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国内期货评论 > 正文
 

中大期货:11月16日国内期货及时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6日 18:00 中大期货

  操作建议(一兵)

  连豆低位振荡,短期有资金做多迹象,主力605合约在2730-2750一线形成区间,技术性形态似乎对多方有利,等待量能放大和技术阻力的突破。棉花下试支撑,603合约15000附近成为多空分水岭,总体判断市场仍有选择过程,只有跌破方可加码沽空。强麦资金控盘,多方强力维持期价存在较大隐患,预计605合约笃守涨势难度较大,1780以上考虑战略沽空
。沪铜高位振荡,但盘面仍是易涨难跌,观望。天胶阶段性反弹走势有望展开,短线以振荡为主,低买高平。燃油602合约靠近3000目标位,建议空单平仓。玉米跌势,空头观点。 

  热点评析

  『CBOT低位盘整 DCE全线收阴』

  CBOT玉米昨日收低.主力12月合约小跌1美分至1.95-3/4美元/蒲式尔.随着收割季节的结束,美国玉米产量创史上第二高几成事实,而肆虐欧亚大陆的禽流感疫情时至今日尚未稍歇.基本面的总体疲弱令基金动作再次成为近日左右市场涨跌的关键因素.与前期季末基金空头回补曾一度力挽颓势相比,基金方面目前买兴有所消退,因而对玉米期价的利空作用再度显现.后市多数投资者担忧美国玉米出口销售仍将受禽流感阻碍因而普遍持悲观态度.由此,我们预计美盘短期内承压下探,低位盘整构筑底部仍将持续.

  DCE玉米今日全线走低.主力C609合约阴线收于1280元/吨.图表显示1230元/吨以上下档支撑顽强.从整个盘面来看,场内成交放量,空盘量增3190手,显示空头势力强横.基本面上,现货供应压力迫使近日价格回落,而近月期价已基本落至现货均价水准.且禽流感疫情在全国范围内呈蔓延趋势,打击后市消费兴趣.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近日的玉米盘跌走势很可能还将持续.尤其对于主力C609合约而言,1260元/吨将是下一目标支撑位,后市跌幅将达到何种程度,需视盘面在这一点位附近的表现而定.投资者仍需谨防后市出现超卖从而导致期价再次回弹.操作建议:一旦期价跌落至1260元/吨以下,建议空单应适时了结.短多慎入。

  『伦敦铜短期有压力』

  周二LME市场三个月继续上冲并再次创出记录高点4173美圆,上周有关中国国家储备局将要在市场抛售铜的消息引发市场对其抛售能力的猜测,而从市场传言国家储备局在伦敦市场存在大量被套空头头寸从而引发国际资金对中国进行阻击的内容来看,其他方面姑且不论,仅就国储的储备货物职来看,在目前高价时的抛售注定其日后依然还需要从市场买回,以目前绝对高价区的铜价来按,代价不可谓不高。但是无论如何,短期内市场所受冲击不应该被过分夸大。国内市场周三低开后小幅走高,滞涨抗跌特征明显,盘中波动幅度并不大,主力1月合约全天成交23020手,持仓较上一交易日小幅减少306手。

  从图表面上来看,目前铜价在有效上穿4006美圆附近阻挡后继续向上拓展空间,短期而言,周二期价所创高点附近存在一定的技术性压力,但是从中期角度来看,强势特征并无明显趋弱迹象,而从绝对价格来看,期价甚至有冲击下一重要阻挡区间4350附近的可能。从近期最新的CFTC持仓报告内容显示来看,基金的净多部位在前期中性格局的背景下略有增加,显示基金买盘依然占据主导力量。

  目前走势可能会以高位震荡形式展开,但是操作上短期已不宜继续大幅看涨。

  国际瞭望

  <美国经济焦点>贝南克承诺上任后将把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看得同等重要

  获美国总统布什提名接任联邦储备理事会(FED)主席的贝南克周二坚决表示,若其提名被确认,将同时维护美国物价稳定和保障充分就业,这缓解了华尔街人士和美国国会的忧虑。

