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国内期货评论 > 正文
 

中大期货:11月14日国内期货及时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 17:45 中大期货

  操作建议(一兵)

  连豆外强内弱,走势背离严重,短期605合约只有有效站稳2750上方后,才有确立向上攻击的可能,否则弱势整理格局依旧。棉花向三角形整理形态转化,趋势方向不明,可等待行情选择后再做打算。强麦资金控盘,成为明星,近期的投机过度表现将给市场带来较大伤害,投资者可留心痛打落水狗时机。沪铜向上突破,高位虽回吐意愿较浓,但盘面仍是易
涨难跌,观望。天胶阶段性反弹走势有望展开,持多跟多。燃油展开时间换空间走势,空单短期应考虑平仓离场,预计跟随国际原油的反弹走势即将临近。玉米观望。 

  热点评析

  『短期天胶下方空间相对受限』

  周一国内天胶市场区间波动,并终盘收涨,主力合约成交量较上一交易日略少,持仓量则呈现增加势头,今日国内市场主力3月合约成交115336手,持仓量较上一交易日小幅增加192手。东京胶市场今日高开高走,上涨势头强劲,图表上看,东京市场在未能突破下方重要支撑价位186日圆/公斤之后,存在回升的要求,而此轮回升最终演绎为反弹还是新一轮上涨仍然需要观察,但是仅从相关交易侧面反映的情况来看,期价下方空间暂时有限。

  相关基本面背景变化不大,国际胶报价近期又有所上扬,国内胶价也继续持续坚挺,总体而言,在前期国际国内市场出现回落的情况下,潜在的消费性买入兴趣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激发,这对市场提供的支持是客观存在的。

  原油市场经过连续下滑之后也有回暖需要,这也对市场形成支持,其联动效应值得关注。

  从图表面上来看(以主力3月合约为例),目前期价在16600上方企稳显示预期中的支撑力度较强,短线存在反弹的倾向,目前上方明显的阻力区仍位于17400附近。

  近期操作上需要关注的要点集中在:东京胶在194日圆附近的表现,原油能否出现反弹,短期而言,期价能否站稳17000关口也可作为强弱的标准及入市的依据之一。

  『大豆低位整理』

  连豆周一高开低走,显示在上方仍有一定的压力,看来市场对禽流感的担忧继续作用在期价上,虽然美豆有走强的迹象,但是市场偏空的气氛一时难以扭转。

  从目前来看,禽流感疫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有些国家的疫情还在发展,发生疫情的国家还有可能进一步增加。目前禽流感对人们心理上的影响要远大于其实际作用,在大豆市场产量、库存已定的情况下,禽流感继续利空的角色,至于其影响程度会有多大,还需要关注疫情的蔓延程度。

  近期的多头只是护盘,从今天的走势可以看出,在美豆走强下,多头并没有顺势拉升,显然顾忌禽流感的压力,所以多头采取了软磨策略,利用护盘使得空头失去耐心,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的农历新年消费旺季到来,那时再顺时拉升,近期增仓行为都是为了后期的拉升。

