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期货:元月5日国内期货及时评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 16:18 中大期货 | |||||||||
操作建议(一兵) 连豆、豆粕资金护盘积极,在外盘保持坚挺的背景下,期价仍然有望再创新高,关注主力605合约2800阻力的突破情况,多单在近期惯性乘冲高时应考虑滚动操作。棉花保持平稳,主力604合约15300一旦有效突破可加码买入。强麦上档还有空间,目前不宜贸然沽空。沪铜补涨行情延续,与外盘差价尚有差距,预计总体还将保持易涨难跌状态。沪铝603合约19
热点评析 『燃料油:震荡向上』 新年伊始,沪油冲高回落。周四沪燃料油FU0603报收于3113,跌21点或0.67%,持仓减10776手,同时FU0604开始增仓,当日增17382手,属正常的交割月迁仓。周三NYMEX原油即期合约结算价为63.42美元/桶。新加坡180CST基准价报295.8美元/吨,黄埔进口180CST现货价报3155元/吨左右。 库存和天气因素仍是目前主导题材。据气象部门预计本月上半月美东北部地区气温高于正常水平,燃料油需求较同期减少17%,因此天气因素短期没有大的利多,但未来还有变数。新的CFTC数据显示基金净空进一步缩小,在基金减持空头下油价恐怕难有大的下跌空间。因目前原油供应充裕且天气还不至于导致取暖油供应短缺,因此我们认为原油价格震荡上升的可能性大。从季节性规律看,1月份有较大的上涨概率,第一季度消费旺季支持油价。总体看,NYMEX市场原油及相关能源产品后期震荡上扬的可能性大。 沪油后市仍受国际原油和新加坡燃料油的支撑。沪油短线震荡,指标尚有调整必要。交易策略上基于趋势利多的判断,中线可逢低吸纳。1月份看能否启动上涨行情。明日关注美库存数据。 『郑棉继续观望』 今日郑棉合约CF604以15250开盘,早盘略微下探,沿15240一线横向整理,下午开市后逐波盘上,终盘报收15285,全日增仓2252手。整体波幅较小,成交在近日内连续缩减,市场较为沉闷。 昨日美棉强势整理,开市后市场卖压明显,价格低开低走。在下跌至53.45美分后获得多方支持,价格震荡向上。尾盘受多头平仓影响回落,报收54.90美分。截止12月30日这周纽约棉花期货投机净多头率为12.3%,较前一周增加4个百分点。后期出口状况仍是决定美棉走势的主要因素。国内市场现货虽在近期温和上涨,但纺织企业需求状况未有改变,价格缺乏持续上扬动力。撮合市场今日窄幅波动,订货量和成交均有所减少,市场方向不明。 CF604继续震荡盘上可能较大,但空间有限,操作上保持观望为宜。 国际瞭望 <全球经济焦点>2005年制造业活动改善,但临近年底时成长速度放慢 2005年全球制造业活动有所改善,但临近年底时有迹象显现成长动能消退,因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的制造业成长速度放慢。日本经济形势好转及欧元区情况正在改善抵消了美国成长放缓的影响。美国卡崔娜飓风导致能源价格于9月劲升至纪录高点,其随後回落令制造商感到放松。 JP摩根基于各国和各地区数千家企业的调查编制的全球采购经济人指数(PMI)显示,12月指数自11月时的54.6降至54.0,但仍高于上年同期的53.6。高于50则意味着制造业处于扩张。”12月数据显示全球制造业形势继续以稳健的步伐改善,”JP摩根在声明中称,”不过,过去两个月PMI均下降,暗示全球制造业当前的成长已失去後劲。” **美国制造业增速放缓** 据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周二发布的报告,美国制造业增长速度放缓至飓风卡崔娜来袭之前的水准,其中新订单、生产和出口分项指数均下降。12月ISM制造业指数从11月的58.1下降至54.2,这是五个月来最低,亦不及分析师预期的57.5,和上年同期的57.3。 分析师指出,如果美国制造业增长速度继续放缓,可能促使联邦储备理事会(FED)停止加息,以免导致整体经济增长减速。“2006年的问题在于冲劲。截至目前行业扩张经受住了能源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冲击,”Trusco资本管理的总经理称,”ISM指数下降与整体经济在未来数月和几季可能放缓的趋势一致。”