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菡
早在1986、1987年,在央行经管司工作的夏立平,就曾作为中方代表参加过世贸组织关于服务贸易的谈判。在中国即将“入世”之际,现任中国银行业协会理事、秘书长的夏立平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着重就我国银行业如何应对“入世”谈了自己的建议。
夏立平认为,应对“入世”,我国银行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一是补充资本金。和外资银行相比,我国银行最大的缺陷是资本充足率达不到国际要求。去年中央工作会议已通过了国有商业银行可以进行股份制试点,夏立平非常赞同这种观点。他说,这个难度较大,但方向是有了。因为股份化是补充资本金的最有效的办法,从市场上筹措资金还有利于改变、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
二要提高银行的资产质量。夏立平认为,资产质量问题是商业银行上市的最大障碍,而且还关系到金融风险的问题。要化解风险,提高资产质量,除了要将商业银行股份化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举措是使银行资产结构多样化、资产证券化。他说,现在我国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比较单一,以传统的信贷业务为主,特别需要多样化。而资产证券化是指银行从给企业贷款转变为银行从市场上购买企业债券。他认为,不许银行筹资这个禁区必须打破。实际上,购买债券比经营贷款的流动性大,风险也不比贷款风险大。发展这一业务,需要企业债券和债券的二级市场先发展起来。
第三,应对“入世”,还要解决大家争论较多的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的问题。夏立平主张要进行混业经营,他说,这不是大家原来说的“百货公司”的方式,而是实行多种经营,把风险分散。他主张采取金融控股公司的方式进行混业经营,因为,银行、保险、证券的风险不同,经营模式不同,不能都放到一个银行里按一个模式来经营,这样做风险更大。他还认为,从分业过渡到混业要有一个过程,首先是法制要健全,要有一个健全的游戏规则,市场制约机制要完善,金融机构内部管理也要完善。另外,混业的进程还应该跟金融改革的进度相适应。
第四,要更多地鼓励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创新,发展中间业务。在中间业务方面,国外银行的该项业务收入占银行整个业务收入的40-50%,有的高达80%,而在我国,这项比例很小,平均为4-5%。夏立平透露,银行业协会正在策划一个金融商品展,将金融服务品种加以推介展出。
五是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使我国工商企业主要靠市场筹资而不是主要靠银行贷款。夏立平说,现在我国银行的间接筹资占了80%多,比重太高,这也是造成银行风险的很重要的原因。过去有人把银行贷款作为“第二财政”,借了钱可以不还,不知道银行的钱是老百姓的钱。但在资本市场筹资就不能这样做,它受到的舆论监督压力大。
另外,加入WTO后,外资银行进来了,我国银行业也要争取能出去。我们的业务伸到哪儿,就要到哪儿设立机构。这取决于我们去的国家的政策是否允许和我国银行的国际化人才是否具备。
夏立平介绍说,在加入WTO前,已有100多家外资银行在我国设了分支机构。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可能首先会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而不是急于新设机构,因为新设机构要考虑到成本问题。另外,外资银行不可能在中国遍地设机构,他们可能会青睐于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开设机构。最后,夏立平补充说,外资银行也是中国银行业协会的会员,他们过来以后要站住脚,也会要求跟我们合作。我们不必害怕他们。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