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著名经济学家和企业家对话WTO(会议实录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1年11月06日 16:16 新浪财经

  主持人:上午大家重点讲了WTO之后对我们政府的体制、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和很多经济方面的影响。下午我们还是这样,也是经济方面为主,但是有些同志愿意就政治方面的改革,从政府行为方面有什么倡议,都欢迎发表出来。

  今天下午报名发言的人数比较多,可能会要开到五点,第一个发言的是江小涓女士,第二位是海闻发言。

  江小涓:他们通知我是以企业为主的会,我今天准备的内容可能都不太合适在这儿,学术性稍微差了一点,而且时间也比较短,我先把大家比较关心有点争论的问题挑出来,因为我觉得直接讲什么入世的意义,对今天的会都没有什么针对性,可能和我准备的内容不一样。我先讲几个大概的判断。

  从企业角度讲,我觉得入世对进出口是没有明显影响的,因为我们仔细算过96年到2000年的数字,大概我们有三分之二的进口是和关税无关的,这三分之二中间,有百分之四十五是加工贸易的进口,降不降关税是没有关系的。另外有百分之十二左右是外商投资企业的设备进口,这一块免税进口,和现在的关税减免没有关系。还有百分之十左右是国内企业技术改造进口的先进设备,免税进口。五年拉下来,百分之六十七左右的进口是和关税无关的。但是也有一个可能性,我们的三分之一有关税的这一部分的进口,随着关税的降低,可能进口量会增加很多。我们大概对几个大的行业看了一下,估计问题都不是很大。

  有两个原因,第一国有企业还有很大的降低价格和成本的空间,包括汽车产业,我觉得中低档的车国内没有什么问题,即使关税明年降下来。还有一个产品,就是稍微高端一点的产品,国内现在外商投资企业进入的非常猛,总体上,我感觉除比较个别的商品之外,我们的进口明年不会有很大的增长,或者说入世对我们的进口会有一个拐点的变化。不大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我们入世以后期望出口好也不大现实,我们现在受配额限制影响出口的比例逐渐在下降,但是这个数字我没有很准确的拿到,根据不同的材料,大概我们就是百分之十到十五的出口商品和配额的限制有关,而且过去五年的总体情况是越来越多的配额用不完,而不是配额越来越紧,和我们产品本身的竞争优势有所下降,在一些特别低端的产品上有所下降有关系。至于国外不公平的对我们贸易的反倾销,反补贴,这一块将来不会有很大的改善。有可能入世以后,如果我们的出口继续保持这样的顺差的话,有可能我们会受到国外的反倾销的投诉增加,因为我们有国有企业这块,国有企业这块永远是个把柄,我97年跟龙部长去欧洲的时候,跟人家讲我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人家根本不信。根据过去二十年的情况看,如果说我们的贸易顺差不大,对别人的进口造成不大威胁的话,人家不会管你,但是如果持续保持顺差的话,受到的贸易障碍会大一些。

  我们感觉影响比较大的是外资,我们承诺比较大的方面,包括开放投资的行业,特别是服务业,我们最近在积极推进对外商开放新的投资方式,就是要有购并的方式来进入中国,这对将来真正入世的影响,在国内市场对外资更大的开放。我觉得,我们对外资的开放,最大的影响,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更大的范围进入到生产全球化当中去,第二个,这个趋势本身也是最近三五年的事情,科技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会变得越来越突出。我的体会,八十年代,我们整个思想上的争论,或者是一些转变观念的问题,我们在贸易方面,我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老师教给我们的国际贸易还是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后来我们一慢慢接受了这个观点,我们有,但是别人更好,我们可以买。九十年代争论在外资,老师讲的,我们国内产业,期权性、自主性、配套性,全球化的驱使下,根本做不到。现在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东西我们摆在非常鲜艳的重要地位,就是技术,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能力,可持续的发展能力等等,随着中国的入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大概要把技术从至高无上的地位放到全球链当中进行考察,这也是未来的思想转变的一个过程。

