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世界经济寒流“登陆” 中国能否逆风飞扬?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1年08月14日 17:30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14日电(记者韩振军)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中国依靠强大的内需拉动、有力的金融监管成为亚洲经济的“中流砥柱”。

  今天,在美国经济濒临衰退、日本经济一蹶不振的情势下,

  世界经济寒流“登陆”中国

  8月12日,油价下调。一位出租车司机高兴地说他一天少花了6块油钱。他也许不清楚油价下降与全球经济放缓有什么关系。但山东一家饲料公司的老总却着实感到了大洋彼岸逼人的寒意:在美、日经济出现问题后,他的公司出口受到重创,产品大量积压。

  在邯钢,著名的“成本否决机制”进一步强化。公司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邯钢正为迎接亚洲金融危机后的又一严峻考验做准备。他说:“现在国际钢材价格落到了20年来的最低点,而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国内钢价甚至还微有上涨,这种状况不会维持太久,预计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国内钢铁企业将要过紧日子。”

  在外向型经济最活跃的广东省,出口遭受挫折。广东省统计局一位干部焦虑地告诉记者,上半年广东出口仅增长0.6%,弄不好会拉全国的后腿。上海出口前4个月还保持高速增长,5月份开始订单减少,出口增幅骤然从4月的20.18%跌至3.01%,6月仅为2.93%,7月稍有回升也仅为4.38%。

  正在发生的这些事,与美国经济息息相关。去年下半年开始,牛气逼人的美国经济急转直下,增长率一路下滑。尽管连续使出降息、减税等扩张性经济手段,下滑之势仍难遏止。今年第二季度仅增长0.7%,连一向老谋深算的格林斯潘最近也发出悲观之语。

  众所周知,美国一直是我国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对美出口占我国全部出口的20%以上。美国经济减速后,对我国商品的需求锐减。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一季度来自美国市场的集装箱运输订单与去年同期相比就下降了近50%。

  更为严峻的是,占世界经济总量近三分之一的美国经济的减速,正在导致全球经济走入低谷。这与亚洲金融危机暴发时有很大的不同。那时美国经济并未受多大影响,仍对世界各国保持巨大的商品需求。如今,美国“伤风”,全球“感冒”。有专家利用近5年来的有关数据分析发现,美国经济增长每下降1个百分点,世界经济增长至少将下降0.4个百分点;而世界经济增长每变动1个百分点,我国外贸出口就要同向变化10个百分点以上。依此类推,如果美国经济在今后3年内保持3%以下增速的话,对我国出口增长的间接性负面影响,至少在10个百分点左右。

  翻开统计报表,今年上半年,全国出口仅增长8.8%,增幅回落高达29.6个百分点。占全国出口比重90%的十大出口省市出口普遍回落。仅广东出口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就影响整体出口增长3.1个百分点。专家预计,由于外需减少的滞后效应以及短期内扩大出口的政策空间不大,下半年出口困难趋势可能会加剧。如不能有效扭转局面,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就可能只剩下“两驾”了,中国经济可能遇到比亚洲金融风暴更为严峻的考验。

  “两驾马车”拉得动中国经济吗

  “消费者,大胆购物去吧”。这是最近美国一家报纸的大字标题。失业申请人数增多、盈余预警不断、股市动荡不安,消费者信心正在下降,人们把瘪下去的钱包捂得越来越紧。

  中国这边“风景独好”。人们购房、买车、旅游的热情并未因“外面的世界很糟糕”而动摇。就拿小汽车来说,尽管人们寄望WTO而持币待购心理甚重,但上半年仍然卖掉了34.5万辆轿车,增长30.7%,个人购车的比重进一步提高。教育消费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在城镇已成为仅次于食品支出的第二消费大项。假日经济的火爆场面一再上演,显示了休闲市场的巨大潜力。而购买住房,正越来越多地写进众多家庭的“预算”,许多人已经圆了这个梦。

  频现的消费亮点带动了消费市场的活跃,消费者的良好预期更增添了消费热度。据统计,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3%,消费者信心指数保持了小幅回升势头。专家推算,消费这驾“马车”对上半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55%左右。可以说,老百姓的信心,支持了消费需求的扩大,从而也支撑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在经济动荡的今天,“大胆购物去吧”——这个平时看起来不值一提的行为——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另一驾“马车”,仍然跑得很快。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15.1%,对GDP的贡献率大约在38%左右。其中房地产投资最为引人注目,保持了28.2%的强劲增长势头,高于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而且,本轮房地产趋热主要由住宅拉动,消费对象主要是老百姓,开发资金主要由企业自筹和预付款构成,显示了较为坚实的增长基础。专家认为,房地产业的崛起,有望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自主性引擎”。

  就像中国消费者一样,外国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前景也充满信心。上半年,1万多家外商投资企业落户中国,合同外资金额334亿美元,同比增长38.2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06.9亿美元,同比增长20.53%。这样高的速度近年少见,这是我国经济增长中的又一新亮点。专家分析,在美国经济陷入泥潭后,长期滞留在美国市场的巨额游资必然寻找新的出路。中国是目前增长最为强劲和平稳的国家,再加上即将加入WTO的利好,外国资本看好中国自在情理之中。据国家计委的专家估算,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可能多拉动经济增长0.51个百分点。

  “两驾马车”拉得动中国经济增长吗?看来人们的疑问已经有了答案。上半年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7.9%的较快增长,与令人沮丧的全球经济状况形成鲜明对照。这一成绩的取得,93%得自内需拉动,外需的作用只有7%。毫无疑问,与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国家不同,拥有巨大市场的中国以内需扩张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世界经济动荡的冲击。

