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半小时记者/章弘
提起海宁,人们会自然地联想到汹涌澎湃的钱塘潮,“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壮观景象为世人所称道,实际上,海宁最值得夸耀的资本不仅是钱塘潮,这里还是我国最大的皮革制品生产和交易的场所。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即将到来的全球竞争浪潮,中国的皮革工业将怎样应对?海宁众多的民营企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竞争策略?这些就成了海宁人最关心的话题。
记者来到一年一度的海宁皮革博览会会场,立刻感受到了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氛围。往年会场上只悬挂一面五星红旗,今年却悬挂了世界各皮革产业大国的旗帜;往年只有少数几个外国厂商参展的博览会,今年却可以看到来自俄罗斯、美国、意大利、法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代表。那么为什么会有客以多的外国人汇集到海宁来呢?
浙江省海宁市的皮革工业的产值和产量都占全国皮革工业总产值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截止到10月初,今年海宁市已生产牛皮毛皮430万张,各类皮革制品3292万件,产值达90亿元。其中出口2002万件,出口额达28亿元。
在海宁,除了有三千多家直接生产和经营皮革制品的企业以外,还有2600家为皮革制品提供配套服务的企业。这些企业无一例外都是民营的中小企业,其中产销量居全国前几位的企业,产值也都不过三四亿元,员工人数都在三四百人左右。
这些创办于八十年代初期的中小民营企业,在经历了二十几年国内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之后,不仅在国内市场脱颖而出成为名牌产品。而且凭借着成本低、价格低、质量和设计水平却不低的优势打入了国际市场。
记者在调查中获悉,在海宁制作一件皮衣的成本大约在50元左右,而在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制作一件皮衣的成本,平均都在400元到500元左右。而目前海宁皮革制品的设计和开发都在学习和引进法国和意大利的风格和方法,质量水平也可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因此,仅就皮革制品而言,海宁的皮革制品在今后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仍可保持一定的优势。
但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内产品仅靠成本优势不足以与外国先进产品竞争。目前,海宁出口到外国的产品,大都使用国外的著名商标销售,中国厂家获利很小,外国厂商以来料加工的形式拿走了中国产品的大部分利润。如何扩大品牌优势,追求价格性能比,成为中国企业的迫切问题。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会有更多的外国企业把生产工厂开办到我国境内,或者在国内建筑合作伙伴,这为国内企业扩大自己的品牌优势和追求价格性能比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我国是皮革生产的大国,与世界同行相比,我国皮革产业有三大:原料皮资源大,主要产品产量大,进出口贸易量大。但是,皮革大国却不是皮革强国。据中国皮革工业协会理事长徐永介绍,差距也有三大:品牌、质量和出口产品的价格。目前,我国皮革行业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口号,目标是争取用10至15年时间,进入强国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