  我觉得外资的影响从这几个方面会有一些争议,大概介绍一下国内外考虑的角度,我们重点讨论两个问题,一个是技术来源变化的影响,一个是投资来源变化对收益的影响。现在国内外对这个问题,外资的疑虑,去年前年我们在争论这样一个问题,国内生产能力和资金大量过剩的时候,干吗还要持续利用外资?有这么几个问题,第一是外资对中国经济影响的控制,我们讲的依赖性的问题。第二个,我们会使用不恰当的技术,另外增加技术对国外的依赖性。第三,我们会导致经济增长的利益外流,第四会影响我们国家的经济安全。大概在这么几个点上,大家在考虑和讨论这样的问题。

  记得总书记在2000年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时候是这样的表态,代表我们官方,经济全球化在发达国家尽享全球化红利的同时,广大发展中国家仍然饱受贫穷落后之苦,全球化的静态利益是怎么分配的,报道一下我们自己的想法。我重点就看看最近我们做的研究,技术的依赖性,投资收益、经济控制力稳定和安全这四点上,我们有一个什么样的研究思路。

  对于技术来源变化的影响,我们讲跨国公司继续通过入世以后增加在中国经济中的份额,我觉得它是我们技术来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过去三十年,技术的跨国流动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七十年代初期的时候,两个不同国家的企业,完全独立的两个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易是跨国技术流动的方式,大概百分之八十,现在正好反过来,跨过技术转移是在同一个所有权企业之间进行的,中国企业技术怎么来的?美国通过在中国投资带进来的投资,跨国投资带进来的跨过技术转移,转移的方式和转移的载体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种来源的变化,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或者大家担心什么样的问题?第一个,大家担心技术付费会导致财富的外流。当然这个研究,我们拿到特别准确的数据是非常困难的,去年、前年以技术的来源进行收益的分配,我们一百强的跨国企业在中国的状况,总体来说,给了技术没有问题,但是给了技术以后,财富是怎么分配的,我觉得这个是对比的问题,你不能设想别人花钱研发的技术会免费给你。我们比较的对象,是国内企业研发是不是花费更多,受国家支持大的技术改造或者发展的项目,我们做对比,大概国外给的技术到中国来,百分之九十以上商业上是成功的,我们大型国有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以技术改造得到优惠的技术进步方式三分之二变成了银行的呆坏帐,哪种进入方式更核算,从静态的、短期来看是这样。

  第二个问题,会不会跟你要高价,我们觉得从九五年以后,这个情况特别不普遍。它确实跟你要高价,比给其他国家高得多,但是总体来说,这个情况不存在,在中国海外也有投资,欧盟的基本上这些跨国公司,它的母公司在全球海外投资的收益和在中国的投资收益刚好相当,日本我们调演的母公司在海外投资的收益要高于在中国投资的收益。他们都苦笑,中国二十一寸纯平彩电敢卖到一千块钱,所以我根本不可能在技术上要高价。很简单,九五年国内竞争的态势基本上压住了外资企业从技术上索要高价的能力,他有这个愿望,但是没有这个能力。很多企业说,中国现在的营销费用比美国的市场上还要高到两三倍,最终会抑制那些有技术的人要高价。