市场广泛预期FED将于下次利率会议上再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至4.50%。 **全球制造业成长力道各异** 虽然美国制造业增长放缓,但日本和欧元区制造业却进一步改善。近几年日本和欧元区一直都难以获得大幅增长。另一方面,英国和中国的调查显示,制造业增长仍相对疲弱。上周公布的日本制造业调查显示,海外订单特别是来自中国的订单增加,同时国内对投资和消费品的支出强劲,令制造业指数升至两年高点。日本12月制造业PMI升至55.7,为2003年12月以来高点,11月为55.3,而新订单指数则触及23个月高点58.8。 周二公布的欧元区12月RBS/NTC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升至2004年8月以来高点,产出和新订单分项指数双双触及17个月高点。企业单月新增雇员人数自2001年5月以来首次超过解雇人数。 欧元区12月整体PMI自11月的52.8升至53.6,意大利PMI触及五年高位。欧元区数据助长了关于欧洲央行(ECB)进一步升息的预期.ECB在12月初将利率自历史低点2.0%调升至2.25%.12月以来路透调查结果显示ECB在2006年年底料升息至2.75%。但英国12月PMI仅从11月的51.0微升至51.1,同时就业水平持续下滑且物价压力上升。这预示官方利率将维持在目前4.5%的水准不变,尽管大多数分析师预测英国央行下一步将降息。 中国12月PMI为50.1,高于11月的49.8,受新增出口订单的提振。在11月调查中,该指数21个月以来首度低于50。 新闻聚焦 『财经类』德意志银行调高中国经济预期 2006货币政策趋紧 德意志银行于近日调高了对中国经济的预期。同时,该行预测今年中国的货币政策环境将会变紧,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可能会达到4%。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2005年12月份的预测报告中称,基于中央政府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和几项拉动消费增长的政策,该行将中国2006年GDP的增速由8.4%调整为8.6%。另外,报告重点着墨于中国货币政策走势,指出未来货币政策的主要特征是,更为积极地冲销外汇储备占款、更高的银行间市场利率和人民币的逐步升值。2005年11月份,广义货币(M2)的同比增长达到18.3%,但是马骏指出,“我们确信这是中国人民银行将更为积极地收紧货币环境的一个信号,而不是一个进一步放宽的开始。”马骏认为,央行有很多担忧,包括货币供给扩张向通货膨胀的传导,较低的银行间市场利率和国债收益率对银行的不良影响,存贷比的适度下降,这些都会促使央行更为积极地冲销外汇储备占款。一般而言,冲销作为国内货币市场上中央银行的活动,目的在于减少其在外汇市场上的干预活动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2005年11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首次运用货币掉期(SWAP)交易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总规模达到60亿美元。马骏指出,“作为一种新的冲销工具,央行过去几周的货币掉期操作是这种政策偏好的明显证据。”由此,德意志银行预测M2的增速将逐步回落至15%-16%。“这意味着银行系统的流动性将趋紧,而流动性趋紧的结果是银行间市场利率和国债收益率可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比两个月前高出30-70个基点),或者更高。”“虽然,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无法预测基准利率的变动,但通胀率会处在一个温和的区间(1%-3%),那么对于净贷款方(即银行间债券市场上的净买入方)和保险公司来说,更高的银行间市场利率和国债收益率将是有利的。”马骏认为。