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半小时记者/马洪涛
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种讨论一直持续了很多年。最近,经济学家吴敬琏接受了本栏目专访,他提出了一个观点,叫作:机遇来自对挑战的应对,一起来听一下。
入世临近,本来就闲不住的吴敬琏先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世贸课题的研究上。现在,他正在为一个题为“WTO与中国经济”的论坛做准备,吴先生的演讲题目是“机遇来自对挑战的应对”。
他说,针对国内的一种说法,这个说法是把机遇和挑战分隔开来。吴敬琏认为,机遇就是我有一些机遇,也有一些挑战。机遇就是外国不能够对我们做种种限制了,我们的产品可以大量地出口。另外一方面,因为加入世贸组织是成员国了,所以外国对我们的信心加强了,外资就源源而入了。他说是机遇,但这个机遇寓于正确地应对挑战之中。如果不能正确地应对这些挑战,这个机遇只是个潜在的,它不能变为现实。
怎样才能把潜在的机遇变为现实?吴敬琏认为,首先要弄清楚我们面对的最大挑战来自哪里。
他说,遇到的最大挑战是竞争的加剧。我们在国内就等于在国际市场上竞争,那么我们的企业能不能够承受这种竞争呢?这就是挑战。
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企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在完全融入世界分工之后,有多少中国企业真正具有竞争优势呢?
吴敬琏认为,我们的企业没有竞争优势、没有效率,是因为两个问题,一个是企业不是企业。第二市场不是竞争,它有很多行政规定,产品要上册子,不上产品目录你就不能生产,不能销售,这就是行政保护。
受保护的企业是没有资格参加世贸游戏的,中国企业就像一个刚刚断奶甚至还没有断奶就要自食其力的孩子。但是吴敬琏仍然相信,只要正确应对入世挑战,中国企业会有美好的未来。
吴敬琏说,如果我们正确地应对挑战,加快改革开放,加快我们市场环境的改善以及法制建设,这些方面正确地应对了,环境好了,中国的企业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间企业,相信它们是能够在国际竞争中间站住脚了。
吴敬琏先生认为,我国经济现在的形势比其它国家要好,但是我们不能忘了,这样的成绩是在相对独立的经济环境中取得的。加入世贸之后,机遇是潜在的,挑战却是现实的。从政府到企业都应该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