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电(记者 李巧宁) 昨天,京城各大研究机构的专家齐聚一堂,研讨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多数专家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内需不足,表明我国还没有完全摆脱通货紧缩的影响。
针对这种形势,应对我国现行的宏观政策作相应调整,在如何调整的问题上,专家们则各自谈了不同的看法。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袁钢明认为,1998
年以来,我国采取了扩张的财政政策和适当扩大货币供给的货币政策,但宏观政策总体仍保持对微观主体需求从紧约束的方向,这与扩大需求的要求很不一致,在当前形势下,应调整政策思路,实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淡出集中性财政政策,进一步推进企业、金融市场化改革,应对内需扩大和供给效率提高给予更多关注,推进宏观经济稳定增长。
经济学者范剑平指出,我国宏观政策短期的操作是成功的,方向也是正确的,但在经济运行中,经济实际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率,经济运行中存在力量强大的内在紧缩机制,要使之发生改变,短期政策调整是不够的,必须靠改革的力量 ,一是需要解决、消化过去的遗留问题,如金融坏账、重复建设等;二是靠体制改革,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培育企业、个人的投资等。
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张立群研究员认为,1998年以来,我国经济处于一种逐步恢复的状态,国内需求不断在恢复,只是基础比较脆弱。他说,为了应对当前外部需求的下降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适当加大一些政策的力度是应该的,但是不能将政策一下子用到头,不应将重点放在维持高增长上,只要经济能够保持一定的增长,运行相对稳定,就应该利用机会积极推进改革。他还认为,由于我国宏观政策的阶段性效果逐渐减弱,明年国内需求的增长将面临一定的压力,应该进一步发挥扩大内需政策的作用,但应注意改善政策的实施方式,如在财政政策方面,应该优化支出结构,考虑实施减税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应注意到汇率、利率之间的关系,注意到加入WTO后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总量联系,扩大货币政策的灵活性。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