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可能是最近这一段时间最热的三个字母了,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市井街头,WTO都被很多人挂在嘴上。不过,记者却发现了一个很尴尬的现象:出的书本多,专业人才少。
在北京的一家颇具规模的书店里,记者看到有关WTO的书列出了专架,买书的人络绎不绝,记者对WTO专柜的营业员采访得知,在最近的4个月来,WTO的书籍十分好卖,新书有时候一周就出一本书。
书店营业员告诉记者,现在他们这里和WTO相关的书有300种。
看来WTO的书籍还真不少。记者随后到国家图书馆查阅,仅仅输入WTO三个字母就检索出200多本相关书目,管理员告诉记者,图书馆藏书往往是相关书籍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不难推算出在中国关于WTO的书至少有上千本。那么书多了,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有读者说,有些书的内容有点雷同,像世界贸易组织的知识诠注,基本知识介绍等。等
据深圳商报报道,关于WTO的书中国已经出到了3000多种。而记者曾采访过中国最早接触世界贸易组织的汪尧田教授,一本关于WTO的专著他就写了15年,相比之下,有些书的确出的太快太容易了。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海闻认为,这本身也表明,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还不够有力的一个方面,才可能同一种书出3000本,同一个内容出现3000多种。好多书并不是自己的研究成果,他完全是把别人的成果拿来印上去变他的书了。
既然书都出了上千种,那么中国WTO专门人才是不是也很多呢?最近,外经贸部发布信息:向全社会招聘WTO专门人才。连主管部门都缺人,看来现在的确是书本太多,人才太少。世界最大的猎头公司的中国区老总告诉记者,眼下懂国际市场的人才确实很难找。
光辉国际有限公司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蔡春霖说,中国面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一个机遇,而中国跨文化的人才不是很多,这是一个缺陷。
据了解,国内还没有几家大学有WTO专业课程,对于这个问题,专家表示政府和企业应该尽快组织专门的培训,进行国际贸易规则的知识普及,同时应该放手培养专门的人才,多让他们参与到实际的贸易和谈判中去。
海闻认为,世界贸易组织不是什么新的东西,它实际上就是一个大的市场经济体系,只要你对市场经济有足够的认识,又有足够好的外语条件,你很快就可以熟悉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我的意思是说,其实人才是很多的,只要你给他机会。”
不久前,在谈到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所面临的风险时,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说,最大的风险不是开放,而是我们不熟悉规则。有专家分析,每年我国各高校的经济类毕业生总共有13万人左右,如果13万毕业生全都从事外贸行业工作,今后五年也只能培养出65万外贸人才,缺口至少在100万以上。因此,人才的培训和储备是当务之急。现在各地都在抓紧做这项工作。据了解,到本月底,北京市将有8万多人通过世贸组织相关知识的培训考试,上海也计划用3年时间培训1000名专门人才,同时,很多高校也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调整,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经济半小时记者/王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