  鉴于以上的分析,再加上本周时间因素利多,建议投资者开始建多单,止损设在2730下方一点。

  国际瞭望

  <亚洲原油展望>炼油利润率下滑打压价格,高运费令情况雪上加霜

  交易员周一表示,炼油利润率下降以及馏分油需求疲弱本周可能损及亚太和中东原油价格,尽管当地低硫原油将因西非原油进口稀少而获益。

  交易商称,飙升的运费阻碍了尼日利亚和安哥拉现货原油进口。从中东海湾地区至新加坡航线的巨型油轮(VLCC)运费上周后期上涨。

  交易商称,尽管运费增加,但价格可能承压,因俄罗斯乌拉尔原油运往东方进行套利。

  乌拉尔原油较受中国炼厂的青睐,但船运商称尚未有承租船只向亚洲运送原油。

  “我们还没有看到租船安排,但本周含硫原油前景看来不妙,因套利窗口开启,”一西方交易员称。

  1月阿曼原油船货周一洽商价据称为较其官方售价(OSP)每桶贴水9美分,较壳牌石油周五一笔交易的成交价低3美分左右。利润率不佳令需求受到抑制。

  全球炼油利润上周大幅缩窄,因北半球天气温暖损及冬季燃料油需求前景。

  温暖天气以及较高的煤油库存水平亦抑制了日本对低硫原油的买需。

  **亚太地区原油亦受到抑制**

  因高企的船运成本或将令西非原油进口减少,但亚太地区原油品级仅获得温和支撑,因疲弱的炼油利润,特别是中质馏分油炼油利润疲弱,令市场人气承压。

  “炼油利润日益疲软,对馏分油的需求似乎不是那么强劲。目前买家和卖家均持观望态度,”另一交易员称。

  柴油较中东迪拜原油的价差过去一年内几乎下降一半,至每桶10美元,为2004年年中以来的最低水准,因居高不下的油价削弱了如印尼和越南等主要买家的消费。 

  交易员称,上次购买了两巨型油轮(VLCC)12月下半月装船的尼日利亚夸伊博原油和Amenam原油的韩国SK Corp。,近期不太可能再有这样的大手笔。

  “由于船运费率高昂,很难将西非原油运至东方,”一韩国交易员称。

  此外市场亦在期待地区生产商1月供应计划,交易员称,1月供应料将较12月持稳,在需求疲弱之际,这可能进一步打压市场人气。

  交易员称,1月料将有两批65万桶巴布亚新几内亚Kutubu原油船货,此外澳洲生产商Woodside将维持1月供应稳定,其中包括一批Cossack原油,两批North West Shelf凝析油和一批Laminaria凝析油。

  新闻聚焦

  『财经类』银联卡年内有望刷向美国 将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11月12日,在“全国地方金融第九次论坛”上,央行支付结算司司长许罗德在介绍我国支付结算的状况时表示:“我国银行卡今年年底前将实现在美国等一些国家的受理。”他还进一步补充说,今年年内,在美国刷卡就要实现,在欧洲一些国家也将实现刷卡。银联卡的这一发展被认为是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一大步骤。深圳发展银行北京分行国际业务部一位人士认为,这个举措进一步放松了企业和个人用汇的限度,缓解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而且也扩大了银行卡的使用范围,有利于为广大持卡人提供安全、快捷、便利的支付服务,满足中国居民出境购物、餐饮、住宿等旅游和商务消费需求。他表示,现在国家外汇储备太高,给人民币升值造成很大压力。为了缓解升值压力,国家现在的基本思路是:用汇放宽,结汇控制。“以前挣了1000万美元,必须马上卖给国家,现在则不要你马上卖,而是让你先放一阵。”他说。从实际来看,过去,使用外汇必须批准后才能使用,而现在则是允许你先用,回来再买。现在的一般情况是在境外先用银行卡消费,而后再用人民币换成美元。

  『财经类』高盛预警中国经济风险 国企垄断阻碍生产力提升

  高盛最新一份研究报告认为,生产力的持续高速增长是中国经济以罕见速度增长的核心动力,但当5年后中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目前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将为经济进一步增长带来阴影,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工作远未完成。这份独家提供给《第一财经日报》的报告认为,自1978年以来,中国27年间经济增长模式及动力来自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这得益于在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国企逐步退出、政府减少干预。报告认为,国有企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对生产力的提升反而具有推动作用。高盛的报告测算,在1978至2004年的27年间,中国的全要素生产力平均年增长3.3%,对GDP增长的贡献度为36%,与投资累计的效应相当。高盛研究表明,随着国有企业占工业总产值比例由1978年的80%下降至2004年的20%,全要素生产力的同期累计增长达到了1.4倍。此外,在国有企业占工业总产值,以及国有企业就业人数占城市就业人数比例下降的同时,人均GDP从1981年的287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1269美元。在未来的5年时间里,报告预测中国还将享有生产力提高带来的“改革红利”,GDP增长能够保持8%-9%的年增长率。但从更远一点的中期来看,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目前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将会成为经济继续增长的隐忧。报告认为,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工作远未完成,其中几个重要的议题包括:政府在具体经济事务中作用的重新规划,国企改革和银行改革的继续推进,私有财产保护工作的深入等等。对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作用,高盛提出预警认为,现存的大型国企,大多身处行政垄断行业,例如钢铁、能源和电信,并因此盈利颇丰,但这些利润却增加了下游企业的成本压力,且对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造成障碍。