汇率方面,德意志银行预测人民币将逐步走强,2006年很可能达到4%的累计升值幅度。这是因为“中美贸易中中方顺差增大,美国对此进一步施压;使得人民币更具弹性的技术基础设施(比如流动性更强的远期外汇市场,有效的外汇掉期操作,外汇市场做市商的参与等等)将会变得更为发达”。然而,德意志银行并不希望人民币/美元汇率出现任何的一次性调整或者调整步伐显著加速,因为大多数国内出口商仍会反对任何超过5%的行动。 『财经类』报告显示中国经济自由度不高 全球排名倒数第47 《华尔街日报》与传统基金会共同出版的《2006全球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 (2006 “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 显示,亚太地区大部分国家的经济自由度进一步提高。指数编辑人员万傲斯(Marc Miles,传统基金会国际贸易经济中心主任)、Kim Holmes(传统基金会负责外交事务的副总裁)、柯桂迪(Mary Anastasia O’Grady,《华尔街日报》编辑委员会成员及 “美国”专栏编辑)指出,在今年的评选中,19个亚太国家的得分有所改善,只有9个国家的得分恶化。经济自由度出现改善的国家比经济自由度恶化的国家多出10个,较去年的7个有所进步。报告同时指出,亚洲地区继续呈现两极分化现象。在这一地区有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系—香港和新加坡,还有排名处于前十位的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这两个国家与美国并列于第9名。不过在2006全球经济自由度指数中,亚洲地区多数国家仍被评为“较不自由”。而全球经济自由度指数排名最低的两个国家—缅甸和北韩,以及全球16个经济最不自由的国家中的7个,都在亚洲。被编辑人员称为“全球经济自由度典范”的香港,今年的评分再次被提高。因其政府支出占本地生产总值 (GDP) 的比例下降至20.7%,其“政府财政负担”项目评分减至1.8,比去年改善了0.2分。此外,香港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项目的分值也降低了。中国大陆地区今年的经济自由度指数综合评分比去年下降了0.17,有显著的改善,目前得分为3.34。表现虽好,但仅排在全球157个受评估的经济体的第111位,仍属于“较不自由”经济体类别。虽然通胀率低,但是其税率和对外国投资的限制仍高,而且主要的银行仍然是国家拥有。与此同时,经济自由度指数排名全球第二位的新加坡,得分继续得到改善。该国将企业税率从22%降至20%。政府开始不参与非策略性的政府关联企业,并将政府支出占 GDP 的比重减少了1.2%至15.7%。同时,该国的司法体制在2005年被香港的政治经济风险顾问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isk Consultancy) 评为亚洲最佳司法体制。在亚太其它地区,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继续保持了良好表现,尽管新西兰的评分稍有下降。新西兰减少了政府支出,但是在“资本流动和外国投资”项目得分恶化,这是因为它最近提出了加强限制外资拥有土地的立法。另一方面,北韩在每一个分类指标上的得分都是最差。在全球经济自由度指数排名中继续排名榜末。近几年,北韩采取了少量的改革措施,包括允许一些半私有市场、商店和小型商业的存在和运作、取消旧有的食品分配基制、允许物价和汇率浮动。因此,它录得了28.5亿美圆的贸易额,是自1991年以来最高的。同往年一样,这次的指数涵盖了10个大类50个不同的经济指标。这10个大类分别是:银行业和金融业状况、资本流动和外国投资、货币政策、政府财政负担、贸易政策、工资和物价、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产权、行业监管及黑市交易。每个类别指标最佳得分是1分,最差是5分。将一个国家所有10大类指标的得分累加后的平均值就是其总体指数。全球有99个国家的指数有所改善,51个国家出现退步。另外有5个国家的指数与去年一样,其中包括澳大利亚。