  贝南克在面对参议员金融委员会发表的证词演说中承诺,若其得以接任FED主席职务,将不会被政治因素所左右。贝南克亦回答了有关设定具体通膨率目标的问题,重申设定具体通膨目标将会有助于货币政策,但他亦保证不会贸然改变FED的运作。贝南克表示,“我认为设定明确的通膨目标和FED目前推行的政策是完全一致的,包括适当强调决策过程中判断力和灵活性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此举不会削减充分就业在FED政策目标中的重要性。”贝南克补充称。然而,贝南克表示不打算在设立通膨具体目标方面采取“突然措施”,他称这样做之前需要广泛的磋商,目前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部分议员担忧,贝南克试图确立通膨目标可能会使他过分关注物价稳定,而忽略FED承诺国会要确保充分就业的目标。

  但贝南克称,确保物价稳定正是保障充分就业的手段。“我要把对于长期物价稳定的关注当做货币政策给整体经济繁荣和充分就业带来的最大贡献。”贝南克称,通膨目标数字化将使FED的操作更为公开,而未来通膨预期得到控制,则美国经济将获益。贝南克强调称,设定长期通膨目标,不会完全取代格林斯潘所追求的明智和审慎决策的风格。格老担任FED主席一职已超过18年,将于明年1月31日离任。他表示,“我将把延续格林斯潘在任期间所执行的政策和策略作为我的首要任务,”在这一点上他重复了上月获得布什提名时所用的话。“货币政策要达到充分有效,既要尽可能地保持其一致连贯和有预见性,同时又总能留有足够的空间在必要的情况下采取灵活的手段和利用判断力。”

  金融委员会已经表示,将提名一事尽快交给参议院进行最终投票。

  不过,参议院投票的时间尚不明确。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弗瑞斯特的首席代表维尔德周二对路透表示,投票可能会在1月底举行,以避免出现两名货币政策发言人的局面。

  **价格稳定信号**

  贝南克再三强调将维持价格稳定,此言受到债市的欢迎,公债价格应声上扬。

  对于贝南克在2002年11月向通货紧缩风险发出的强硬的警告,部分交易商仍记忆犹新并谨慎对待。当时贝南克称,FED可能一直做好向流通体系注入更多美元来引起通膨的准备。

  “他一直都谨慎地对答国会、金融市场和FED内部关于其领导权威所提出的疑问,”Capital Economics资深国际分析师阿什沃兹称。

  在过去的17个月中,FED已经连续12次升息25个基点,将利率自1%调升至4%。市场预期,在FED现任主席格林斯潘卸任前,还将有两次升息,并且在贝南克继任后很可能还有一次升息的机会。

  尽管贝南克并未就利率走向发表看法,但他向金融委员会表示,只要金融市场预期不会出现持续广泛的通膨,美国经济可能会消化掉能源价格近期的涨势。贝南克称,美国的巨额预算赤字应当缩减,但并未给出具体的建议,他表示不愿再对货币政策之外事务妄加评论。在贝南克担任布什总统经济顾问时,他一直主张持久减税。

  新闻聚焦

  『财经类』布什敦促中国采取措施保证实现以汇率机制改革目标

  11月16日消息:美国总统布什周三敦促中国采取措施,保证实现其以市场为基础的汇率机制改革目标。他在演讲稿中表示,欢迎中国方面对尝试处理严重的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承诺,以及7月实行的人民币升值的决定。但他还表示,“中国需要采取措施确保实现上述目标。”。

  『农产品』Celeres下调巴西2005/06年度大豆产量预测至5900万吨

  11月14日消息:据巴西私人分析机构Celeres周一报告,巴西2005/06年度(10月/次年9月)大豆产量预测数字从10月份的6030万吨下调至5900万吨。但目前数字仍比2004/05年度的5170万吨增长14%,为创纪录的历史产量。