  然而,中国的发展毕竟离不开世界。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去年达到44%,国际经济的风吹草动最终必将传导到我国经济内部。出口下降短期内虽不会对我国经济增长构成致命影响,但这驾“马车”的失却,会给投资、消费造成巨大压力。为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在我国目前情况下,依赖政府投资的倾向会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加大财政政策的风险。此外,出口下降还会造成顺差减少,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进而影响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

  专家指出,要保持中国经济长期稳步增长,仍然要靠内需、外需“两个发动机”一起转,在扩大内需的同时,要积极开拓外需,增加出口。当前最重要的是把中央提出的各项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特别是出口退税要真正退到该退的企业身上,为企业出口营造一个好环境。

  体制创新才能释放内需空间

  金融风暴横扫亚洲时,中国经济“一枝独秀”,顶住了周边国家货币贬值风潮的冲击,被国外舆论称赞为“对这一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的稳定作出了贡献”。

  历史有惊人的巧合。在世界经济陷入低迷的今天,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的出口又呈持续上升态势,我国已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市场。有人预言:内需强劲将使中国成为亚洲经济增长的引擎。然而,巨大的内需空间尚受制于旧体制的束缚,扩大内需的路并不平坦。

  上半年,我国采取了如提高农民收入、增加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及离退休人员工资、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措施,老百姓的收入有了新的提高。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最新统计,至7月末,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6.97万亿元。尽管利率一降再降,利息税也收了,但要想把这接近7万亿的储蓄存款从“笼子”里赶出来,却没那么容易。

  随着改革政策的逐步明朗化,老百姓的消费预期有所改善。但短缺时代形成的抑制消费的政策还未彻底摒弃,消费环境还有待改善,已经出现的一些消费热点短期内还难以成长为主导性的“新增长点”。比如“轿车进入家庭”喊了这么多年,为何总是步履蹒跚?除了老百姓购买力的原因外,汽车厂家能否下狠心降成本、降车价?有关方面能否下决心取缔那些令消费者望而却步的乱收费?地方政府能否为轿车驶入家庭多做些诸如修建停车场、缓解交通堵塞的工作?制约汽车消费的这些障碍如不能消除,汽车成为新增长点的路就还会很长。

  此外,居民收入短期内恐难有重大改观。特别是农民和城镇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低、收入增长慢,仍是十分突出的问题。调查显示,相当数量的城镇低收入者包括部分企事业单位职工、离退休及下岗失业人员,对自己的收入预期不甚乐观。农民增收难则更是一个老问题,农村购买力不足势必制约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如果庞大的农村市场不能启动,则扩大内需的政策会大打折扣。

  从投资看,尽管投资拉动的作用仍居重要位置,但投资增长后劲却略显不足。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上半年,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增长17.9%,集体经济为8.7%,个体经济为6.5%,而且个体经济投资增幅还回落2.1个百分点。这说明政府主导性投资的格局还没有发生变化。一个令人不解的现象是:在即将加入WTO的今天,对国内私人资本的市场准入限制甚至超过了对外资的限制。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体制创新。雄心勃勃的“十五”计划显示了未来5年中国内需增长的惊人空间,而申奥的成功、加入WTO成定局的利好,则为加快发展增添了一抹新的亮色。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等待“外面的世界变精采”,而是要赶快动手拆掉藩篱,让巨大的增长能量喷薄而出。

  比如,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体制改革,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为老百姓特别是城镇低收入者织好一张“安全网”;加快垄断行业的改革改组,把过高的价格降下来;降低准入门槛,引入竞争机制,让民间资本大踏步进入;尽快清理、修订和完善涉外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符合国际规则的涉外法律体系;有步骤地向外资开放银行、保险、电信、外贸、内贸、旅游等服务领域,开辟吸收外资的新空间;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使西部成为投资热土;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

  在亚洲金融危机暴发前,尽管我们不可能完全预见到,但由于1993年开始中央采取了抑制通货膨胀,进行财税、金融、外贸、外汇等一系列改革,正好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做了准备;今天美国及全球经济动荡,尽管事先也不可能完全预见,但由于1998年以来中央实行了扩大内需、抑制通货紧缩、调整经济结构等一系列正确决策,不仅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困难,而且也为应对这次全球经济减速打下了良好基础。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勇于改革,扎实工作,中国经济就能在世界经济阴云中逆风飞扬。(完)


  订财经短信新闻 国内外经济动态了如指掌
       订手机短信接收沪深股票实时行情股价预警



发表评论】【财经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分 类 广 告
北京
  • 洁净来自保利洁
  • 您信赖的富康之家
  • 三平写字楼招租
  • 龙缘潜水俱乐部
  • IC卡积费器
  • 万泽金典百年好合 济南
  • 阳光舜城明星闪耀
  • 99元爱多复读机
  • 轻松学家电维修
  • 超乎你想象的品质 上海
  • 五彩缤纷多媒体
  • Lotus 考试中心
    广东
  • 广东华联学院招生
  • 研究生进修班招生 河南
  • 河南地区正在招商
  • 甲方乙方硬件专区
  • 分类广告刊登热线>>

     相关链接
    全球经济阴云密布 中国为尚存不多亮点 (2001/08/14 11:48)
    5年内信息产业占中国经济的比重将超过7% (2001/08/14 08:30)
    风险在逐渐积累中 中国经济面临四大挑战 (2001/08/12 14:00)
    财经分析:中国经济驶入快车道尚需时日 (2001/08/10 14:08)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订中国队十强赛短信获奖名单公布!
    把爱说出口--来女人频道书写爱的誓言
    新浪教育全新改版--英语 考试 出国 培训
    快来参加新浪网友婚纱靓照大赛!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专题
    订汽车新闻短信 降价消息你先知!
    订阅手机短信笑话 天天笑口常开!
    爱情 战争 科幻--漫画连载精彩纷呈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