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长线钓大鱼的买卖 有钱去“买”地铁吧

2001年07月25日 14:41  粤港信息日报 

  上海地铁居然穿上“凌桥股份”的外衣在沪市亮相了,这场历时2个月的资产重组在经历了主业转让、控股权易主后,最终以上海轨道交通在凌桥股份的资产构成中占据90%以上比例,上海申通[微博]集团成为新一任控股方而尘埃落定。而作为国内地铁上市的领军者,上海地铁在股市掀起的巨浪,对于长期依靠政府拨款的国内地铁来说,无异于冲破了一道资本闸门。

  地铁手紧

  今年以来,中国的地铁上马热再度升温。在国内34座人口过百万的大型城市中,已有20个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在建或筹建不同形式的轨道交通系统。其中,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已在建地铁外,南京、深圳、重庆、大连、长春、武汉的地铁项目已由国家批准立项;成都、哈尔滨、鞍山、杭州、乌鲁木齐、佛山、郑州等城市也在积极筹建。

  地铁工程如此之多、之大,不难预计地铁公司将面对庞大的资金来源问题。据初步统计,广州、上海、北京建成的3条地铁线,综合平均造价是每公里7亿元,高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地铁工程。人称国内最昂贵的广州地铁一号线,以购买外方公司全套设备为代价取得了127亿元的融资,上海地铁一号线仅静态投资就达52亿元。而北京复八线总投资也达到75.7亿元。全长23公里的广州地铁二号线据估算每公里的投资需要5.7亿。广州三号线预计也将在2002年内开工,总投资为159.05亿。而根据新一轮的城市规划,上海5年内轨道交通大约要筹资1000亿。

  面对一系列天文数字,地铁原先依靠政府投资的方式已遭遇瓶颈。

  事实上,上海、广州在修建地铁之初已开始尝试投资方式转变,上海地铁一号线曾引入外资3亿美元,广州地铁一号线也引入外资5.4亿美元。如今广州地铁二号线采取政府投入与银行相结合的方式,广州市政府统筹投入95.98亿元,约占总投资的60.35%;余下占39.65%的63.07亿元则为申请商业银行贷款,由政府完全出资变为融资多元化。

  谁出资谁收益

  之前就引入投融资机制的上海地铁去年底就以项目公司为载体,本着“谁投资、谁所有、谁收益”的原则鼓励企业投资,并借助政府财力、政策的支持,搞活资产运作,实行多元化融资。此次上海地铁通过资产置换借壳上市无疑为其良性发展又安装了推动器。然而上市所融资金毕竟有限,所以上海地铁高层一再表示,他们的目标是为了创造更好的商业运作环境。

  在单一投资渠道的困境中挣扎了多年的北京地铁,终于在地铁5号线上开始了一次被上升为“打破垄断”的投资体制改革。为此,北京成立了地铁5号线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首创任大股东,同时包括北京地铁总公司、加拿大埃森兰万灵公司等,在实现产权多元化的同时筹集了40亿资金,同时宣称对工程进行公开招标。

  广州地铁去年全年营业额约4亿元,全年亏损3.3亿元。而上海一号线运营5年后,去年才刚刚盈利,二号线却人流稀少。原因就在于这两个城市的地铁还是单线,没有形成网络,不能吸引大量客源。而政府所能给予的资金捉襟见肘,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对地铁建设的投资。如果要使地铁的建设、经营和回报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多方投资,产权多元化就是唯一的选择。

  低风险投资

  不论是北京、上海还是广州都已经把地铁划到了“政府招商项目”中,而且北京方面还表示,从5号线的招商情况来看,“这种项目有很多人在抢”。地铁建设方通过这种方式,迅速地获得了资金,那么投资方又会在这项高投入低产出的市政项目得到些什么?

