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顾建兵上海报道
85岁老人的花旗情结今年已经85岁的贺如新老人每天早上在外滩锻炼的时候,总要多看几眼位于上海中山东一路19号——和平饭店内的花旗银行卡中心,蓝色的花旗银行广告牌在外滩的古建筑中格外醒目。
1942年,26岁的贺如新在当时上海滩大名鼎鼎的怡和洋行做办事员,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他都要到当时花旗银行在上海的分行去存款。老人回忆说,虽然当时中国人在花旗员工的眼里低人一等,但每次到花旗银行去还是有一种做“贵宾”的感觉,花旗银行的员工都会亲切的称呼他为先生,并安排他在椅子上坐下来,然后再为他办理存取款业务,中国人能够成为花旗银行的客户,这在当时的上海滩绝对是一件可以值得炫耀的事情。
1949年,花旗银行作为“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代表”被赶出了上海滩。1984年,花旗重返故地,此时,已经退休的贺如新老人已经没有经济实力再去做花旗银行的客户了,但是当年的经历还是一直留在老人的记忆里。老人的孙子1997年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生物学研究生,在美国办了一张花旗银行的信用卡,把副卡送给了老人,老人说自己一直把这张卡带在身边,并不时的拿出来给朋友们看看,炫耀一下自己的花旗卡。
并不光彩的开始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一位讲解员指着外滩的模型向游人讲述着花旗银行在中国的历史。
1902年,花旗银行正式在上海设立分行,再有几个月,花旗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就整整100年了。花旗银行当时被委任为美国国库的驻华代理机关,负责向当时的清朝政府收取连同利息在内共计2500万美元的“庚子赔款”,这笔赔款一直到1940年才完全付清。
正因为如此,有很多历史学家认为,花旗银行与中国建立的渊源,一开始并不是太光彩。
花旗银行在美国的前身是纽约城市银行,该银行成立于1812年。十九世纪初纽约城市银行改名为纽约国民城市银行并开始进入亚洲市场。1902年,纽约国民城市银行首先在中国的上海和菲律宾的马尼拉设立办事处。上世纪初时中国人把美国叫作花旗国所以把当时纽约国民城市银行设在上海的分支称为花旗银行。
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纽约国民城市银行已经发展成为了美国最大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后,花旗银行便开始在租界内发行货币。但在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的打击下,花旗在美国本土的贷款营业损失高达8千6百万美元,不过由于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发展迅速,股东们还是照常拿到了红利。可以说是中国市场救了当时的花旗银行。
1919年花旗银行在武汉投资建造了花旗大楼,造价连同购地及设备费共计白银17万两,这些资金完全由花旗银行在中国的利润来支付,足见当时利益之丰厚。
重返中国1984年,在阔别中国市场35年以后,花旗银行又悄悄返回上海。花旗银行主管亚洲业务的史蒂芬.龙在接受《FORTUNE》杂志采访时说,“今天中国是世界上所剩的最后一个大市场”。时至今日,其高层领导也频频光顾中国,拜会中国领导人,约见重要客户。去年12月,花旗银行董事长兼CEO桑得福.威尔于到北京拜会了中国领导人,花旗银行理事会主席、美国前财政部长———鲁宾也于前不久召开的APEC会议期间访问了上海和北京,在政府高层开展公关活动。
由于花旗银行的强大实力和与中国的长久渊源,花旗银行在外资银行中创造了许多第一:1995年,花旗银行将中国总部从香港搬迁到上海;1996年12月底,花旗银行成为首批获准在上海浦东新区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之一;1998年底,花旗银行成为第一家与上海银行卡网络服务中心签约的外资银行,正式加入上海ATM网络。2000年花旗银行资产排名一举跃升为国内外资银行第一名,人民币存款和贷款占外资银行人民币存贷总额的1/5。
经过17年的努力,花旗银行目前在中国的分支机构已经遍及沿海各主要城市,成为在中国市场上分支机构最多的美资银行。目前,花旗银行在北京、上海浦东、广州和深圳设立了分行,在上海的浦西设立了支行,在厦门和成都也建立了代表处。水落而后石出,当花旗银行走完在国内目前所有的布局步骤后,国内银行界感觉到了可怕的压力。
工商银行上海分行的孙先生说,银行业大规模设立营业部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从花旗银行的的策略来看,未来它的客户争夺主要是个人信用卡市场和沿海的优质企业客户,他担心的是———像花旗这样的外资银行一直声称不可能夺走国内银行所有的客户,但是外资银行要争夺的也正是一部分高端客户。要知道,现在国内银行80%以上的利润是20%左右的客户创造的,如果抢走了这部分高端的客户,对于国内银行业而言,无异是灭顶之灾。
有花旗银行的员工说,站在浦东大道一号中国船舶大厦的花旗银行办公室里,当年的中国金融重镇———外滩清晰可见,昔日的辉煌就在一江之隔,他们梦想着在江的另一岸开始花旗另一个世纪的美梦。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