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财经7月24日消息 从1997年到1999年中国资本外逃规模估计为530亿美元。
服务贸易外汇收支可能逐渐成为中国资本外逃的新渠道。
防止资本外逃要从体制、政策和价格落差上共同着手,标本兼治。
近日,涉及我国资本外逃的报道屡见报端。有关资本外逃的规模和途径、对我国经济的危害,以及管理部门将采取哪些有效的遏制措施等等,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为此,记者采访了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资深专家。
记者:谈到资本外逃,人们最关心的是规模问题。您认为目前我国资本外逃规模究竟有多大?
专家:在讨论资本外逃的规模之前,首先应明确:不能把资本流出都看作是资本外逃。资本外逃是指未经批准的、违法违规的资本外流。比如,经过批准的外债还本付息、对外直接投资、金融机构资产存放境外或拆放境外同业、贸易信贷等,都是合规的资本流出。另外,由于资本外逃是灰色或者地下经济活动,无法纳入正常统计,因此,任何关于资本外逃规模的测算都只能是大致的估计,而不是精确数据。采用的方法不同,测算结果自然不同。方法越科学,估算结果的可信度也就越高。
目前关于我国资本外逃规模测算的最新数据有两个,一个估计从1997年到1999年累计为988亿美元,另一个估计这三年为530亿美元。我们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后一种测算在统计数据的处理方面,对前一种方法进行了修正。这些修正都是有一定道理的,是对前一种方法的补充和完善。因此,三年资本外逃530亿美元的结果可能更接近我国的实际。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事实上,在国内政治长期稳定、海内外对中国经济和货币信心不断增强的情况下,我国发生大规模的资本外逃也是不合常理的。
前述两种测算方法得出的数据虽然不同,但都表明:资本外逃在1998年达到高峰,1999年下降,趋势基本一致。可见,学者们的研究都认为,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信心危机冲击之后,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外汇储备不断增加、人民币贬值预期减弱,我国资本外逃情况也在逐渐改善。可以预料,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美联储连续六次降息,而我国经济日益凸现为新亮点的情况下,我国资本外逃的动力会进一步减弱,规模会进一步缩小。
记者:人们往往将资本外逃与规避外汇管制相联系,是不是只要取消外汇管制,我国就不存在资本外逃了?
专家:社会上一些人确实认为,我国资本外逃就是为了规避外汇管制。然而,现实是,我国资本外逃的动机远不止此,还有很多复杂的诱因。比如,向境外转移合法或非法所得、实现化公为私、逃避税收或贸易管制、规避政治或经济风险等。其中,有些动机如转移非法所得和避税等,并不只是某个国家、某个经济发展阶段的暂时现象,而是一个长期现象。因此,资本外逃是一个全球性的普遍问题,不仅发展中国家有,发达国家也存在。海外一些国际离岸金融中心,就是发达国家毒枭、走私犯的洗钱中心和跨国公司的避税天堂。在我国,只是由于人民币不是自由兑换货币,各种违法违规的资金流动都必须转换成外汇后才可能抽逃,所以外逃的资金才表现为想方设法逃避外汇管理。
记者:究竟是哪些管理环节薄弱才使得资本外逃能够得逞?
专家:从外汇管理来讲,法规不够健全、管理手段比较落后,有可能造成资本外逃。例如,资本项目外汇管理虽然名义上很严,但有不少是程序性的审批或核准,效果不尽理想;虽然对银行结售汇的监管在不断改进,但对通过银行进行的直接外汇收付监管还存在不少空白。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政策不够协调和配套,也给资本外逃以可乘之机。
从资本外逃本身来看,一方面,资本流动本身是逐利的,由于我国处于经济转轨时期,与境外相比,存在税率、利率和汇率等价格落差,以及体制和政策上的差异,因此资本有外流的动机。这种动机单靠管理是无法消除的。相反,可能管得越严,逃避的动机越强。另一方面,有些不法分子进行资本外逃的手法比较隐蔽,如进出口的高低报价、境内外串通交割等方式的资本外逃,靠现有监管手段很难察觉。此外,在海关、银行、外汇局三家联网后,基本堵住假进口报关单骗汇的漏洞,但服务贸易的交易和价格的真实性却难以核查,服务贸易外汇收支可能逐渐成为我国资本外逃的新渠道。
记者:资本外逃对我国的经济有哪些危害?
专家:资本外逃对我国经济的危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本外逃通常伴随着化公为私的国有资产流失以及走私、贩毒、洗钱、逃骗汇和逃骗税等违法犯罪活动,是腐败的温床,是市场经济的毒瘤;第二,大量资本抽逃会减少国家税收收入,影响国家财力;第三,由于资本外逃在我国通常表现为外汇的流失,故还会减少国内外汇供给,影响人民币汇率稳定。上述情况如不能得到有效遏制,严重时将会危及国家经济、金融安全。但是,对我国资本外逃的影响也应客观评价、冷静分析。我国迄今尚未出现象发生亚洲金融危机国家那样的恐慌性的、集中性的大规模资本抽逃,因此,资本外逃还难以成为我国发生金融危机的根源。即使在未经批准的违规流出中,也有一些用于正常投资和经营目的,之所以违规流出,主要是躲避繁杂的审批程序或者是为了降低其他交易费用,这本身不具有太大的经济危害性。此外,有些外逃的资本是为了获取利益,而国内是当事人最熟悉的经营环境,因此有相当大比例的外逃资本又会回流,减轻资本外逃对我国经济的冲击。
记者:从外汇管理角度,您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对资本外逃问题进行治理?
专家:由于我国资本外逃动机多样、渠道多元,因此防止资本外逃不能单独依靠加强管理,而要从体制、政策和价格落差上共同着手,标本兼治。同时,也不能只依靠外汇管理部门,而应加强各部门协调,综合治理。
从外汇管理角度来讲,我们一直把遏制资本外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方面,启用了“进口报关单联网核查系统”和“出口收汇系统”等先进监管手段,提高对进出口收付汇监管效率;另一方面,不定期开展外汇专项检查,对违规企业采取暂停或取消外贸经营权、罚款等行政处罚,并将重大涉案人员移交司法部门。仅1998年,就查出逃骗汇金额100多亿美元。此外,坚持不懈地打击外汇黑市特别是有组织的地下钱庄,近年来已破获了两个涉案金额在2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地下钱庄。
下一阶段,外汇管理部门将配合国家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行动,从以下几方面加大遏制资本外逃的力度:一是适应我国利用外资新战略调整,及时将外汇管理重点由经常项目转向资本项目,抓紧研究制定与并购重组、证券投资、投资基金等利用外资新方式相配套的外汇管理办法,同时研究建立健全对短期资金跨境流动的监测体系,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短期资本流动冲击;二是逐项研究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法规,大力规范和整顿服务贸易外汇收支活动;三是强化对银行结售汇和跨境收付汇的全面监管,特别是要配合人民银行建立大额资金转移监测制度,加大对大额外汇收付和无交易背景的大额人民币支付的监管;四是继续严厉打击地下钱庄等外汇非法交易,维护正常的外汇市场秩序;五是实事求是地宣传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的情况,正确引导市场预期,增强老百姓对人民币的信心。另外,考虑到资本外逃中也有一些合理的需求,我们还将疏堵并举,通过简化手续,改进服务的方法,方便合法外汇资金有序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