  『农产品』调查:NOPA10月大豆压榨量预计升至1.49亿蒲

  11月11日消息:据对业内分析师的一项调查显示,预计国家油籽加工商协会(NOPA)的10月大豆压榨报告中的美国10月大豆压榨量将升至1.49亿蒲式耳,高于上月水平。分析师称,大豆加工量将增加的主因是新作供应量巨大、压榨利润良好、来自出口市场的竞争削弱且近几个月国内豆粕需求强劲。NOPA的报告定于周一上午7:30(北京时间21:30)公布。分析师对大豆压榨量的预测区间在1.47-1.525亿蒲。上次报告中的9月压榨量为1.271亿蒲。芝加哥飞马公司的分析师Dan Cekander说,新大豆供应驱动了压榨活动,促使压榨设施利用率提高。一个与现货相关的CBOT经纪人说,该行业压榨量通常会在新作物冲击市场时大幅跳升2200-2500万蒲,特别是压榨利润良好时。此外,NOPA的10月豆油库存数据预计将接近9月报告中的13.74亿磅。预测区间在13.49-14.14亿磅。因压榨活动增加,分析师普遍预计豆油库存将温和增加。但Cekander表示,由于豆油出口需求略微增强,加上生物柴油产业的豆油消费略有加快,库存可能会下降。

  『农产品』美国玉米和大豆丰产 供应将大幅增加

  11月11日消息:美国农业部周四称,今年玉米和大豆库存将大幅增加,达到近二十年来的最高水平。虽然今年美国玉米种植带东部地区出现严重的干旱,但是美国农业部在周四发布的月报中预计玉米总产量为110.32亿蒲式耳,比上月的预测值调高了两个百分点。此外,本月美国农业部还预测大豆产量达到30.43亿蒲式耳,比上月高三个百分点。今年玉米、大豆、棉花和稻谷产量均达到了历史次高水平,目前收割工作基本上结束。分析师指出,产量高于年度初期预期的原因在于玉米和大豆单产表现出色。去年美国玉米产量首次超过了110亿蒲式耳,大豆产量首次超过了30亿蒲式耳。美国农业部周四预计2006年8月底美国玉米期末库存为23.19亿蒲式耳,这将是自1987/88年度以来的最高水平,这比上月的预测调高了9900万蒲式耳。美国商品公司分析师丹·罗斯说,目前期末库存数据上调到了令市场不堪重负的水平。虽然今年玉米产区遭受干旱影响,但是产量出人意料的偏高。2005/06年度大豆期末库存预计为3.5亿蒲式耳,这将是自1986/87年度以来的最高水平,比上月的预测调高了9000万蒲式耳。美国农业部在解释玉米产量数据上调时说,晚播玉米进入成熟期后天气非常良好。衣阿华州、明尼苏达州、内布拉斯加州、北达科塔州和路易斯安纳州的大豆单产将达到历史最高纪录,这促使美国农业部上调了大豆产量数据。美国农业部在11月份供需报告中还把棉花产量数据上调到了2316.1万包,比十月份上调了两个百分点,仅略低于2004年创下的历史最高纪录2325万包。美国农业部把大米产量数据下调250万英担,为2.207亿英担,也就是701万吨,但这仍是历史次高水平。美国农业部把佛罗里达州的砂糖产量数据下调至158万短吨,原因是受到飓风的破坏。一个月前,美国农业部曾预计佛罗里达州砂糖产量为191.3万短吨。

  『农产品』对当前棉花形势的三点分析

  昨天信息网上的一篇《是中美纺谈成功还是引君入瓮》,从作者的论证角度看,美国佬的态度由前六轮的强硬突然转变为主动示弱,对配额和基数表现出了少有的大度和慷慨,其幕后必有什么文章要做,可能是中国政府给其递了个下车的踏板或有了什么暗示及承诺,不然以美国佬不吃亏、利益第一、“全球警察”的性格,不会“见不着兔子也撒鹰”的,因此我个人也认为,虽然中美在经过了一番 “马拉松”式的谈判后,“好事多磨”似的达成了一个对纺织企业而言“不满意但可以接受”的结果,从整个产业链的反映看,服装、织造企业的反响相当平淡,“一块石头扔进水里连个水泡都没起”;棉纺厂做出了双手欢迎的姿态,但手伸到一半又缩了回去,因为今年11、12月份的订单仍在摆“空城计”,总不能“望梅止渴”“饿着肚子搞革命”吧,而上游棉农、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的反映是最强烈的,随和谈的“一锤定音”,国内大部分产棉区的籽棉的报价触底强劲反弹,三级籽棉的收购价达到2.95-3.05元/斤左右,相比11月初涨上去0.10元/斤以上,棉农惜售和轧花厂拒收的矛盾更加尖锐。在此我提几个问题,请朋友们思考: 