在报告中的157个国家和地区,属于“自由”的经济体有20个,“较自由”的有52个,“较不自由”的有73个,“受压制”的有12个。刚果、伊拉克、塞尔维亚和苏丹这四个国家没有包括在本次报告中,因其相关资料被视为不可靠。在过去的指数报告中没有进行评分的两个国家—安哥拉和布隆迪,今年因其国内政治恢复了稳定,被予以评分。今年是传统基金会和《华尔街日报》连续第12年发布这一指数报告。万傲斯 (Marc Miles) 是传统基金会国际贸易经济中心主任;Kim Holmes 是传统基金会负责外交事务的副总裁;柯桂迪 (Mary Anastasia O’Grady) 是《华尔街日报》编辑委员会成员及“美国”专栏编辑。 『农产品』亚洲大豆展望:受美国期货涨势影响,升水将上扬 由于预计美国期货将继续上涨且中国买兴将会持续,下周运抵中国的大豆升水可能上扬。分析师称,本周美国大豆期货可能会延续过去两天的升势,因指数基金将继续做多,而阿根廷大豆种植区的干热天气可能提供进一步支撑。来自中国的大豆需求仍然强劲,由于禽流感忧虑消退,因此该国饲料消费量继续反弹。据中国分析师称,豆粕需求提高,一些饲料厂正在收购以满足本月末农历新年期间将会提高的禽类需求。贸易商表示,在农历新年前两周大豆综合产品的需求可能会达到高峰。the cbot.com在其周二大豆期货评论的分析中说:“交易商相信本周中国将继续订购美国大豆。”尽管如此,中国政府周三报告称,12月22日四川省爆发的禽流感到至1800只家禽被扑杀。只有未来几天才会清楚当前病例是否会在中国禽类消费者间重新点燃禽流感忧虑。过去一周至周五(12月26日-30日)中国大豆主产区豆价稳定。中国最大大豆生产省黑龙江的省会哈尔滨一般质量大豆报价在2420元/吨,持平于前一周。**受亚洲买商青睐,印度豆粕价格上涨**此外,台湾和南韩豆粕进口仍然迟滞,过去一周可能没有大型交易达成。这些地区的大部分买商多已完成采购计划,短期可能不会返回市场。本周至周三只达成一宗豆粕交易。南韩Nonghyup饲料公司(NOFI)在周二举行的招标中从贸易行Majuko购入3万吨印度豆粕。此船货成交价在240.80美元/吨,C&F条款,5月10日到货。一个汉城贸易商称,印度豆粕当前受到亚洲买商的青睐,因其价格大幅低于阿根廷或巴西豆粕。该贸易商说,虽然亚洲大部分地区可在240美元的C&F价位上买到优质印度豆粕,但南美豆粕价格只有245美元/吨。上周中国买入3.6万吨左右豆粕,可能还有更多采购。“我们预计中国在2005年10月和2006年2月期间可进口15万吨左右印度豆粕,”汉堡贸易杂志《油世界》说。它未提供10月以来豆粕的销售总量。此外,据美联社(AP)上周报道,艾奥瓦大豆协会会长邀请印尼和菲律宾近期会见购买商,因他们想提高在这些国家的市场份额。但报道表示,价格仍是美国生产者在这些市场的主要挑战。AP援引艾奥瓦大豆协会会长Curt Sindergard的话称:“他们都想要便宜的豆粕和大豆,但也想要高质量。他们意识到像艾奥瓦种植的这种大豆价格不斐,但值得付出。”。 『农产品』2006年我国玉米继续免征铁路建设基金 昨日下午铁道部明码电报通知,改变日前明年起恢复征收铁路建设基金的规定,现决定继续执行免征玉米、小麦、稻谷和大豆等粮食的铁路建设基金。 『农产品』全球小麦一周要闻 芝加哥1月3日消息:截止到12月30日的一周内,全球小麦价格大多上涨。,美国堪萨斯城期货交易所(KCBT)的硬红冬小麦期货比一周前收高2.4美元,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MGE)的硬红春小麦期货价格收高3美元,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软红冬小麦期货收高1.8美元/吨,美湾软红冬小麦出口报价每吨上涨了2.1美元。阿根廷小麦出口FOB报价也每吨上涨了2美元。目前美国南部平原天气干旱,这继续对大盘构成支持。由于南部平原是硬红冬小麦的主要产区,该地区近期天气干燥,气温偏高,这给KCBT硬红冬小麦期货提供了支持。美国小麦主产区之一的俄克拉荷马州中部一些地区的野火呈曼延趋势。基金继续在小麦市场做多,也对期货价格上涨提供了主要支持。市场普遍认为大量投机基金将进入商品市场。今年这些交易型的机构在商品市场上收益甚丰。交易商认为指数基金会像2005年初那样,在2006年初在包括小麦在内的农产品期货市场掀起一波做多狂潮。