  Celeres下调新作物产量预期的原因是种植面积减少。生产商和分析师一直警告称信贷额度紧张、价格低迷以及高成本将给种植计划造成不利影响。

  预计大豆种植面积为2200万公顷,低于上个月预期的2250万公顷和上年的2320万公顷。 

  基于前16年收割结果计算的平均单产预计为2.68吨/公顷,年比增长20%,上年度巴西南部地区遭遇的严重旱灾导致大豆共减产约1000万吨。

  在11月报告中,美国农业部(USDA)将巴西大豆产量预期从上次预期的6000万吨下调至5850万吨。

  巴西国家统计局(IBGE)上周公布的首次新大豆产量预期为5870万吨,远高于上年的5110万吨。。

  『农产品』亚洲玉米升水预期下跌,海洋运费疲软拖累

  11月14日消息,贸易人士周一表示,亚洲进口玉米升水预期为未来一周下跌,由于海洋船费疲软以及美国农业部最近数据对于玉米期货利空。一台北贸易商表示,本周海洋运费可能继续疲软,当前的水准仍然很高,这将打压玉米升水。贸易商表示,从美国太平洋西北口岸至台湾的巴拿马货轮的运费报价持平在每吨24美元。另外,美国农业部上周预估美国2005/06年度玉米产量为110.32亿蒲式耳,高于分析师平均预估的109.65亿蒲式耳,仅低于去年的118.07亿蒲式耳。美国分析师表示,该数据将对玉米期货利空。上周,CBOT玉米期货波动不大,上涨和下跌都被限制。美国分析师称,内陆驳船运费成本在过去几周大幅下跌,但是他们仍然较5年平均水准上涨40%。分析师称,驳船运费可能继续下跌,由于美国中西部的天气模式将使江河返回到正常水准。增加驳船运输。内陆驳船运费下降使美国出口成本下降,例如小麦、玉米以及大豆,打压亚洲进口谷物的升水。

  『农产品』纺织业勇敢面对纺织品配额

  中美就纺织品贸易达成协议,对中国大陆纺织品出口实施限制尽管看上去不公平,但是结束了几个月来困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不稳定贸易环境。上周早些时候,薄熙来和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签署协议对中国产21类纺织品服装实施数量限制,今后三年出口增幅控制在10-17%。 

  苏州某服装有限公司经理刘义东(音)对新协议总体上持乐观态度。女士内衣生产商在今年“热闹非凡”的纺织品出口市场付出了巨大代价,“协议签订前我们不知道是否该接订单,也不确定国家会出台什么样的政策,很难去测算我们的具体损失,但可以确定的是损失很大。”刘说,尽管协议已经签订,但是在公司没有具体的内衣配额和分配数量之前他们不会有大的动作。 

  南京服装进出口有限公司的高级经理人聂振虹(音)对协议的具体条款存在疑虑,难以确定设限种类对出口的影响,但她同时表示,“有协议总比没有协议强,我们现在也已经确定了下一步的行动方向,但是我们设限品种的订单量仍在下降。”为了取得更大的主动权,聂称她的公司正努力改变原有的销售渠道,将更多精力集中在非设限品种,在可能的范围内改变服装款式、使用高品质原料以最大限度提高利润率。为避免贸易壁垒,她的公司在蒙古和越南也设立了加工厂。去年公司出口额974亿美元,其中约一半出自长江三角洲地区。 

  在第98届广交会上,纺织品服装交易额减少10%,对美国交易额较4月举行春交易会剧降44%。但是纺织分析家巩伟(音)认为,经过多年市场的严酷考验,该地区的纺织企业已经相当成熟。“与人民币升值相比,中国与欧盟和美国的贸易摩擦对纺织企业的影响相对较小。”尽管此项协议没有达到中美双方的预期,但是对中国大陆服装制造商的意义却是不容忽视的。香港总商会的经济学家朱鲁比(音)表示此项协议对中美贸易关系是非常积极的,“为两国解决贸易争端提供了良好的范例,尽管可能会非常困难。”。