  从长期看,我们还担心技术的依赖性,我们前面讲了,科技全球化,我们的判断,科技全球化最后就导致技术成为非常普通的商品,技术市场变成一个非常竞争性的市场,这样的话,有一些特点,根据国外的研究,根据我们国内对四个大行业准备引进外资的企业的调研,大概这个特性是可以证实的,除了三大类技术之外,其他技术越来越象非常不普通的商品,最最前沿的技术,还有就是竣工技术,除了这三种技术以外,技术的商品市场特性越来越突出,第一你可以买到,第二它是买方市场,这样技术的所有者不可能索取高价。我们对国内四大行业看了一下,比如轻工行业,还没有一个有品牌有市场份额的企业,有四家国外主导厂商竞争性的报价,包括技术的滚动,包括产品的滚动开发,都含在内,这个基本上是可以成立的。我们现在的技术系统越来越不受国际的影响,受全球分工的影响,八十年代末期的时候,开发一个全新轿车,大概是六个国家的企业提供零部件,到去年的时候,全新的产品开发里面,有七个国家的企业提供零部件。导致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就是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研发能力不能比,技术我们自己有,但是是否有长期的研发的能力,我们现在两款有全新自主知识产权的轿车,沈阳的樱花,上海的奇瑞,都是自主知识产权,都是请国外专业的设计的。比国外任何大企业的研发机构省钱很多,快很多,而且效益很高,又便宜又好又快。当然有人问了,现在的全球经济不景气,很多公司愿意给你技术,但是不给你技术怎么办?从科技全球化的来看,这种外来的趋势越来越普遍,两个大的趋势,一个是越来越多的企业研发成果和设计能力作为产品,硅谷所有企业都是卖技术,而不是产业化。中关村三分之二的企业都是自己产业化。汽车行业里面,六七家主导车型之外,三十多家都是独立设计开发全新的汽车设计公司,就是找这些有制造能力的汽车公司做设计。从技术来源上讲随着技术发展变化的速度加快,稳定性在增加,好的企业,我刚才看香港一个专家,合作一个课题,他讲八十年代,有一个好的企业周期是五六年,他说实际上有好技术的企业,由于财务困难,愿意以技术作为筹码寻找合作方,这个没有变化的根基。

  总体来讲,作为技术的供给的一方,不垄断,我们又是可得的,如果技术研发上没有比较优势的话,科技全球化的趋势给了中国企业入世后更大的空间。

  结论就是研发还是严禁,是商业决策,因为现在技术变得商品化,比较优势的原则,就是我们在技术开发上完全是适用的。我们做了一些研究,台湾追求自主设计能力,发动机都要自己从头造的汽车行业,走了一圈,发现三十六年的过程中间,汽车出口原来一直都在赔钱干,甚至整个汽车行业,财务上都是不可持续的。台湾多年被我们嘲笑的汽车工业发展的道路,没有品牌,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做一些非常不起眼的零部件,但是他在全球的市场,排在二十二位,赚了钱就是比较优势,就可以自主研发了。这是我们讲的技术的观点,全球化到底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

  第三个,就是投资收益者的分配,外国人拿了钱,收益上的损失非常大。我们对全球一百强企业算了一个,海外资产的比例高大百分之五十四,百分之八十七不在母国融资的,资金的来源有一半以上是海外来的,平均七家以上是在海外证券市场上市的,投资是面向全球投资的。我挑了一些在中国特别有影响的企业,散了一下,第一个是全国最右边的是整个的大型跨国公司一百家最大的制造业公司的情况,第二家是雀巢,母国的资金不到百分之十,联合利华,争取想成为第一家国内股上市的外商投资企业,它的母国不小,英国、荷兰,但是海外投资比例占到百分之八十一。美孚,美国石油危机的时候,我们老说美国政府操纵,要倒高价,如果真赚了钱,二分之二要分给海外投资者,而不是拿给布什用。可口可乐百分之六十八的海外融资,大众汽车,前年底,国内风传要把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合起来,成为一个独资企业,引起很大的振动,这个企业的海外资产占百分之六十一。这些确实是商业性的公司,全球性的公司。一百家的大的跨国公司,海外雇员比例百分之七十二,海外市场是百分之六十七,和母国各个层面的联系都非常弱,所以我们希望,就是把它作为一个企业来对待,就是来中国赚钱,不要把这些跨国公司母国的政治背景连得太紧,不要和国家的经济安全连得太紧,没有这么多的限制。

  9.11之后,领导给我下一个题目,就是9.22之后,对全球石油的影响,他点了一下,海外大的石油公司,大国的倾向是怎么样,我们做来做去,做不出来,美国的大的石油公司海外资产到百分之八十多,英国的石油公司在中东的资产占百分之六十多,资产非常混合的,很难讲,石油经营就是这样,美国北京五个公司,英国北京两个公司,最后听中东的,所有资产都在那儿砸着,不敢冒着被排除出去的危险。这就是跨国公司企业,和母国政治上的联系比较弱,不能讲没有。