不过,培基证券公司分析师肖恩·迈克堪布瑞奇在谈及近来基金做多时称,如果小麦价格上涨,那么美国小麦肯定会被全球其它国家的便宜小麦挤出出口市场。此外,随着CBOT7月小麦合约接近360美分时,来自农户的抛盘明显加大。而KCBT交易商也指出,当近期合约涨至两个半月的高点时,农户也加大了抛售力度。下周市场将会等待即将于1月12日出台的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在这份报告中冬小麦播种面积数据、库存及产量数据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许多分析师认为这些数据会对软红冬小麦价格利空。北美风险管理服务集团分析师杰瑞·盖多尔称,今年秋季小麦产区降雨充沛,能源价格对于其它作物农作物来讲又非常贵,所以目前预计冬小麦播种面积会增长6%,达到4280万英亩,这要比上年增长250万英亩。另外,由于今年中部和东部地区的播种条件明显改善,所以硬红冬麦和软红冬麦播种面积预计分别大幅增长106万英亩(达到3100万英亩)和130万英亩(达到745万英亩)。相反,白小麦播种面积预计小幅增长10万英亩,达到435万英亩,原因是太平洋西北地区的土壤状况略有改善。世界方面的消息,据中国媒体报道称,虽然农耕土地流失,但今年中国粮食产量预计达到创纪录的4.84亿吨,年比增长3%,原因是粮食单产提高。小麦产量为9750万吨,高于美国农业部预测的9600万吨。但是中国农业部长杜青林称,明年中国可能面临粮食短缺问题,因为需求估计要比产量高出1500万吨。经过上年的积极进口后,今年中国采购的美国软红冬小麦数量急剧下滑,这制约了美国小麦出口销售,并对CBOT软红冬小麦期货。其他阿根廷农业部称,截止到本周四,小麦收割工作已经完成了71%,低于上年同期的81%。布宜诺斯艾利斯交易所本周初曾表示,上周的小麦平均单产为2.56吨,低于一周前的2.67吨。交易所预计2005/06年度小麦产量为1140万吨,比上年度创纪录的1634.5万吨减少47%。美国农业部预计本年度阿根廷小麦平均单产为2.39吨,最终产量为1210万吨。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服务中心发布的一份参赞报告预计2005/06年度澳大利亚小麦产量为2390万吨。澳大利亚分析师近来把产量数据上调到2500万吨。印度小麦播种步伐仍快于上年同期水平。11月1日到12月26日期间,印度农户播种了2230万公顷小麦,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2180万公顷。巴西最大的小麦产区帕拉纳州农业厅把今年小麦产量数据下调了近12.5%,原因是收割期间出现了暴雨。 『工业品』智利Codelco执行长称工人罢工对生产没有影响 全球最大铜生产商Codelco周三晚间表示,其工人罢工对生产没有影响. “到目前为止没有对Codelco的生产造成影响.”该公司执行长Juan Villarzu在记者会上表示.zh周三大约有28,000名合同工人发动了这场全国性的罢工,他们之前要求获得一笔与铜价猛涨有关的奖金。 『工业品』农垦组建中橡公司开拓国内外市场 1月4日,海南农垦电子商务交易中心正式引进中国农垦经贸流通协会与华垦(北京)投资有限公司两家战略投资合作伙伴,组建了中橡电子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改制为公司治理结构。 垦区电子交易中心成立5年来,共通过网上销售各类橡胶产品152万吨,成交金额165亿元。为了有利于橡胶市场向国际化发展,交易中心引进两家战略投资合作伙伴,对交易中心进行了初步的股份制改造,组建的中橡电子交易市场有限公司系海南橡胶集团的控股子公司。 组建后的中橡公司,以中国的广阔市场和东南亚丰富的橡胶资源为基础,创建一个集信息、商流、物流、资金流为一体的覆盖中国乃至东南亚国家的天然橡胶现货电子交易市场。以此实现两个跨越:一是国际化跨越,把东南亚的进口橡胶基本纳入网上销售;二是规模化跨越,从过去的橡胶单一品种销售拓展到尝试将大豆、白糖、棉花等纳入电子交易,发展成为具有国内一流的、较大规模的大宗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