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国内期货评论 > 正文
 

期铜价格几经拉锯 国储能否战胜基金炒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 15:20 财富时报

  文/木 易

  “目前无论是开铜的多单还是开铜的空单都是一种纯赌博行为,没有人知道国储局和国际基金之间的这场战役究竟谁赢。因此,目前我们还是以观望为主,最终我们会见到水落石出的那一天。”新纪元期货北京管理总部总经理佟强说。

  战役愈演愈烈

  的确,自11月16日国储局表示要公开拍卖2万吨现货铜,到11月23日其物资调节中心受国家物资储备局委托拟以公开竞价方式再销售2万吨国家储备铜,至此国储局与国际基金围绕铜价展开的交锋愈演愈烈,多空之争再度激化。

  战役起源于交易员刘其兵通过LME场内会员SEMPRA,在3000多美元/吨附近抛空了10-20万吨LME期铜,这批头寸交割日是12月21日。在国际媒体相继报道刘其兵神秘失踪消息后,LME期铜价更是借势一路上涨,LME3个月期铜基准价格一度达到每吨4175美元。按照目前LME铜价估计,刘其兵建立的空头仓位帐面浮亏已达2亿多美元。

  从已有报道看,中国国储局称刘其兵做空伦敦铜是个人行为,事实上已确认了中国在LME空头头寸的存在及其损失是已经发生的事实。为此,国储局在继本月16日抛售2万吨储备铜,但是LME期铜反而大幅上涨至4200多美元;于是国储局又抛售国家储备铜2万吨,终于令LME期铜大幅下跌,但是正当外界认为国储局在这轮战役取得胜利的时候,LME期铜又大幅上涨,3月合约又重返4200美元以上,并且大有创新高的架势。接下来,国内将如何应对?有消息称,国储局未来数周可能在国内再进行三次拍卖,出售6万吨铜。如果消息一旦成为事实,对于国际基金来说,能否承受得住,特别是能否承受住心理的压力,期铜战役将进一步升级。

  基金凭什么拉高铜价

  自从中国国储局明确将释放库存以打压铜价以来,国外基金就开始了新一轮的“逼空”操作。一德期货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国际基金不相信中国国储局能够真的交出铜来。尤其是当国储局将自己的库存数量一加再加时,基金的质疑也愈发强烈,在实际操作中亦是步步紧逼。铜价此前的一路上涨已让原本在市场中抛空的现货商们伤痕累累,即使尚有能力继续作战也因为失去作战的勇气而畏缩不前。基金已经几个月都找不到真正的对手,当听说国储局出面抛铜时,马上开动全部机器,一方面组织专家分析中国有多少铜可抛,另一方面将快要出尽的净多头寸再度加大。无疑,基金又在琢磨着上演逼空的好戏。

  但一德期货同时也表示:基金对中国国储局到底有多少铜也是无法搞清楚。因为中国国储的操作历来是不公开的,即使通过市场来买卖也不会亲自出面,所以基金的分析师们只能通过对中国消费状况的评估来推测中国有没有足够的铜储备。以中国消费的旺盛以及进口的迫切来看,中国的铜需求已到了如饥似渴的程度。按照一般的逻辑思维,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不会有多少库存的。因此基金的分析师们得出结论:中国国储局没有传说中那么多铜,所谓的20万吨、50万吨、130万吨都是虚张声势。于是,基金毫无顾忌地推高铜价。这样,市场中少见的怪现象出现了——国储局越是抛,铜价越是涨。

  一德期货分析师认为,的确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中国的铜需求大大提高,国内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但是,这与国储局有没有足够的储备完全是两码事。国储局没有因为供不应求而完全释放自己的储备,也没有因为价格高涨而停止继续储备。2004年,中国国储局曾经因为在期货市场的不断买入而遭到国内期、现货市场人士的广泛批评。但是今天看来,去年或者之前的买入已经让中国国储局的储备非常充实,漫天批评换来的是丰盈的铜库存。于是,在LME的空头头寸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有充足库存做保障的国储局才能有信心、实力与独霸铜市的基金大鳄一决胜负。

  国储是否虚张声势

  从釜山铜库存增加后LME铜价表现看,中国向国外出口的铜已经对基金产生了相当大威胁,尽管目前数量距离中国声称的数量差很多。因此,影响后市铜价运行方向的焦点也就集中于LME库存变化上。换句话说,就是中国向LME注入铜的数量上。

  从数量上来看,基金认为因国内需求高涨导致供应紧张,中国国储局拿不出多少铜用于出口。但由于国储局之前业务操作的隐秘性,外界对国储局的情况知之甚少,所以基金依据供求状况作出的判断是缺乏可信性的。“我们在2004年一直在国内市场买入大量的现货铜,目前储备非常庞大。尽管130万吨或许有些水分,因为其中大部分是作为国家战略储备而不能用于交割,但有50万吨商业储备可用于交割的。”国储物资调节中心有关人员说,“我们进行公开拍卖铜主要是为了进行宏观调控。”

  今年1-9月,我国铜产量184.4万吨,同比增长21.8%;累计进口铜102.5万吨,同比增长11.4%。预计2006年我国国内铜供应缺口约有130万吨。我国铜消费的快速增长与巨大的供需缺口,成了国际基金炒作的借口,国际铜价也步步高升。如果按照报告预计今年进口铜135万吨计算,我国大约将多支付11亿美元左右,这还不包括今年进口铜精矿390万吨需要多支付的费用。

  另外,受铜价大幅上涨的刺激和利益的驱动,我国铜产业盲目投资的现象十分严重,为了尽快制止铜冶炼行业盲目投资的势头,促进铜工业持续健康发展,11月14日国家公布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铜冶炼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该《通知》的公布,表明了国家对铜产业宏观调控的决心和务实态度,国储在国内期货与现货市场高调抛铜也是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国际基金揣测的仅仅为解救在LME上的空头头寸。”国储物资调节中心这位人士说。

  期铜将何去何从

  虽然目前国储局对基金的战役还没有结束,但是而从长期看,国储局抛铜所造成供求关系的变化,很可能促成期铜牛市向熊市转变。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国储局抛铜将使铜价就此直线下跌。同时,投资者要密切关注12月中下旬交割的情况,到时候国储局是否有铜的疑问自然就会得到印证,基金不败的

神话是否终结也将有个答案。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