  后面是两个指标,我们都讲,全球化的十年,穷的用越穷,富的越富,我们也是用联合国的数据算出来的,全球化的十年,九十年代全球平均增长速度二点三。出口,发达国家利用他们的优势,占领全球市场,同样的,我们全球平均的出口增长速度是百分之六点二,低收入国家,包括中国在内是百分之十一点一。高收入国家是百分之六点一。我们觉得,我们大的数字,全球化的十年,发展中国家,低收入国家,肯定增长得更快,这个数字都散出来了。穷的更穷,富的更富从哪儿来的,全球有四十九个在低收入线上的国家,就是人均收入不到四百美元,这个数字我忘了,大概里面有二十多个,就是两类国家,一类就是内战,根本不具备经济发展条件,还有就是属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国家,那种大国就是移民,非常困难。还有就是人口增长特别快,GDP一直在增长,但是人口增长快,就下来了。这里面的四十多个国家,大部分没有真正进入到全球化过程之中,而不是被全球化排除出去。

  国家经济的安全,不用多讲,我们目前直接投资为主,影响是比较小的,大家老在讲,如果依赖这么大,一旦国际形势发生变化,我们会受影响,可能二十年之前是对的,三十年之前那一轮经济微机的时候,跨国公司的母国意识非常强,一旦出了问题,外围的国家先压掉,保母国的就业增长。现在,我们有无数个例子,摩托罗拉裁员两万人,本国裁员四千人,但是在中国增产,西门子、朗讯、阿尔卡特,连最最保守的中国企业,日本政府非常不满意,我们都这样了,你们还要往中国去,他们说我们只有在中国能赚钱,他们先把别国的扔掉,保母国,现在没有这种情况了,哪里赚钱往哪儿走。

  第一要保持市场的竞争性,组建大集团的做法最最不符合提高国有竞争力的。我们老讲组织中石油,中石化,和大的跨国公司比,我们能力太小,我挑了一下,这都是最大的跨国公司,他们在全球是大个儿,在具体的市场上是非常竞争的。十大炼油公司,十家加起来,没有一家比例超过百分之二十,十家加起来也就是百分之五十多。全球市场是一样,我算了2001年1月份,最新的数据,十家最得的石油企业,在全球炼油市场上的份额,最大的一家是百分之六,完全是个头很大,但是每一个特定的市场上非常竞争。

  我们希望企业在国内上市,联合理化老总告诉我,我希望全部在中国融资,税收给你,就业给你,最后把钱拿走,如果我在中国市场的话,赚了钱都给中国的投资者。我很长时间在经济口做,很多工业企业的竞争力根本不在企业之内,加工组装型的制造业,真正制造行业里停的时间百分之十,所涉及的成本三分之一。在这个里面,再使劲,也很难再压低成本,我们真正没有竞争力的是在竞争制造之外的流通领域,融资、物流的速度,慢半拍竞争就没有了。

  当然我们再讲回来,还要有全球情况下的产业政策,我们讲了三类行业不给你,这我们有一些重要的配方技术,特别是和国防有关的技术,最前沿的技术,一些军工技术,我们成为需要政府的帮助,大力发展。最后我们要注意开放中间的结构调整问题,产业没有问题,不等于企业没有问题,总有一部分跟不上速度,会被抛出来,有一个社会稳定的问题,政府多拿点钱,对受冲击特别大的行业和地区给予大的行业措施,保持平稳。

  主持人:下面请海闻先生发言。

  海闻:我先谈点大的,然后谈点小的。想分析一下,入世以后的中国企业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首先,想谈一下加入WTO以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然后就是加入WTO以后,中国企业应该考虑的一些问题。这个影响,我分成短期、中期和长期,短期一般来讲,我的时间段是五年左右,为什么要五年呢?因为我们WTO进去以后,很多结果都是在五年之内会出现,或者在五年以后出现,可以说对贸易的主要影响是在五年。刚才江小涓讲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我同意再出口方面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为我们的出口基本上是市场化的,而且是分散的,但是进口方面还是会有影响。