  『工业品』中国五矿公司计划加大海外矿业投资力度

  11月16日消息:中国五矿有色金属贸易公司的一位高级官员周三表示,该公司正考虑投资更多海外矿业来帮助满足中国对各种金属的强劲需求。中国五矿公司所拥有的最大海外工程位于智利。该公司同智利Codelco国有公司拥有价值20亿美圆的开采和销售合资项目,现在该公司将澳大利亚作为下一潜在投资的目标。澳大利亚的铁矿石矿业和港口工程已经扩建,新的工程已经吸引中国投资商进行投资,因为中国钢铁部门增速迅速。中国今年的钢铁产量预计将增长25%至3.4亿吨。铜价格飞涨也吸引矿业商加大对澳大利亚新铜储量的勘探和开采力度。同时澳大利亚还是世界第三大黄金生产国。五矿公司的一位高级官员Zhang Yuanrong在北京召开的矿业峰会上说:“我认为我们在海外拥有更好的投资机会,因为目前中国已经知名储存地很难发展。”他表示,除了铁矿石、锰、铬和镍等应用于钢铁工业或不锈钢工业的金属生产外。五矿公司还寻求氧化铝、铜和黄金等金属的打颤机会。北京方面鼓励中国公司进行海外自然资源的投资。但是他没有透露具体的投资数据,称“这取决于工程的质量”。

  『工业品』原材料涨价 普利司通轮胎拟于明年1月涨价

  普利司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原章二郎近日对记者透露,针对原油、天然橡胶的价格暴涨,中国市场销售的普利司通轮胎准备在2006年1月上调价格,卡车/巴士用全钢丝子午线轮胎和轿车用子午线轮胎将上调3%-5%。

  原章二郎介绍,为了开发适合中国使用条件及用户需求的产品,普利司通除了在江苏省宜兴市建立轮胎试验场以外,还决定在江苏省无锡市设立中国轮胎研究开发中心。 

  中国轮胎研究开发中心的总经理田岛向记者介绍,位于无锡的中国轮胎研究开发中心,是普利司通继日本东京、美国阿克伦、意大利罗马之后的第四个轮胎研究开发中心。新技术中心注册资本为725万美元,投资总额为1400万美元,计划于2006年7月正式运营。中心将全力投入普利司通的已有技术,和中国原材料厂家共同协作,提高品质、扩大中国原产原材料的使用。未来在中国采用的原材料可能会提供给普利司通世界各地的工厂。

  原章二郎还向记者介绍了普利司通集团2006年至2008年的中期计划。普利司通从2003年以来,一直积极进行生产设备投资。2005年设备投资额预计147亿人民币以上,2006年以后也将维持相当金额的设备投资。普利司通计划在2008年达到集团销售额约2200亿元人民币,比2005年的预计销售额高15%,集团纯利润率达到5%。

  在新技术领域,普利司通将开发轮胎的IT化技术、轮胎及相关部件的一体式系统技术,并且还在研究可以用于未来技术的革新性轮胎、非石油资源轮胎等。

  对于轮胎的IT化技术,普利司通公司人员解释,这种技术是直接在轮胎上面装置IC设备感应器,不需利用蓄电池,可以在轮胎空气气压下降的一瞬间把相关的数据传输给司机。

  普利司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尤其强调了公司将根据中国的道路交通法规推出新产品。

  『工业品』国际油价下跌的中国因素

  上星期五,纽约商交所十二月的原油期货收盘价比前天又下跌27美分,至每桶57.53美元,创下7月底以来原油期货的最低收盘价,盘中还一度跌至每桶56.93美元。笔者计算,自8月底“卡特里娜”飓风过后, 原油价格从每桶70.85美元的历史高点回落,已经累积跌幅14美元,持续下跌19.76%,而在过去的5个交易日中有4个交易日是下跌,全周累计下跌3美元,跌幅5%。而且正在逼近56美元一桶的转折点。《福布斯》杂志的估计更加乐观,它预测,油价将在1年内回落至每桶35美元。为什么这样乐观,因为往年在冬季来临之前很久,油价已开始大涨(在春节左右回落),而今年却是大跌。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科学发展观效应

