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单羽青10月21日北京报道 中国在过去五年已发展成熟,它的经济优势不但对亚洲的稳定局势有深远影响,其策略性角色对全球市场亦日益重要。如果说“9.11”事件导致全球的势力均衡出现重大变化,那上述有关中国的说法尤见真切。中国凭着新建立的领导地位,大有机会成为任何新世界秩序的核心。
这是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师史提芬.罗奇在其最新研究报告《中国新的策略性角色
》中指出的。
史提芬.罗奇说,“中国的优势其实不难理解。在全球经济日益动荡之时,中国领导层坚决继续推行市场主导的改革,无论在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之后,或全球经济在2001年同步陷入衰退之时,中国的改革者仍然勇往直前。其实,他们本可以全球经济急转直下为借口,逐步放弃这些改革计划。然而,他们却舍易取难,加倍努力,继续重整国有企业、开放资本市场,以及建立法治制度。加入世贸只是为改革锦上添花,令中国经济逐渐开放,与重视规章制度的全球贸易体系接轨。”
“中国在地缘政治上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在全球经济衰退日益深邃之时,中国作为亚洲经济火车头的策略性角色更见重要。由于一直主导区内经济的日本再度陷入经济衰退,中国的重要性变得尤其明显。然而,中国新的策略性角色并不限于对亚洲以至全球经济的贡献。中国有潜力担当同样重要的地缘政治角色。”
他认为,中国过去五年在改革上所下的苦功,要比世界其他地区加起来的还要多。中国已是廿一世纪全球增长最快速的典范,现已蓄势腾飞。
但是,史提芬.罗奇承认,世上当然没有绝对的保证。中国能够在此关键时刻取得成就,并不等于可以从此一帆风顺。在经济领域,中国的任务依然艰巨,需要在积极改革与稳健的宏观调控之间取得平衡。出口对中国经济的支持基本消失。好在中国较早时已洞悉有关趋势,早于6个月前调低出口目标,并主要透过基建开支,刺激内部需求,从而抵销出口减少的影响。这方面的成绩有目共睹:国企及集体企业在8月份的固定资产投资较去年同期上升21%,比2000年取得的9.7%高出一倍多。这种将整体需求从出口转移至内部消费的策略,足以缓和工业产值大幅调低所带来的冲击,8月份的生产数字可作说明:产值较去年同期增长8.1%,与7月份数字相比,只稍低于2000年取得的10.4%。在全球衰退的环境中,中国宏观经济的表现令人刮目。
史提芬.罗奇表示,无论在经济或地缘政治层面上,中国作为亚洲领导者的优势在“9.11”事件后表露无遗。
“然而,中国不能因此志得意满,尤其是全球经济预料会于未来数月进一步下滑。”史提芬.罗奇说,“事实上,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出口增长的数字将跌至负数。鉴于美国消费市场明显受到‘9.11’事件的冲击而急跌,我们实难想象中国经济不会受到影响。此外,由于全球经济衰退加剧,加上人民币汇率偏高,中国物价仍然存在下调风险,显示通缩可能再度发生,因而对近期好转的国内消费需求带来重大困扰。近期数据已出现通缩可能发生的征兆,按消费物价指数计算的通胀率由7月份的1.5%(与去年同期比较)放缓至8月份的1.0%。通缩风险愈大,国内消费者将愈可能延迟消费,以等待物价下降才购买。目前消费需求仍保持坚稳,8月份的零售额增长企稳于10%左右(与去年同期比较)。不过,假使通缩风险增加,消费动力将迅速消失。鉴于全球经济日益动荡,我们已因应上述风险,将2001至200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预测,调低至7-8%范围的下限。”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