  第二,处于中期,主要对经济结构,更重要是对产业结构方面的影响。第三是经济体制,在十五年之内,为什么说十年到十五年呢?因为中美和欧洲谈判的时候,有一个关于非市场经济的条款是在十五年之内有效。从中国和WTO双方的估计,我们能够在十五年之内完成体制转变的任务。

  下面谈一个,短期内可能对贸易发生一些比较大的影响。具体来讲,反正出口会有影响,一些企业就说我们会有机会,但是更多的可能是我们的进口会增加,原因是什么呢?贸易会更加自由,我们加入世贸以后,开放是三方面的措施,一方面是降低关税,降低关税可能影响不是很大,因为只是一个价格的竞争,刚才小涓也讲了,我们很多企业仍然在价格上游讲价的空间。但是还有两项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是配额的取消和分销权、外贸权,允许外商有分销权和外贸权,这个从理论上就很清楚,关税和配额的一个最大影响是什么呢?假如我们本国市场是垄断的市场,那么这个关税下降,影响不会很大,但是如果配额下降的话,对垄断的打击是非常之大的。配额和经销权,现在从外贸上讲,最大的不是关税,关税不过是降百分比的问题,最大的影响是外贸权和分销权,外商企业根本不需要通过外贸公司订货,可以直接在中国设点销售他的产品,这样原有的企业和行业垄断都会变得无效,所谓的关税也变得无效。你认为一些企业还保留百分之十的关税,或者百分之二十五的关税,一旦他有了分销权以后,这个关税就不重要了。

  大部分是三年之后取消分销权,汽车是三年以后,这个影响是相当大的。

  外贸是发达国家比较有优势的产品,中欧和中美谈判当中,他们都是盯着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在谈判,而且客观上我们和这些国家有大量的顺差,这也是这些国家向中国要大量出口,或者至少要改变现在那种贸易部平衡状况的一个主要的动机,也是一个原因。

  中国未来的发展,我们经济学家还是比较乐观,不管是WTO,而且本身奥运、包括中国经济发展到一个心的阶段,经济增长本身会增加进口。总的来讲,加入世贸以后,外商短期的影响就是贸易。

  降关税的情况不需要多讲了,基本上降的幅度比较大的。这些数据证明我刚才的观点,我们现在和发达国家贸易论顺差非常大,尤其和美国,这是现在WTO的压力,要改变现在这种状况,而WTO客观上也可以提供这些机会,这是中国方面估计的外贸顺差,按照美国方面的估计会更大。

  这是目前的比重,这个比重反映什么问题呢?就是说中国虽然向这些国家出口很多,但是目前来讲,中国作为第九大的国际贸易大国,但是在欧美当中,我们所占的他们国家的出口比重还是很低的,比如说美国,我们到1997年,只在美国总出口是不到百分之二,从1980年的百分之一点六四到百分之一点五七,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当然很多是从香港转口的。看看日本,日本就增长了一倍,尤其是中国和欧洲增长不快,反过来提供了很多机会,扩大他们的出口。

  中期对中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是贸易,今后的贸易更加会建立在有比较优势上面的形成的贸易模式、贸易格局,我们有一些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会更加发展,相对更加增加,一些没有比较优势的,保护很厉害的产业,开放以后会萎缩,这是一个方面的影响。第二个方面的影响,从投资方面,因为有些产业虽然以前保护很厉害,从贸易角度来讲,它会萎缩,但是又开放了外商投资,保护的行业恰恰是利润很高的行业,比如服务业、汽车,开放以后,我们有双重的效益,一方面它会进口,一方面它也会投资,尤其是汽车行业,汽车行业最典型的例子,一方面进口的豪华车绝对会增加,这一点上讲,中国的汽车进口一定会增加。但是另一方面,中国正好到了国内的汽车消费市场正在形成,而且从劳动力成本的角度来看,中国又到了具有生产经济型轿车能力的国家,外商纷纷到中国来进行经济型轿车的投资,这方面来讲,中国的汽车工业,尤其是经济型的汽车方面,外商投资以后,恰恰给了汽车工业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会。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中国的汽车工业是到了一个新的春天。