  答案就是:地铁是公用事业项目,也同样是优质资产,更是风险小,长线投资的良好选择。

  首先,发展轨道交通的城市规划,保证了地铁稳定的客源。“十五”期间,上海将建10条轨道交通,全长超过200公里,轨道交通客流在城市交通中的比重会从现在的8%弱到25%强。而同期北京计划新建轨道交通线路100公里以上。广州更有“挖地50年不止”的打算,政府出台了《广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到2010年将建成由地铁一、二、三、四号线和机场快线5条线组成的轨道交通网,远期规划则是力争20年后建成超过250公里的轨道交通。

  提前盈利

  这些城市在发展地铁的同时,还有意限制地面公交的膨胀。广州市政府为配合地铁一号线的开通运营,几乎把地铁沿线所有的公交线路都进行了调整,避免公共汽车站与地铁站重叠,并且宣布除电车外,其它公交车近年内不会再有新车指标。政府对轨道交通的支持,保证了地铁的客流,从而保证了地铁的票务收入,投资者不用担心地铁主营收入上有太大的波动。

  其次,国内地铁已转入商业化经营,加速地铁进入回报期。广州地铁公司总经理卢光霖表示,广州地铁完全是按照香港模式走的,除票务外,还在广告和物业两方面进行尝试。市政府曾为地铁1号线划出24个地块在香港招商引资,筹集到的钱全部用于地铁建设。北京市政府也在地铁5号线沿线划了29块地,交由地铁建设方招商引资,房地产开发的收益则用来弥补地铁收入的不足。通过多种经营,可以加速地铁提前到达“盈亏平衡点”,缩短投资者进入赢利期的时间。

  香港故事

  最后,香港地铁的成功经营给予投资者最大的信心。地铁能不能赚钱,又能赚多少钱?香港地铁用事实做了回答。虽然经历了20年,香港地铁才进入盈利期,但丰厚的回报让所有等待的人都倍感安慰。香港地铁主席苏泽光在今年3月份表示,地铁2000年全年纯利达40.55亿港元,比1999年相比增长逾9成。目前地铁已经是香港的主要市内交通工具之一,平均每日乘客量达230万人次。香港地铁在上市之前就被普遍看好,在招股的当天,派发招股书的银行皆出现人龙排队,地铁公司印备的350万份表格,到下午两点发出了200万份。香港地铁是香港公营服务机构首个私营化项目,它的商业化经营以及上市融资都给了国内地铁好的启示。(本报记者 田爱丽 伊晓霞)

  投资地铁赚钱四理由

  京沪穗三城市政府正制定和实施庞大轨道交通计划,5年内上海将建总长200公里轨道交通线,北京将建100公里以上,广州10年内将形成5线并联轨道交通网,巨大的网络规模可保证地铁拥有稳定客源。

  上述城市在发展地铁的同时注意限制地面公交的膨胀。广州市政府把地铁沿线所有公交线路都进行了调整,并宣布除电车外,其它公交车近年内不会再有新车指标。投资者不必担心地铁主营收入有大波动。

  国内地铁已转入商业化经营,沿线地产开发和广告的收益可用来弥补地铁收入的不足,通过多种经营,可以缩短投资者进入赢利期的时间。

  香港地铁有成功盈利先例。去年香港地铁全年纯利达40.55亿港元,比上年大幅增长逾9成。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吉普车冲撞天安门金水桥事件已5死38伤
  • 体育总决赛-李娜遭小威逆转无缘冠军 视频
  • 娱乐陆川秦岚秘密分手近三月 陆川:我们很好
  • 财经养老金并轨试点被疑不改公务员利益
  • 科技快递单信息网上仍热卖:单日最多卖5万单
  • 博客吐槽大学社团:节操掉光了活动没下限
  • 读书揭秘:为何红军长征从来没中过埋伏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水皮:三中全会能让股市大涨吗
  • 光远:公司注册资本制度变革是大红利
  • 姚树洁:王岐山反腐重在震慑力
  • 小兵:一招把首都房价降到6千
  • 花木兰:银行将开始算计有房族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