  1、 中美“协议”的增幅问题。2006年的允许增幅为10%-15%,2007年是12.5%-16%,2008年是15%-18%,相比初期的7.5%的确有了一定幅度的扩大,这也是中国政府敢于直言“双赢”的原因,但个人觉得:一、10%-15%的浮动范围太大,越是敏感、出口量大、有竞争力的纺织品给予的增幅越小;二、设限的范围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从11个种类增加到21类(34个品种);只不过前期是模糊、不确定而现在变得明朗、有目的了;三、按美国人所谓保护棉纺织业的初衷,肯定不会允许2006年上半年中国纺织品 “井喷”式的进口,随时有控制、限制的可能,最终保证的是一个总数,“局部麻醉”当然并不违反“协议”内容。 

  2、 中美“协议”的基数问题。一些媒体和政府机构认为,协议规定以2005年的实际进口量为基数,虽然低于纺企的预期,但美方做了较大幅度的让步是显而易见,我的看法:一、2005年大量压港的纺织品无条件放行,但不计入出口总量内,也就是说2006、2007、2008年都会出现这种“劳而无功”的现象;二、从字面上理解,2006年增长基数并不是2005年中国出口美国纺织品的实际出口量,而是在美国2005年单方面设限之前的出口量,相当于承认了美国“设限有理”,为其下一步行动采取紧急设限找到了借口;三、据美方统计,按此基数计算,目前美国认为最大宗和最敏感的14种纺织品,其三年后总量只会比采取每年7.5%特保限制的结果高出3.8%。而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则表示,协议只会让美国纺织品进口在今后的三年中增长3%。 

  3、 目前三个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一、人民币是否升值?从周小川的暗示以及中美有些离奇的达成协议来看,此传言并非“空穴来风”,一些江浙粤的企业在广交会上提价以及向海扩张的都是为了降低人民币升值的风险;二、传言很久的国储以及“中字头”公司抛压是否属实,从各个方面来看,老商品和外棉的出库是早晚的事,关键是今年年底前能否砸下来;三、春节前是否会有追加滑准关税的可能?如果从理论上370万吨缺口的角度看,国家没有理由把除89.4万吨外的近200多万吨配额都集中在2006年上半年发下来;四、从纱布产量看,纺纱、织造产能已不能配套,说明织布企业的开机率呈现大幅下降,接单情况堪忧。

