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11月24日电(记者熊金超 俞 俭) “以重庆为桥头堡,把西部资源丰富、市场广阔的优势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资金、技术、人才及管理优势结合起来,同打‘长江牌’,共唱‘西部戏’,形成带动全流域经济共同发展的新优势。”——在中国成功加入WTO之际,长江沿岸26个中心城市和武汉经济协作区28个城市市长与部分西部城市市长聚首武汉,召开《长江沿岸城市与西部城市市长座谈会》,就如何组成新的“长江舰队”,因应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挑战,“扎堆”开发流域经济形成共识。
目前,已在武汉出台的《长江沿岸城市联合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形成长江经济带新的发展优势的框架意见》明确提出,长江江沿岸城市将实施产业结构、科教创新、服务业、市场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6大联合;通过联合,形成一批跨地区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通过共同组建高新技术产业带、创业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实现共享的人才与科教资源市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加快,基础工业、机电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产业实力增强,连接国内、国外市场的功能也不断加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渐重要。
1999年,长江经济带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9844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4.2%。沿江的港口、铁路、公路、跨江大桥建设,长江航道和入海口的整治,以及光缆干线、信息港的建设,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形成了沟通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沟通海陆,辐射广大内陆腹地的交通通信网络。目前沿江地区已兴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0个、保税区3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6个。
带着中国城成功加入WTO的喜悦,来自长江沿岸和西部地区的一些政要与国内著名经济学家一道,以崭新的目光重新审视生养他们的这条世界第三大河,表示入世后机遇是潜在的,挑战是现实的,长江流域经济必须“扎堆放排”才能成为中国第四个“快速增长区”。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地处长江中游,一头挑着上海,一头挑着重庆的华中特大中心城市武汉,就积极谋求在华中区域和长江流域的经济大协作,发起并参与成立了中国最大的流域经合组织——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同时成立了华中28个城市参加的经济共同体——武汉经济协作区。每年召开市长峰会,对区(流)域产业布局、结构调整、经济合作、生产要素调配进行磋商。
如今,这两个经合组织不仅成为武汉经济快速发展的驱动轮,还是长江经济带新一轮起飞的巨大两翼,同时也是这一区域、流域迎接WTO挑战的护卫舰。14年来,武汉经济协作区内协作项目达8万多个,资金总额达3000多亿元人民币;而长江沿岸中心城市协调会的作用,更难于用直观数字指标显示。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新世纪第一个金秋,就在中国经济以全球增长最快的飞轮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今天,长江经济带已经成为继沿海发达地区之后,中国发展最快的新的经济增长极。长江子民虽感受到国际经济惊涛拍岸,但对驾驭长江经济却充满信心,有了更加完备的对策——
依托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特大中心城市,发展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市政服务等行业,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益;联合开发长江黄金旅游线,丰富旅游产品,沿长江形成一线贯通、东西突破的旅游格局;联手建设沿江铁路、以沪蓉高速公路为主体的沿江公路、以疏浚长江航道、沿岸现代化伪装箱码头和客运旅游化的长江水运通道,形成区域综合运输体系,以及联合建设长江沿岸城市水质保护和城市酸雨控制工程体系,联合建设长江中上游以水土保护为中心的生态环境体系等。
为实现共同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的目的,这次座谈会还提出了一系列新主措。如以企业为主体,以横穿东西的能源、交通项目为重点,共同组织实施一批开发项目,进一步加强西部开发项目政策、项目、情势等方面信息的传递交流,举行面向西部地区、有众多城市联手的大型商品展销、经贸洽谈活动等。
有学者指出,“长江锚链是拉动中国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钢绳,纲举则目(相关各市)张”,在迎接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机遇与挑战中,长江沿岸城市经济的联强,其“蛋糕”不是被划小了,而是将在强势中膨胀。(完)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