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报记者屠建路 摄/刘涛
最近,秀水街服装市场每天迎接数千名大运会客人的“疯狂”采购,着实又“火”了一把。但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秀水街的防火通道和卖假问题,仍使人们不能不担心它的发展前景。
秀水街还能火多久
昨天,来北京参加大运会的加拿大网球教练罗塞尔(Sluchinski Russell)坐上了回国的班机。在他的行李箱里,塞满了他从秀水街买来的服装服饰和纪念品,这是他为妻子、两个孩子、还有朋友们带的礼物。这些礼物中有很多是品牌服饰,要是在加拿大或者中国的正规大商场里购买,他得花掉数千美元,而实际上他只花了不到1000元人民币。
在最近的两个礼拜内,每天都有数千名像罗塞尔这样慕名赶来的大运会客人,成群结队地在秀水街进行几乎"疯狂"的采购,很多运动员甚至"把明年圣诞节的礼物"都购齐了。据秀水市场一位管理人员估计,最近市场每天的外国顾客流量至少在4、5千人以上,着实让秀水街走出了前一阵市场秩序整顿的阴影,又狠狠地火了一把。
这位管理者给记者粗算了一下,假设每天5000名外国客人,每人购物500元(实际上大多数客人消费都在千元以上),那么整个秀水街的日营业额就在250万到300万元以上,加上国内顾客的采购,秀水街这几周的日营业额应该更高。即便是这个数目,也已远远超过了一个普通万平米商厦一天的销售额,与赛特、SOGO这样的大型商场日营业额相当。
据建外社区经济管理中心的郭利文总经理介绍,秀水市场成立于1980年,属自发形成。开始那里的商户主要经营丝棉制品,后增加了大量的服装商户。目前秀水市场共有250个摊位,其中80%为服装经营户,相关从业人员在千人以上。每个摊位每月缴纳400-500元工商管理费、400-500元的设施费以及税款。每年来自秀水市场的营业税总额在300万元以上。
秀水是怎么火起来的
秀水街不是最近才开始火爆起来的。一位秀水街的“元老级”商户孙月珍告诉记者,80年代初,最早的一批商贩因为另一个市场的拆迁,来到秀水街摆摊设点讨生活。当初,这条街边上没有住户,没有树,更没有人气,也没有人告诉他们,这条窄街是不能占用的防火通道。
孙月珍回忆说,当初谁也没有想到,这条普通小道会成为今天闻名海内外的商业街。商户们从地摊开始摆起,后来改成板车,直到1986年才改成货架子。这位今年已63岁、对秀水街怀有深厚感情的老商户清楚地记得,1985年8月15日秀水街正式成立街道时,他们这批老商户们都为组建工作尽了很多力。后来,由于秀水街是作为使馆区的消防通道,外国人也曾给我国政府发函要求取消市场,有关部门多次提出存在的问题,市政府一度准备将秀水街搬迁。
据说,有一位德高望重的泰国老先生听说了此事之后,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秀水,OK!》,大力赞扬秀水街给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气象。当时的市场管理人员将此事报告给当时朝阳区主管区长和北京市市长,于是,政府决定将秀水街退场进棚,尽可能消除隐患。当时退场进厅的改建工作也都是靠商户们的民间集资完成的,每户3000元,于1988年4月1日正式启动。
熟悉秀水街的人也都知道,秀水不是靠售卖假冒品牌才出名的。另一位老商户告诉记者,秀水街最初从卖杂货开始,后来慢慢形成服装服饰一条街,整个发展过程与国内的经济形势和社会消费观念不无关系。
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内,秀水卖丝绸卖出了“中国丝绸一条街”的称号,秀水街一度被外国友人称为“小香港”、“小巴黎”。后来,秀水又改卖毛衣。羽绒服刚在国内面世时,秀水又开始流行羽绒服。接着牛仔服装系列也开始热卖,鞋帽也多起来。再后来,也就是几年前,很多南方来的商户们开始带领潮头,专卖名牌服装服饰、手表、眼镜等,很快就有人追着卖,价格也使劲往下压,形成了恶性竞争,但同时价廉物美、质地优良的服装也使秀水卖出了“假冒不伪劣”的名声。
这位老商户痛心地说,专卖假冒品牌和恶性竞争的后果是把老外也给惯坏了,以致于有一段时间凡是“中国制造”的就不要,整个市场就成了“卖假基地”。
不能因为卖假而美丽
记者在秀水街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参加本次大运会的运动员在出国前就从朋友和咨询公司那里知道了北京有条秀水街,逛秀水街甚至已被列入不少外国旅行社提供的北京旅游几个常规项目之一,仅排在长城和故宫后面。大运会的运动员来京后,各国驻华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更是亲自陪同他们逛秀水。
