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国内期货评论 > 正文
 

金属大牛市光芒四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1日 10:26 证券时报

  本报记者 李辉

  就在许多分析师预计持续了4年之久的商品大牛市将在今年告一段落时,金属再次展现出气势如虹的强劲升势,以铜、铝、锌为代表的基本金属价格连创历史新高,而以黄金为代表的贵金属更是光芒四射。

  铜:基金力量令人侧目

  作为基本金属中最有代表性的金属,铜价的牛市持续时间之长、价格涨幅之大出乎绝大多数人的意料。伦敦金属交易所(LME)3月期铜从2001年11月的低点1335美元/吨起步,持续涨至目前的4230美元/吨,涨幅高达217.2%。

  铜价如此强劲的原因,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供给、需求以及基金的力量。过去三年里,中国因素一直是国际商品市场上一个重要推动力量,因此,任何有关

中国经济增长的消息都会成为基金炒作的题材。随着资金不断流入商品市场,基金今年对铜价的推动作用极为明显。在基金的推动下,LME3月铜价突破3400美元、3900美元。最近国储在LME持有20万吨空头头寸的传闻,更是成为基金一举将铜价推上4000美元,达到目前的4230美元的有史以来最高价的动力。此外,过去几年里,美元的大幅贬值,也推动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大幅上扬。

  面对铜价持续上涨,不少机构对市场供需以及基金的力量预测出现明显偏差,麦格理银行更是发表了一份“认错”报告,称年初时,预测由于铜价上涨将减少需求,并且提高供给量,从而使得今年铜的供求形成温和的平衡。然而,回顾一年以来对供应和需求的估计时,才发现对供应的预期太过乐观。麦格理银行的“认错”报告显示,参与期铜市场做多的资金主要是基金,这些基金在铜的基本面,以及全球经济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之前,不会轻易离开。

  铝、锌:连创数年新高

  铝业是一个高能耗行业,而今年以来电价持续上升,使得铝成本大幅上扬,世界最大铝生产商美国铝业公司和第二大生产商挪威海德鲁公司纷纷关闭在欧洲的铝厂。这些产能关闭将使得国际铝市场现有的供需关系将失去平衡,会造成国际市场铝供应紧张。

  而中国政府对铝业等高能耗行业实行宏观调控,国内铝出口放缓,其结果就是世界铝库存的减少,导致国际铝价的上升。LME铝价从7月初下调1688美元后强劲回升,涨势一直持续到目前,创下了10年新高,上周五LME铝价收在2039美元/吨。

  同时,尽管钢铁市场调整减弱了锌需求,但原料供应紧张,锌市场供不应求,库存下降,锌价不断创出新高。上周五LME3月期锌收在1642美元/吨,较年初的1200美元/吨上涨36.8%,离1997年7月高点1674美元/吨仅一步之遥。

  贵金属:光芒耀眼

  在其他金属连创新高的同时,贵金属也不甘寂寞,上周五国际金价收在485.45美元/盎司,连创18年新高,铂金价格也攀上25年多的高点。

  黄金市场基本面仍然良好:需求持续上升,供给不足,各国中央银行黄金销售量低于预期。尽管

国际油价已经有一段明显回跌幅度,但投资者仍对通胀物价压力进行避险买进,加上珠宝业年底前增加库存需求,让金价得以延续近日上涨步调走高。

  纽约铂金期货价格上周一度升至每盎斯1000美元整数关口,创下25年多的高点。由于铂金需求旺盛,商品基金大举入市,带动铂金价格飙升。铂金常被用作生产珠宝首饰和汽车催化剂,由于全球汽车废气排放规定日趋严格,加上柴油汽车生产大增,支持铂金价格上扬。 

  商品牛市仍未结束

  从整个商品市场来看,牛市仍未结束。今年以来,巴克莱资本公司等少数国际知名投行对于商品价格预测一直是颇为乐观的,在它们看来,商品市场结构性供给缺口仍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机构投资者进入商品市场是一个长期趋势。

  目前机构投资者将商品作为一个投资品种的偏好越来越明显,在它们的投资组合中,商品所占比重从无到有,一直上升到15%,这的确是一个重要的变化。目前商品市场新增资金已达到了44.8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42.6亿美元。更为重要的是,机构投资者进入商品市场并不是因为

能源和金属价格高企所导致的一个周期性趋势,而是一个长期趋势。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