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国家鼓励有实力中国企业走向非洲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1年10月18日 09:13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黄泽全

  中央领导同志在谈到加强同非洲国家的经贸合作时多次提到,“要鼓励和支持有实力、有信誉的中国企业,以境外加工贸易、资源开发等多种形式到非洲国家投资,兴办有市场、有效益的项目,开展跨国经营”。近日,记者就此问题访问了外交部非洲司副司长于庆泰。

  问:国家为什么鼓励和支持企业进入非洲市场?

  答: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趋势和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央及时提出了“走出去”的开放战略。“走出去”就是国家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国外投资兴业,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从产品生产、要素流动、资本技术等全方位的合作和优势互补。

  加强对非洲的工作是我国总体外交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非洲国家同属发展中国家,双方在各个领域一贯相互支持、相互合作。非洲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非洲。在新的世纪里,中非双方加强经贸合作,既有助于巩固双方的传统友谊,也有助于促进友好关系更深入发展。中国企业到非洲发展,有利于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寻找新的发展增长点,服务于国家发展的大局。

  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需要企业“走出去”;同样,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将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融合在一起,开展一体化的国际性经营,不仅注意开拓欧美市场,也要大力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特别是非洲国家的市场。中国产品特别是机电、轻纺、医药等产品价廉物美,在非洲市场上深受欢迎,这就为中国企业建立国际化的生产、经营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前,非洲国家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在谋求共同发展和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方面积极努力,在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方面加大力度。各国普遍看重中国的发展经验,希望通过中非经贸合作学习和借鉴,热切欢迎中国企业赴非投资、经营。目前,中非贸易额只占非洲对外贸易总额的3.5%。中国对非洲经贸发展的余地很大,可开拓的空间广阔,只要中国企业注意改进产品质量、深化产品档次,在促进中非经贸发展方面是大有作为的。

  问:国家为企业进入非洲市场制定了哪些鼓励和支持政策?

  答:首先,去年10月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2000年部长级会议”通过的《中非经济和社会发展合作纲领》,在认真总结过去几十年中非合作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21世纪双方开展合作的原则,确定了新世纪中非在经贸、农业、医疗卫生、教育、科技、文化、金融、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合作的方向,并且实事求是地对双方合作的内容进行了规划,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是中非企业开展相互合作的指导性文件。

  为了鼓励和支持企业进入非洲市场开展合作,国家还制定了有关具体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埃及、喀麦隆、几内亚等11个非洲国家设立“中国投资开发贸易促进中心”,为中国企业到非洲国家开展具体的经贸业务提供信息、技术等多方面服务;在赞比亚设立中国银行非洲分支机构,为中国企业在非洲开展经贸业务提供金融服务;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办厂;同尼日利亚、南非、埃及、肯尼亚等20个非洲国家签订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旨在保护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权益;与部分国家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国家在资金、税收、外汇管理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具体操作中,企业可向国家主管部门进行咨询和提出申请。

  问:中国企业到非洲开展经贸业务,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同在其他地区一样,中国企业到非洲开拓市场,开展贸易、投资、合资合营等经贸业务,也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也有一个如何做到积极稳妥、把握主动、趋利避害的问题。概括讲,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客观认识非洲为基础。从总体上看,中国企业对非洲仍缺乏足够的了解,甚至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有的企业认为非洲基础设施落后,战乱不停,投资环境差,看不到非洲形势总体趋向缓和、绝大多数国家正致力于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从而对到非洲拓展业务裹足不前。也有的企业过于简单地认为非洲机会多,赚钱容易,对困难的一面认识不足。因此,我国企业要走向非洲,必须首先对非洲有客观的、实事求是的了解,既要看到非洲所特有的困难与复杂性,也要看到在非洲拓展经贸合作的机遇和巨大潜力。

  其次,以深入、全面的市场调查为前提,切忌盲目。企业应密切结合国内的需要与自身的优势,认真分析有关非洲国家的资源与市场、发展规划及重点领域、政策法规、税收等方面的情况,选好合作领域和具体项目,做好可行性研究,拟定积极稳妥的企业发展战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情况不明而匆忙进入,必然会在运行中遇到种种问题,甚至无功而返。

  第三,着眼于长远,切忌急功近利。企业应该坚持“以信誉和质量取胜”的策略,通过扎实的工作和规范、依法经营,站稳脚跟,树立起自己的良好形象,进而寻求逐步扩大与深化合作。在对非合作中搞短期行为、“一锤子买卖”,只能是自损形象,堵塞企业自身在非洲发展的道路。

  总之,只要按照中央有关精神,通过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并通过自己的辛勤工作,中国企业在促进中非经贸合作方面一定能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真正走进非洲。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发表评论】【财经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聚焦中国企业里的“八大空降兵” (2001/10/17 15:36)
青岛海尔六次刷新中国企业新纪录 (2001/10/17 11:43)
观点:为何“大企业病”困扰中国企业 (2001/10/16 10:05)
21世纪经济局势和中国企业界管理群体 (2001/10/15 17:22)

新 闻 查 询


分 类 信 息
寻宝中奖名单揭晓!
北京
  • 中信兴业财务培训
  • 宾士——奔驰专营
  • 售欧洲二手设备
  • 专业大屏幕电视墙
    济南
  • 热气球庆典广告
  • 同飞指纹门禁系统
    上海
  • 上师出国咨询公司
  • 海滨城市——厦门
    广东
  • 0.38元国际长途
    河南
  • 跨入汽车新世纪
  •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商城推荐
      数字卡专题
  • 移动IP记帐卡
  • 省钱打国际长途
  • 联通IP卡31.99
  • 吉通IP卡 67折
  • 40元/月天天上网
  • 下一代上网卡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3361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