  还有一方面,经济增长以后产生影响,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和任何发展中国家一样,一开始是轻工品,到了一定阶段是发展建筑业和汽车工业,建筑业是跟住房有关系的,收入达到一定的程度以后,这两个行业自然就成为自主行业,中国的汽车和住房消费正好刚刚进入一个心的阶段,这个阶段可以延续十年,十年里带动的新的变化和中国的经济增长有关系,我们从这三个方面来看,中国的经济结构在十年左右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这里讲的是贸易问题,我们计算叫做显示型的比较优势,根据不同的行业,SITC是国际的标准代号,分成八各行业,后面有一个说明,零是食品等等,一是饮料、烟草,二是原材料,三是石油,四是动植物纤维,五是化工,六是七是机械,八是其他制造业,这些行业一对一对地进行比较优势,标准贸易模型里面是两个国家的模型,现在是很多国家的模型。同样一个产品,我们可能对美国没有比较优势,可是对日本有比较优势。前面是韩国、新加坡和台湾,我们可以看,从零到四,基本上很多是资源密集型产品,跟美国相比,我们不如美国,游戏行业也不如东南亚国家。可是跟韩国、新加坡、海外相比,跟日本相比,我们有比较优势。大于一的,就表示中国是有比较优势的,小于一的,是没有比较优势的,中国相对比较强的是第六项,是制造业,九七年看,中国制造业方面的比较优势,第六项和第八项,这两方面是最有比较优势的,一个是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前面有的是资源型的,这是比较优势的考虑。

  我们加入WTO以后,跟发达国家比较一下,可能某些产品的进出口会多一些,有些可能会创造更多的机会,有些会增加更多的进口。还有外商投资对目前中国的影响,目前来讲,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因为很多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品我们是保护的,进入世贸组织以后,这些行业就必须要开放,更多的我们可以看到,资本密集型的和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产品的投资会大量进入,服务业会大量进入。根据这两个方面,包括刚才我讲的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我讲的是相对比重,相对比重有些行业可能会相对萎缩,比如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资源密集型的制造业,包括纸等东西,还有化工和化工产品,包括制药业,国产的汽车,应该讲,本国的生产会相对比重下降。但是另一方面,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制造业,包括合资的汽车和服务业、金融业、信息产业、建筑业等等,都会有很大的发展。这里面有一个观点必须要强调出去,我们整天讲挑战、机遇,都是对企业而言的,我们现在很多的利也好,弊也好,都是站在生产者的角度谈的,对行业来讲,应该讲,对大部分的行业是有利的,包括汽车行业,包括服务业,对我们国内的企业来讲,确实是一种挑战,确实是一种弊,因为有竞争了,但是对这个行业来讲,中国的行业,我讲服务业、金融业、信息产业,包括汽车行业,由于WTO,这些行业应该有更大的发展,这里面有一个概念问题,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算不算中国的企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点问题,我们必须要打破所谓民主工业的概念,因为这些企业实际上都是我们整个行业的一部分。

  我们讲香港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并不是因为香港的中国银行多或者香港银行多,而是因为全世界所有的银行都在香港。如果有朝一日中国成为信息中心,是因为世界顶尖的信息产业都在中国。我冬衣刚才小江讲的,怎么看待外资企业。我们要考虑利和弊,一定要把产业和行业分开,有几个政府官员走了,有些东西我们必须把层次分开,对整个经济来讲,就是有利无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整个中国的经济来讲,对中国人民来讲,是有利无弊的,所谓的弊是对某些企业而言的。

