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国内期货评论 > 国储铜价之争 > 正文
 

国储使太极推手能否后发制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7日 09:37 证券时报

  一德期货 李华权

  在昨日的储备铜拍卖会结束后,国储物资调节中心受国家物资储备局委托发布竞价销售公告,将于23日再次销售2万吨国家储备铜。看起来,国储抛铜是个“系统工程”。

  从两周前声称将抛铜到现在,国储的整个抛铜过程给人以前紧后松的感觉。一开始
,国储在上海交易所抛出了4万吨铜。但之后一个多星期没有任何动作,只是发布了第一次拍卖的文告。直到11月16日拍卖会召开,国储才算是向市场抛出了第二批铜。而在此过程中,面对外界对抛售能力以及“交易员事件”的质疑,国储官员不断地强调储备非常充足。从最开始市场猜测的8万吨到国储官员口中的130万吨,数量是越来越大。那么,既然有充足的库存,既然有一博的决心,为什么国储却如此慢条斯理呢?难道国储这次玩的是不以速度和刚猛见长,却有一击必胜的功效的太极推手,其目的是准备后发制人?

  与中国国储的慢条斯理截然相反,国外的基金在期铜市场上的动作可谓雷厉风行。在国储没有公开其抛铜计划之前,LME铜价在3800-4000美元/吨的区间内保持震荡走势。而国储抛铜计划一公开,基金马上发动攻势,LME期铜一举突破4000美元/吨大关,而后又在近日站稳4100美元/吨。看来,基金已把国储圈定为再次施展“逼空”好戏的对手,并选择了主动进攻、先发制人的策略。

  事实上,中国国储到底有多少储备铜,外界根本无法准确计算。在过去的时间里,中国国储无论是买入还是卖出国家储备铜都是以秘密的方式进行的。国内外市场人士所说的数量只是从某一个角度得出的估计数而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相信国储官员提供的数字。就目前态势来看,表面上占据上风的是基金,但国储并不为价格上涨所动的做法又让我们不得不怀疑国储到目前还只是牛刀小试,真正致命的招数还在后面。当然,所谓致命的招数也只有庞大的库存。其实事情很简单,如果国储真的能拿出那么多铜,基金再强硬也不会选择与逆转的基本面对抗;如果国储拿不出那么多铜,则证明国储抛铜的目的原本就不是所谓的“缓解当前国内铜供应紧张状况,满足国内消费需求”。

  就当前局势来讲,国储抛出的铜对市场影响不会太大。一来数量偏少,全部加起来也不过6万吨左右;二来频率偏慢,给市场留下了充分的消化时间。虽然今天国内现货价格下跌幅度较大,但这也只能是个短期的影响而已。只要外盘涨势不停或者价格居高不下,很难想象国内现货铜价能因为这区区2万吨铜而跌落多少!同时,每周抛出2万吨铜的做法也让市场生疑:如果有充足的储备,为什么间隔周期要放的如此之长?要知道,一周以后的现货价格很可能回到高位或者走的更高,那样国储抛铜不就失去意义了吗?其中奥妙,实在是令人费解。

  对于目前基金与国储之间的战争,我们尚无法断定谁将是最终的胜利者。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无论这次国储和基金孰胜孰负,这很可能是期铜牛市颠峰的最后时刻。国储胜了自不必说,如果基金胜了,也会因为市场中再也找不到对手而选择亲手埋葬其一手创造的牛市

神话

  那么,到底是谁胜利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