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下午5时,广州鸣泉居的会英殿盛况空前,出席本届“广交会”的各界人士济济一堂。作为演讲嘉宾中唯一的企业家,春兰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陶建幸站在讲台前,深入阐述了中国制造业对加入WTO的思考。
陶建幸指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既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又是一场严峻的挑战,这已经成为共识。问题是,我们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对于这个问
题,具体到每个行业、每个企业,答案都不可能、也不应该一样,但有一点应当是一致的,那就是中国的企业应当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主动参与全球分工,提升综合竞争能力,不断发展壮大自己。中国制造业更应如此。陶建幸认为,加入WTO之后,中国的制造业仍然具有非常鲜明的比较优势。这种相对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劳动力成本优势。第二是本土化优势。第三是某些行业和企业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在阐述中国制造业鲜明的比较优势之后,陶建幸用“低、散、弱”三个字概括了中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他说,中国制造业一是总体技术水平较低。二是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投资分散,产业集中度低,且产品趋同化现象严重。三是经营管理能力较弱,劳动生产率不高。但是随着我们在科技实力和综合竞争能力上的不断提高,随着企业自身“内功”的不断加强,以及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种差距一定可以不断缩短和逐步消除。
接着,陶建幸以“田忌赛马”的比喻,引出中国制造业“以己之长,攻其所短”的应对策略,并明确提出了中国制造业的三种发展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充分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发展成本主导型加工业。第二种模式是指:在资本和技术相对比较密集的行业,可以与国际大公司合资、合作,共同参与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开发,不断提升综合竞争能力。第三种模式是指:在某些行业,已经具备相当规模和较强的研发能力、掌握相关产品的关键制造技术、且品牌已有相当知名度的企业,可以直接开拓全球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陶建幸深信WTO给中国企业带来的机遇远远大于挑战。中国企业在前些年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已经逐步成熟。21世纪将有更多的企业登上国际舞台,他对中国的企业充满信心,因为他所领导的春兰集团的改革发展历程就是最好的证明。
现年47岁的陶建幸,担任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共泰州市委常委、春兰(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党委书记等职。1986年担任春兰主要领导以来,陶建幸使春兰从一个苏中地区的小厂发展成为中国著名的大公司。春兰为振兴中国当代民族工业作出的杰出贡献,被中国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及新闻媒介称为“春兰现象”、“春兰模式”、“春兰道路”和“春兰奇迹”。江泽民总书记两次视察春兰,并为春兰题词:“科技兴企,走向世界”。
陶建幸因此而先后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十大杰出职工”、“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1998年11月,作为国内企业界唯一对“职工文化及社会发展作出特别贡献、今后还将有重要贡献者”,陶建幸获得首届“霍英东奖”。去年,陶建幸被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评为中国十大“最受关注企业家”之一。
在“WTO与中国”高层论坛上演讲另5位重量级主讲嘉宾是: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泰国前副总理,世贸组织下任总干事素帕猜;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刘遵义;台湾莫业达集团副董事长温世仁。(汤年华)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