  最后,我觉得对中国的体制影响应该讲是比较深远的,因为WTO实际上是确定了一个中国必须走市场经济这条道路的一个从制度上是让你不能再倒退,我们现在很多东西是政策性很强,取决于国家的政权政府,现在很多东西变成国际上的承诺,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对经济的影响,体制的影响,第一是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向,因为我们改革开放的方向一直是不清的,包括现在为止,什么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喜欢计划的人就强调社会主义,喜欢市场的人,就强调市场经济,现在很多东西都到了制度的瓶颈,怎么突破?上海带了一个头,跟国际接轨,实际上现在整个国家跟国际接轨,不要讨论方向的问题,怎么样按照国际商的方向去做。

  第二是对民营企业的发展,不是国有民营的问题,现在制约民营企业发展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行业的进入,不让你进入,还有是体制上容易受到歧视。第三个是国有企业的产权,这个东西是绕不快了,以前封闭的情况下,效率低一点也可以存在,现在,效率低就不是钱多、钱少、亏损的问题,而是生死存亡的问题。所以,对各种各样的影响,以后会变得非常尖锐。

  第二个是国际竞争,最后一个就是政府和政治改革都会有推动。

  对于中国企业来讲,加入世贸以后,要考虑两个问题,一个是企业基本体制的要求,还有一个是战略选择。体制要求是这样的,凡是在竞争性领域里面,非国有或者非国有的控股,是一个基本的要求,也就是说,在世贸组织在国际竞争当中,没有国有企业的单位,这个话这么说,他不是明文规定的,是通过其他条约来制约的,其中一个原则是公平竞争,它有关于公平竞争的一系列的调侃,它不是说你不能有国有企业,可以有,但是他们有这个东西,而且竞争到一定程度以后,一定是不公平的竞争制约汽油国有企业,当国有企业没有竞争的时候,他不在乎你,当有竞争的时候,他就拿这个东西找你的麻烦。包括现在我们出现的反倾向,反补贴,都是这个道理,我们从来都是倾销,所谓的倾销就是卖得便宜,我八二年到美国去,东西又便宜又好,包括我们汽车业现在出口一定是倾销,但是只要你对他没有造成伤害起,他是不会找你麻烦的,倾销并不一定要构成反倾销,你必须不能伤害到别人的利益。中国现在大量倾销,是好事,我们的竞争能力强了,他在乎了,同时对我们的体制上有制约,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因为这样会阻止你更大的发展。我们考虑,一个是等到企业发展起来再改进体制,或者之在企业有竞争力之前,先把体制准备好。否则在国际上就会有问题,就象我们游泳队一样,就象前几年吃药的问题,如果我们在人家的后面,他不管你吃什么东西,如果你游在人家的前面,他就想尽办法查你,前几年我们很顺利,没有被查到,结果人家想别的办法查你,在日本就被逮到了,所以你机制没解决好,早晚是不公平的现象。这个是很重要的。

