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第三季度宏观经济指标:出口有点悬

2001年07月25日 10:32  财经时报 

  【记者黄靖涛北京24日报道】 本报预测的三季度宏观经济FDF指标中,变化最大的是进出口,专家们对出口的预期低到出现了负值,对此,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深表担忧。他认为,三季度的出口如能保持在二季度的水平就相当不错了。从专家们的分析来看,未来一段时期国内经济的增长,还得靠内需拉动。

  从上半年的走势看,尽管国家投资力度比较大,但使用的资金多为去年结转的500亿特别国债,今年发行的1500亿特别国债到位比较慢。有专家认为,从上半年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企业投资增长17.9%可以看出,下半年资金的动力不会是一个减弱的趋势;估计利用外资的增长会是两位数,可能会比去年的407亿美元高出几十亿。而投资瓶径——民间投资,目前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只有农民投资增长不快。对于大家一致看好的“奥运经济”,尽管专家普遍认为会对宏观经济有所拉动,但邱晓华不认为会在今年下半年对GDP产生作用。

  著名经济学家张曙光在分析下半年经济情况时提出,中国的经济运行周期与世界经济周期波动不相重合,今年的事态更证明了这一点。在世界经济失速和外需不振的情况下,我国的国内需求已经启动,而且,这种启动与前些年的情况有所不同。如果说前几年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和国有经济的扩张来支撑,那么,房地产投资和消费的繁荣表明,市场自主性投资已经启动。这是公众预期稳定的反应。张曙光说,经济学家们之所以看重预期因素,是因为经济活动的确与人们对未来的预期高度相关。世界经济的急剧失速和美国新经济的突然褪色,就是消费和投资信心从乐观到悲观发生逆转的反应。

  张曙光认为,尽管中国存在内需增加、外资大量进入和公众预期稳定等一系列利好因素,但人们对于中国经济体制中的深层矛盾仍不能释怀,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体制和政策上做出的调整。对于争议很大的财政政策,专家们普遍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起了重要的作用,但这一政策已连续实施四年,短期政策被长期化了。如果这一政策连续实施,不仅效应递减,而且负作用日益显现。

  参加本报宏观经济预测的专家有张曙光、曹远征、刘鹤、宋国青、许小年[微博]、邱晓华、李迅雷[微博]、诸建芳等。(完)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吉普车冲撞天安门金水桥事件已5死38伤
  • 体育总决赛-李娜遭小威逆转无缘冠军 视频
  • 娱乐陆川秦岚秘密分手近三月 陆川:我们很好
  • 财经养老金并轨试点被疑不改公务员利益
  • 科技快递单信息网上仍热卖:单日最多卖5万单
  • 博客吐槽大学社团:节操掉光了活动没下限
  • 读书揭秘:为何红军长征从来没中过埋伏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水皮:三中全会能让股市大涨吗
  • 光远:公司注册资本制度变革是大红利
  • 姚树洁:王岐山反腐重在震慑力
  • 小兵:一招把首都房价降到6千
  • 花木兰:银行将开始算计有房族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