  『工业品』国际铜价“抢白” 国储再创历史新高

  上周五,国际期铜价格再度刷新了历史纪录。新的纪录为每吨4105美元,而铜价从4000美元之上涨至4100美元以上仅用了两天的时间。不管这种上涨是短暂的冲高,还是新一轮涨势的开始,都似乎对决心要抑制铜价的国储开了个玩笑。近期,国储高调介入,通过增加交易所库存、大举增持国内期铜空单、计划在现货市场销售铜等措施,不断向市场传达其抑制铜价的决心。但是期铜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花了很短的时间来消化这些信息后风云再起。11月10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价格收盘后首次站上每吨4000美元,11月11日,期价则发力上攻至4100美元以上,当日盘中最高涨至每吨4105美元,收报于4102.5美元。上周五,虽然上海期货交易库存继前两周大幅增加后,再度增加了8594吨,但是受国际铜价上涨的影响,上海期铜各合约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势,期价纷纷突破了10月27日以来的整理平台。铜价的表现似乎不给国储留一点“面子”。那是什么原因导致国际、国内铜价无视国储的行为,大幅上涨呢?从国际市场来看,上周四,智利政府铜业委员会称,将智利2005年铜产量预估调降至537.2万吨,原预期为550.4万吨。这意味着智利今年铜产量将低于去年的541.3万吨。这则消息无疑支持了铜市紧张的状况,并坚定了多头的信心。另外,美国最新公布的9月份贸易逆差达到了创纪录的661亿美元,令美元承受了重大压力,市场预期美元短期可能出现回调,从而令铜价获得另一个上涨的理由。“在全球铜供需情况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期铜市场处于牛市的时候,利多消息的影响远远大于利空消息的影响。”洛阳铜业张雪峰对《第一财经日报》指出,“而且在国外市场来看,国储抛售铜对于铜价的抑制,是否能形成利空还不确定,有部分人士认为国储没有足够的铜能抑制铜价。”路透社援引Bache Financial分析师麦克米伦的话指出:“我们认为他们(国储)的库存压根就没有很多。”类似这样的质疑,在国际市场中很流行。但是对于这种质疑,日前国储物资调节中心负责人王会民接受国内某家媒体采访时予以了回击,他指出:“怀疑调控效果只是因为市场不知道我们将抛售多少吨铜。”如果用市场中的一句老话来说:“价格反映一切信息”,不管国储是否有足够的铜,可以抑制高企的铜价,至少目前为止,市场的表现与国储的意愿出现了一定的差异。在国内,这种差异在现货市场中表现得特别明显。上周四,上海现货铜对当月期货价格升水达每吨770元,如果以日均升水来看的话,达到了154元。这样的日均升水是今年最高的。上周五,现货铜价再度上涨,上海长江有色金属市场现货铜价报38700元/吨,创出历史新高。“国储在11月9日宣布将于16日向现货市场抛售2万吨铜,而在16日之前,市场处于相对真空期,虽然有国储将要抛售铜的预期,但是现货紧张的情况真实存在,铜价在供需紧张的情况下依然保持涨势。”上海东亚期货信息部经理陆祯铭指出。仅用短期的价格波动来衡量国储行为的成败是不合理的,毕竟国储抑制铜价、缓解现货紧张的措施显然还没有结束。但是,铜价在近期出现大幅波动是市场人士不愿意看到的。“因为这样的波动对企业的伤害更为明显。”张雪峰指出,“而且铜价大幅波动,也违背了国储抑制铜价的初衷。”。

  『工业品』上海市场天然橡胶行情动态

  上海地区天然橡胶市场,国际外盘大幅滑落,期货不断走低,市场报价随之下行,目前市场标一报价在17100-17200元/吨;国产乳胶市场报价12700-12800元/吨左右,进口乳胶市场报价在13000-13200元/吨左右,整体市场货源较缺,但中间商对后市信心不足补货十分谨慎,后期将仍密切关注国际外盘走势,预计仍会继续调整。

  『工业品』福布斯:世经最大泡沫是高油价 完全属市场炒作

  国际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总裁兼主编史蒂夫·福布斯(Steve Forbes)认为,目前世界经济中最大的泡沫是高涨的油价,而这完全是市场的炒作行为,他预期油价未来一年应回落到每桶35美元至40美元的合理水平。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近年第二次到访新加坡的福布斯,是在10日美国商会举办的午餐会上,以“美国经济和外交政策对亚洲的影响”为主题发表演讲时作如上表述的。福布斯驳斥关于中国消费石油而导致油价上涨的言论,他说:“石油并不短缺,中国年消费的石油在20亿桶,其他地区的石油消费在300亿桶,中国所占据的比例并不是那么大。油价从每桶25元至35元,上升到目前的60美元至70美元,完全是投机行为。”他也批评美国联邦储备局过往推行了不适当的货币和利率政策,使得市场的游资过多,利率偏低,推动油价、商品、船运等等价格上扬、为目前出现的通货膨胀起了铺垫的作用。至于市场关注的美国巨大的贸易赤字问题,福布斯认为,贸易赤字是因为货物交易而导致的,它对经济的影响并非如货币波动的影响来得更为巨大。在他看来,一个好的货币政策应该是不干预,稳定而单纯,并由市场价值来决定走势。“币值应该像一瓶好的酒,应该是稳定的,而不是开瓶后溢到满地都是。”福布斯也以此批评美国对中国人民币施压,希望通过让人民币增值,来解决本身巨大的贸易赤字。他说:“人民币稳定对中国和美国都有好处,例如1994年,那个时候兑换率最稳定,中国和我们都从中受益。”他也认为,美国应该将重点放在鼓励中国环球化方面,它和印度、印尼一样,属于人口众多的市场,可以通过内需来调节自身经济,外部因素对它们的影响不那么大。如果这些国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更会让全球经济受挫,美国积极推动消除贸易障碍是对的,但要避免施压。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