  国际原油价格为什么出现反季节的大幅度走软,许多分析师归结于各国政府的未雨绸缪,如美国的原油库存在10月大幅度增加,加上天公作美,气候温暖,冬季有姗姗来迟的迹象等。其实,今年油价的反季节表现最关键因素却是中国。近几年,中国的石油需求超常规增长,从出口国变成进口大国只有两三年就超过了日本和欧洲,2004年的增长率更高达15%。更令市场担心的是,由于中国GDP持续高速增长,国际上对中国的原油需求预期一再大幅度提升。在这个背景下,国际炒家一边鼓吹油价100美元一桶已经在望,一边拼命拉抬油价,诱使中国多买,在高价位接货。令人欣喜的是,这次中国买家没有上当,在油价飞涨的大“牛市”中明确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持头脑清醒。在能源战略上,立足替代,立足节能,广开勘探,扩大产量。同时,利用高油价环境逼迫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加快淘汰高耗能产业。数据显示,这些举措在2005年已经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梁树和11月10日表示,中国2005年石油消耗量预计只增长6%,增幅较去年的19%大幅回落,而且出现近几年来难得见到的低于GDP的增长情况。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表示,今年中国的原油进口量只有1.3亿吨,成品油进口更是下降了17%。根据海关总署11月1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1至10月份进口成品油2569万吨,下降15.8%,其中10月份当月进口245万吨,同比下降9%。原油进口量较上年同期只增加了5.7%,至1.1亿吨。以上数据及新的预测无疑影响到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国际炒家没有料到,中国人不仅没有进入他们设计的高油价陷阱,而且反把许多炒家在高位套住。

  原油需求的可预测

  中国因素对市场的影响为什么这样大?11月10日的《华尔街日报》有如下分析:首先是2004年前的两年中国异乎寻常的石油需求增长并不正常,2005年非正常的因素大多消失,表现更真实,石油进口大幅放缓应在预料之中。全球能源研究中心估计,中国今年的石油需求增长仅为每天23万桶左右,远低于去年每天86万桶的增长水平。年消费量只占世界的1/15,增加幅度很小,完全不像有些机构所预测的,中国将在几年内成为超过日本与欧洲之和的进口国。另外,原先市场估计,中国电力在GDP高增长的环境下会出现极度短缺,而实际情况却是,很多企业已不像去年那样大量使用

柴油发电机,停电的报道越来越少。其次,更加严格的贷款标准以及不断上冲的
汽油价格
已经严重打击了中国汽车销量,公款汽车在被控制,消费者也将选择目光更多地投向小型节能型汽车。再次,有迹象显示,中国石油公司正在成功地提高本来预测难以再提高的产量,这一意外成功有望进一步缓解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埃克森美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长李·雷蒙德11月9日表示,世界上的一些政客过去将油价上涨完全归罪于中国是很不公平的,简直是“小题大做”。中国的石油消费增长基本上符合预期,也更加贴近中国10%左右的经济增长率。倘若这种原油需求小于GDP增长的趋势能够继续,未来中国的石油需求会变得更容易预测,全球供应系统就有望出现积极平衡,不但可以抑制油价的非理性增长,也可以在应对诸如“卡特里娜”飓风等突发事件时更加从容不迫。所以说,中国原油需求增长能够放缓并可预测对全世界来说的确是积极信号。

  提高石油产量和消费的透明度

  必须承认,过去两三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一再疯涨的背后确有中国因素,国际炒家正是利用了这一点。而国际市场之所以能够被轻易利用的原因之一就是信息不透明,比如对中国需求增长的预期。因此,明白地告诉市场,产量多少、消费多少、正在勘探的储量增加了多少是多么重要。由于国际资本流动性极大,原油期货市场又是游资攻击的重要目标,原油价格很容易被炒作,波动率越来越大。油市很容易积聚泡沫,很容易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所以,与国际炒家作斗争的最好武器就是透明,大家都透明(产油国透明,消费国也透明)。中国是原油消费大国,也是产油大国,在国际原油市场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既可以买涨,也可以卖跌,话语权越来越大,所以更要透明。中国要发展离不开大能源战略,而要树立大能源国形象不能靠一味抢市场,要珍惜市场,维护市场的稳定。必须看到,中国对能源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但中国节约能源的潜力也十分巨大,对国际市场长远的影响力更巨大。只要中国企业和老百姓把节约两个字时时记心上,把节约的措施一点点落实,就有相当能力抵制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疯涨。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宣布在近期将取消石油进口关税。这是否意味着,在

宏观调控告一段落之后,我们又在鼓励与原油相关的需求呢?因此有必要提醒市场,在原油价格跌破45美元一桶之前,重上70美元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中国出现原油需求降低趋势不容易,要好好保持。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