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曾平治 吴辉 陈卉 关春瑜 曾文琼 实习生 林洁珊 李居宁/文
本报讯“对于生产问题食品的责任人,要用严刑重法,杀一儆百。”“卫生、工商、技监等部门应该加强协调,改变食品流通中的监管无序状况。”在昨日本报举办的“致癌大米事件之深层反思————食品安全与对策研讨会”上,有关职能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发表看法,并对食品安全的监控提出了诸多的真知灼见。
致癌大米事件的发生,反映了诸多的监管问题,为了更深入地进行探讨,本报特意举办了此次研讨会。省卫生厅副厅长冯鎏祥因故不能到会,也特意发来了贺信表示祝贺。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卫生、技监、工商、商业等政府职能部门都纷纷派出代表参加,研讨会还得到了著名的经济学家王则柯、市人大代表王则楚、消委会、大米业界、超市、市民代表的积极响应。
与会人士都认为,食品尤其是大米制品市场确实到了一个急需整顿的时刻,食品安全是消费安全的底线,但目前各类劣质食品充斥市场,已给群众健康带来了很大威胁。多部门协同管理的方式,容易造成监管的空白,在今后的监管中,各部门还需要加强协调,对于食品安全进行系统的监控,加大检查的力度。
在这次研讨会上,与会人士还就各类监控的措施进行了热烈讨论,并一一列举了自己的药方。代表们会后都纷纷表示,在目前食品安全日益突出的形势下,南方都市报举办这样的一场讨论会非常及时,对于促进今后的食品安全监控将会产生积极影响。A02、A04·研讨会报道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