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中心对参加这次APEC上海会议报道的大部分记者来说,是他们工作的“主战场”。在这个被称为“媒体之家”的地方,先进的高科技设施配置完备,一流的硬件设施自然不必再说,上网发稿、电话传真等尽显方便;而这里的“软件”——包括志愿者在内的大量工作人员则更让人觉得满意,他们规范优质的服务,真正让记者感到了“家”的感觉。
在第一次走进新闻中心的时候,发现这儿地形颇为复杂,大大小小的工作区回环往复
,难以辨认。然而,很快,一张张志愿者的笑脸便化解了你的迷惑。只要问一声,马上就有穿着红色上衣的年轻的工作人员为你“指点迷津”,让你顺利到达工作区。
新闻中心“开张”那天,在启用仪式结束后,记者马上冲进工作区准备发稿,可是,突然发现手提电脑上网出现了问题,于是身边的工作人员马上来察看有关情况,并很快找来技术人员排除故障,确保了记者的顺利发稿。
还有一次,记者在发完稿后,将一根数码相机的连线遗忘在工作台上,忙着去参加另一个新闻发布会,会后,才发现了这个情况,立即赶回记者工作区,到那儿一看,连线“安然无恙”,由志愿者妥善保管着呢。
好几次到信息台旁的资料格去取资料,记者总能听到旁边的工作人员热心的询问:“先生,您需要什么资料,我可以帮您取。”让人颇感亲切。
就是从上述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之中,让记者感到了便利、安全和放心,也看到了本次会议组织工作的严谨和周到,体现了上海水平和国际水平。优质的硬件固然不可或缺,但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优质的人的服务,才能充分发挥硬件的作用。这里的“软件”经过测试也同样OK!
编辑:游海洋 作者:王震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