍员工的“飞雁计划”,聘请100多名台湾籍员工担任平安营业部经理。据称,“飞雁计划”的目标是引进500名非本土营业部经理。

  为了招揽这些外籍员工,平安付出了大把大把的雪花银。公开的消息称,平安为其中数位支付的年薪达百万美金左右———是平安任何一个本土高级管理人员薪金的“N”倍,与美国国际集团付给其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Greenberg先生的报酬大体持平!而在跨国公司中,类似两位“Stephen”的副总裁的职位通常仅高于普通员工和助理副总裁,距离集团董事长的职位还有无数级,其年薪一般不会超过30万美金。据内部知情人士透露,仅工资一项,外籍雇员一年至少要消耗掉平安5000~6000万元人民币。

  对外籍员工的高薪,平安董事长马明哲的公开解释发人深思:“我个人认为,他们对公司将要做出的贡献可能远远超过他们得到的薪资。举个例子,以前我们的资金一直在各分支机构,请了麦肯锡的顾问之后,他们提出了资金上划的意见。我们照办后,资金上划率从百分之三十几提高到百分之七十几,现在平安资产超过600个亿,这样算一下,节省的钱已经够发这些专家五百年的工资了。”

  在更早的几年,人保被称为是保险界的黄埔军校;现在,平安当仁不让地继承了人保的这一“衣钵”。根据此次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新兴保险公司中挑大梁的人,有相当数量受过人保和平安两所“黄埔军校”的栽培,其中不少人还全过程参与和领导了平安区域分公司的艰难创业。为什么这么一批人要在平安市场地位日益巩固的时候选择离开平安从头创业,甚至不惜与亲手参与缔造的老东家正面交锋?

  在公开的场合,我们听不到多少反应。事实上,成为其他保险公司尤其是新兴保险公司挖角对象的平安并非无动于衷:1998年,平安第四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原则通过了实施与国际接轨的期权奖励计划。不过耐人寻味的是,为了解决高利率时期市场扩张形成的利差损问题,凡是在高利率时期买了平安高利率保单产品的员工,都被强制要求退保。

  前不久,某外资保险公司老总曾对记者说,在中国民族保险业国际化的过程中,经营理念、文化的冲突是本土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但也有知情人士说,就单个企业而言,事实不尽如此。

  谜底留待我们一点点揭开。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发表评论】【财经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平安保险新产品登陆海南 (2001/11/07 10:07)
马明哲:平安保险董事长兼总经理 (2001/10/30 15:55)
平安保险喜获国内最高信用等级 (2001/10/04 09:55)
平安保险获内地保险企业首家3A级评级 (2001/09/30 09:32)
从平安保险公司管窥中国网络保险业现状及前景 (2001/09/29 16:43)
平安保险全力打造银行保险“航母” (2001/08/27 17:50)
投保人与保险公司的对话:为什么要告平安保险? (2001/07/21 14:22)
外国彩棉4年没到货 平安保险被索赔800万 (2001/06/05 18:05)
平安保险CEO马明哲当选LOMA董事 (2001/05/11 11:36)
平安保险公司去年利润占全行业三分之一 (2001/03/06 10:18)

新 闻 查 询
注册新浪VIP邮箱,赢取每日手机大奖!


分 类 信 息
订信息获上网卡!
:银行实务模拟培训
   观瀑布享狩猎乐趣
   城市猎人交友俱乐
   康柏服务器代理商
:物超所值你还等?!
   夕阳映红夏威夷
:国际汽车驾驶证
   三毛钱打国际长途
:全新人才招聘信息
   浪漫加洲田园风情
:让美好人生永存
   100元优质英语培训
:最新飞行器广告
   湖南大学远程教育
:宏业电子竭诚服务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商城推荐
  数字卡专题
  • 网通全国IP卡59.99
  • WSG石器时代9折
  • 联通IP卡32.49
  • 吉通IP卡 63折
  • 移动IP卡 48折
  • 网通包月上网卡52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3361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