  企业的观点也很重要,不能想你要保护我,保护要付出代价的,包括政府的补贴,不要以为拿了这个钱是好事,将来是个包袱。讲个例子,原来南美国家也有国有企业,他们也私有化,在国际上竞争,结果一家企业遭到了外国的反倾销,他说我是私有企业,不是国有企业,他说你在转制过程当中,有重大的资产扭曲,因为政府非常廉价地把这个国有企业处理给了你,你一次性地得到了很大的补贴,不公平,他说你的成本,你的定价就有问题。同样的道理,他会追你,就竞争一样的,当你竞争到非常激烈的时候,人家会千方百计地找毛病,从这一点上讲,我们企业千万不要老想着好处,任何好处都是有代价的,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下面就是战略选择,战略选择需要考虑几个,一个是规模经济的重要性,这是全球化的基本动因,为什么会全球化呢?因为企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尤其是制造业成为主要的产业之后,它的固定成本,科研经费,使得平均成本没有规模就不行,没有规模这个成本就降不下来,这就是为什么要全球化,而且靠专利都没有办法保护这个规模,以前是靠专利,我做了以后,比如我这个产品生产七年,我积累这个规模个,现在技术赶超非常快,你这个专利还存在着,但是我新的技术赶过你了,所以这时候,就向横向发展,就要规模,规模的重要性,一个产业不要说什么都干,今天不知道有没有海尔的人,听说海尔在搞手机,我认为他战略上在犯错误,所谓的大而全的产业已经是过去式了,韩国的教训、日本的较,都是经验,人家全力以赴搞,你有多大的实力跟全力以赴搞的企业竞争?大宇集团为什么破产?就是什么都搞,搞到一个没有搞成功的,规模经济非常重要。我讲一个正面的例子,万象集团做得非常不错,他搞汽车零件,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有名的跨国公司,它的目标很清楚,就是专著这个,把规模扩大,这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一个理论是产品周期理论,刚才小涓也谈了一下技术的转移过程,实际上是这样的,技术有一个转移过程。技术一般来讲有三个周期,第一个是新产品周期,新产品的时候,技术基本上是靠科研型的,我们称之为科研密集型产品,一般都发生在一些科研充裕的国家,象美国。然后到了一定程度以后,技术就成熟了,就到了像日本、德国那些所谓的技术工人,资本密集型虫月的国家。到了第三阶段,把技术融入到一些生产线上,就变成劳动密集型产品,纺织业是这样,电视机是这样的,电视机是美国人发明的,到了日本,到了中国,美国现在一台电视机都不生产。很多企业有动态的长远优势,我们不必提早做哪些我们现在并不具有比较优势,而需要投入很多的这种行业,比如我们现在在讲产业升级,产业升级这个东西,千万要注意,并不是说你急急忙忙搞就能搞得出来的,而且从成本核算角度考虑,有些东西你根本不需要搞,过两年,你就有比较优势了。

  还有一个是市场需求,我不知道有没有高科技的产业,因为我是要批评政府了,政府以为产业好,附加值高,整天讲发展附加值高的东西,你别忘了,附加值高的都是资本密集型的东西,附加值高指的是资本附加值高,而不是劳动附加值高。所谓附加值高的产品,恰恰是资本附加值低的产品,我们的产品恰恰是知识。我们并不是追求那些附加值高的产品就一定好。很多行业在中国是需要发展的,这个行业取决于追求,取决于收入。我们往往对技术行业的发生,我们一直在考虑,我们能不能有一个实验室投入进去就做出来,千万要注意使臣,你有了技术,有了产品,如果没有市场这个行业是活不了的。美国的依星是最典型的例子,技术是可以的,最后为什么垮掉,因为没有能力来支撑这个市场。我们的汽车为什么有市场?老百姓到了这个阶段,二十年前就发展不起来,在国内形成不了市场规模。

  所以企业在做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关注市场,一定要关注你的产业,产业有没有动态的比较优势,然后是你的产品,我们讲竞争力的话,你的产品是不是比别人有不可替代性,很重要的是要强调一个规模。所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对我们的企业确实是有很大的挑战,这种挑战对整个国家来讲是有好处的。

  著名经济学家和企业家对话WTO(1234567)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发表评论】【财经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著名经济学家和企业家对话WTO(会议实录二)
著名经济学家和企业家对话WTO(会议实录一)
对话WTO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分 类 信 息
眼明手快大奖拥有!
:龙拓广告诚聘英才
   北京周边金色假期
   1.8元租别墅办公
:美容整形激光设备
   华东师大商学院
:20余克的百科全书
   三毛钱打国际长途
:环保产品暖通空调
   最新人才招聘信息
:迎春货运安全快捷
   汽车租赁在中汽
:市场占有高专营强
   同飞指纹门禁系统
:北美时尚建筑社区
   让倒立健身器技术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商城推荐
  数字卡专题
  • 移动IP记帐卡
  • 省钱打国际长途
  • 联通IP卡31.99
  • 吉通IP卡 67折
  • 40元/月天天上网
  • 下一代上网卡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3361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