秀水街价廉物美、完全可以与原装品牌媲美的服装、服饰和鞋帽,带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丝绸制品和古董,以及各种时尚的工艺装饰品,让这些背着已经装得满满的大包小包的外国客人们流连忘返,有些人甚至是数百条地收购“古奇”这样的名牌领带。接受采访的外国运动员与教练没有一个不说秀水街好、北京好的。
但每当记者问到,这样的市场是否会给北京的形象带来不好的影响以及他们这种购买行为的性质时,他们往往都用“既然你好我好大家好,为什么不去做呢?”这样的理由来表示他们的尴尬。因为他们都很清楚,在他们国内(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购买假冒品牌是不可思议的,不光是售假者,购假者也同样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一位常驻中国、带着德国运动员来秀水街购物的德国人认为,在不同的国情下应该用不同的行为准则要求公民,所以在秀水街购买假品牌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来这里购物的都是“老百姓”。他甚至希望,中国入世以后不要马上取缔秀水市场,最好在2008年奥运会以后再作处理。他的潜台词是,还有很多奥运健儿们等着来秀水买东西呢。
这就使现在的秀水街落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秀水用假冒品牌吸引了大量外国客人,甚至在一些外国友人眼里,北京“因秀水而美丽”;但同时,在另一部分外国人心目中,秀水是市场不规范、法律意识淡泊、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障的中国国情的象征。对于即将入世的中国,秀水街公然售假往往成为别国指责中国的典型问题。而指责中国的外国人中,可能就有曾在秀水购过物的人。换句话说,用全部热情去拥抱世界的秀水街,如果还是坚持用这种方式去“拥抱”,最终只会受到世界的唾弃。这是所有秀水人以及关心秀水的人所不愿看到的。
有朋友告诉记者,在一些欧美国家的品牌服装店里,对中国顾客往往怀有敌意,很多最新款式的服装、服饰甚至箱包根本不卖给中国人,原因是“担心中国人太聪明,一拿回国马上就能做出可以乱真的仿冒品在秀水街卖”。
前途未卜
秀水街面临的“尴尬”还不仅如此。一方面是整个市场的火爆,另一方面却是随时面临的拆迁甚至被关闭。
众所周知,秀水街不仅是一个违规占用防火通道的市场,更是售假名牌一条街。许多世界名牌服装在正规的商场每件以不低于数百元的价格出售,而在秀水街,同样品牌的假冒服装花上百元基本上可以买两件,而且布料、做工几可乱真。人们说,到秀水街来买与卖的人都心照不宣,买者是知假而来,卖者是借假而盛。
然而,商业专家指出,秀水“名牌”之所以能低价畅销,借助的是世界名牌的声誉,忽视的却是世界知名公司为创品牌进行的巨大的技术研发、市场推广成本投入。几年前,就曾有国外大公司专门赶来秀水市场打假。
北京市有关部门也一直致力于打击假冒品牌的行为,特别是在中国入世临近的时刻。今年4月29日,北京市工商局朝阳区分局于专门给秀水街的直接管理部门——建外社区经济管理中心发出了“责令改正通知书”,责令秀水市场在5月10日前将假冒的NIKE、ADIDAS、POLO、BOSS、TOMMY等五种服装鞋帽品牌全部撤出。但是,记者日前在秀水街看到,个别摊位又把BOSS牌夹克衫等禁售的品牌挂了出来。
建外社区经济管理中心的郭利文总经理介绍说,“秀水市场的商品确实存在假冒名牌的现象,但我们也一直在劝告和督导。工商部门前一阵是动真格的了,这与目前国家打假的大形势分不开。”郭透露,今后秀水会禁止经营一切假冒名牌商品。
据郭利文介绍,目前的秀水市场仍是一个违法的“占路市场”,将来怎么处理还不清楚。原来朝阳区曾想把秀水市场搬进大厅,但附近雅宝路市场“退路进厅”后的衰退让决策者暂时放弃了这种想法。郭认为,秀水市场地处北京CBD,从长远看,随着市场附近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这个市场最终肯定要处理,“但怎么处理现在还不知道”。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