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1月12日特稿(林旭) 苦于缺少先进技术和资金支持的中国环保业,近三十年间,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一直处于高投入低产出的“微利时代”。
入世对环保业无疑是利好消息,外商进入的间接作用就是增强“内商”的本领,迅速摆脱“微利”阴影。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企业将充分分享发达国家在环保投资、技术转让、环保服务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的承诺,中国环保业处在更有利的国际贸易环境,先进环保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将教会跚跚学步的中国环保业走得更稳。
其实中国环保业一开始就确立了“引进,消化,吸收、普及”八字方针,成为对外开放面最大的行业之一。九十年代以来相继有上百家世界著名企业进入中国环境产业市场和资本市场,在为中国带来先进技术、产品和经验的同时也获取丰厚利润。
法国苏伊士水务集团旗下的得利满公司已在中国参与一百多个水处理项目建设;日本近十个公司参与日本政府对华绿色援助计划工程项目。更多的海外公司则通过技术转移在中国建立合资、独资企业,用先进技术、雄厚的资本与低成本、熟悉市场规则的中国企业结合,形成包括环保产品生产、服务、开发、营销、咨询1管理、资源利用、生态保护、洁净产品生产等跨行业.跨地区的新兴产业。
二000年中国环保相关产业一点四万家,从业人员三百一十万人。环保产业总产值近一千七百亿元人民币,环保服务业年营业收入一百零四亿元,其中环保产品生产和三废综合利用产值之和占环保产业总值百分之七十五。与发达国家相比,环境产业“蛋糕”还远没有做大,其潜在利润空间远没有被发掘。有识之士呼吁中国应加快学习,否则巨大资金投入将付之东去。
中国政府计划投入环保和控制污染的资金达四千五百亿元人民币。这项庞大投入在未来五十年间至少可以形成四千亿美元潜在市场。如何使巨大市场潜力变为现实使得环保业将目光投向入世后产业变化。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韩伟表示,中国入世后,优先开放是环境服务业和开放环保投融资市场,中国将利用这个机会加快学习发达国家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环境服务业的经验,制订吸引外资进入环保领域的相关政策,弥补中国环境治理投资不足的问题。
其次,入世后面对各贸易国设置的“绿色壁垒”,中国出口企业将全面开展有关环境管理、生产、安全的认证工作。目前,中国的“绿色标志”制度取得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按国际惯例建立了环境标志和ISO14000环境管理认证制度,与国际相关的认证机构建立了互认关系。有八百三十六家企业获得ISO14000认证。
再次,入世后将加剧中国中小环保企业的竞争,预计会有百分之六十实力薄弱企业面临转产、被大企业吞并甚至倒闭。对一些效益差和方向不明确的环保企业将不予资金支持。同时在进一步加强对环保产业市场规范化建设的同时,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将加强对优秀的环保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参与国际竞争。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