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国内期货评论 > 正文
 

中大期货:11月10日国内期货及时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 16:50 中大期货

  操作建议(一兵)

  连豆受外盘带动略有反弹,主力605合约中线阻力线已经下移至2750一带,只要期价运行于该位下方,则逢高沽空思路保持不变。棉花603合约区间窄幅振荡,手中空单持仓等待跌破15100支撑,止损15200。强麦上升通道保持,跟风力量不足对持多不利,平多观望。沪铜走势还未展开,目前是考验耐心的时候,时间的推移对空头有利,手中空单持有等待。天
胶近期判断为宽幅振荡行情,放弃趋势思路,参与盘中高抛低吸。燃油新一轮跌势展开,投资者可继续持有空单,参考602合约期价靠近3000整数关时获利了结。玉米观望。 

  热点评析

  『郑棉下跌走势将延续』

  今日郑棉主力合约CF603以15115开盘,下探至15040部分空头平仓引发价格反弹,其后基本维持在15125一线震荡直至收盘。终盘报收15150,全日减仓494手。

  美棉昨日继续下跌走势,受基金卖盘和12月合约对3月合约转仓压力的影响,12月合约昨日低开低走,尾盘报收50.40美分/磅,成交较上一日有所减少。本日USDA将公布11月供需预测报告,业内预期该报告可能会调高全球棉花产量,虽然短线技术超跌,但投资者对做多仍较为谨慎。

  周二的中美磋商达成了对未来三年服装纺织品进出口问题的协议,该协议将于06年1月生效,协议细节内容显示中国输出的纺织品数量和增幅仍会受到较大的限制。国内籽棉收购价格本周降幅有限,籽棉采摘后期部分地区质量已开始下降,价格上行乏力。撮合市场今日虽有所反弹,但成交大幅萎缩,下行走势是否改变仍有待观察。

  郑棉短期仍有下跌动能,空单可继续持仓。

  『燃料油: 受

国际油价拖累』

  今日沪燃料油跳空低开,全日下跌63元。周三晚原油受库存增加利空的影响,出现下跌,今天的下跌打破了最近的调整区间,市场进入到新的下跌状态。

  燃油走势很大程度上受原油价格影响,而近期原油60美元底部频频失守,供需仍是影响市场的主因,短期可能也很难有大的起色,同时基金配合推低油价。国内燃油受现货价格影响也较大,因近期国际油价跌势影响,当日黄埔燃料油市场小幅下滑,不过本身供应量稀少限制跌幅。买家购买力仍然不足,对后期的看跌意向加重了交易市场的观望气氛。华东市场成交量较小,价格维持坚挺的信心受挫。今日的下跌使得国内整理了很久的三角形在今天被打破,下面先考验3000的支撑,鉴于燃料油与原油的势差已形成,燃料油下跌压力较大,期、现货都有下跌空间,而冬季气候短期内难成大的利多题材,我们继续保持中线看空燃料油的思路。交易上,择机介入。

  国际瞭望

  <中国金属焦点>国储局出售铜库存引发热议,但铜价并未作出反应

  中国大张旗鼓地出售铜储备库存,试图打压全球铜价,但分析师怀疑中国国家物资储备局(SRB)是否有足够的库存或者足够的意愿将这一行动进行到底。

  国储局一直行事低调,但突然之间却明白表露抑制铜价升势的意愿,因铜价高企已经给国内经济造成影响。

  该局一位人士对路透表示,最终可能出售50万吨铜,他仍然认为,这一数量对于国储局不是难事。

  但市场多头却一直不相信国储局会动真格。 

  伦敦一位实货交易商表示,“他们试图通过言论而非真正在市场上抛售来降低铜价,因为将来他们可能还得全部购回。”

  **铜价反响不大**

  今年全球铜价大幅上涨,过去两周仅微跌0.4%,目前在略低于4,000美元水准。中国的铜价跌幅未超过2%。

  “市场受到的影响不大,因国储局的动作不大。”洛铜的期货交易主管称。

  中国分析师和业内官员认为国储局的铜库存量,并没有其一些官员所言及的那么多,或许总量不到20万吨。

  一伦敦经纪商说,“过去五年中他们的库存没有高过20万吨。” 

  大连北方期货一分析师称,如果国储局真的想要扭转市场局面的话,可能必须出售30万吨铜。

  迄今国储局已经调动约6万吨铜,并计划下周于11月16日在北京再拍卖2万吨铜。

  **国储局被疑持有期货空头部位**

  在一定程度上外界认为国储局希望压低铜价,因其为经济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而企业一直为铜价高昂而怨声载道。

  但是有不少市场人士揣测国储局在上海期交所和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持有空头部位。

  期市消息人士称,国储局在上海期交所持有4万吨的铜空头部位,并已向LME在亚洲的仓库发货1.8万吨。 

  消息人士称,“在中国人们认为铜价长期维持在了过高水准。不到一年之前,他们还在出售铜的看涨期权。这些期权已经被执行了。现在他们持有空头期货部位。”

  市场消息人士亦表示,在LME市场上的空头部位是由国储局一位的资深交易商负责处理,关于他的去向存在很多传言。SRB告诉路透他在休假。

  两周前,国储局向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仓库储存了2万吨铜,上周又存了2万吨。国储局将出售期货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

  “为什么这一次他们采取行动之前就公开此事呢?”一位资深交易商表示,“他们可能没有足够的铜以供交割空头部位。”

  但是国储局一位官员表示,该机构对于市场上的传言并不担忧。“如果他们不相信,那就随他去吧。这是他们自己的判断。本周和下周就会看到结果。。

  新闻聚焦

  『财经类』人民银行预计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在2%左右

  北京11月9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周三预计,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在2%左右,从价格走势看,第四季度基期因素将明显减弱,同比CPI将止跌回升,年底会继续平稳上升。出现通货紧缩的可能性很小。人行网站上发布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如果各地没有集中出台水、电、交通、燃气等公用事业调价措施,第四季同比CPI不会出现大幅反弹。综合考虑CPI统计,价格控制等多方面因素,目前中国各类价格指数虽然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但出现通货紧缩的可能性很小,通货膨胀的压力依然存在。报告称,从近期看,中国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今年以来,农民工,企业职工,公务员等工资都有不同程度上调,支出能力也比较强,生产资料价格虽有回落,但依然在高位运行;受企业亏损上升的影响,水、电、煤气、交通等调价压力越来越大,资源价格改革即将展开。报告称,从长期看,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均面临上涨压力,环境保护的成本也在不断增加。从居民对未来物价走势看,中国人行三季度问卷调查显示有36.2%的居民观测物价上升。中国9月份CPI同比上涨0.9%,去年全年增幅3.9%。

  『财经类』央行:石油能源在CPI中权重仅为1.2% 对其影响不大

  北京11月9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周三称,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回落的主要原因是食品特别是粮食价格涨幅趋缓,石油及其相关产品价格虽然暴涨,但石油类能源在CPI中权重仅为1.2%,对该指标影响不大。发布在人行网站上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特别提到,中国统计的CPI与真实通货膨胀水平之间有一定差异,一是目前在CPI统计中,服务类和资源类商品的权重过低,其价格变化未能得到适当反映;二是于水、电、燃气、交通等公共服务价格及石油等能源价格实行管制,其短缺程度也未能反映在价格中。因此,今年以来由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飆升,中国成品油价格在不断跟涨,而且各地在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下纷纷上调了水电等价格,这对居民生活有广泛影响,但在CPI统计中这些项目权重不大,所以即使每个项目价格涨幅都很高,但对CPI的影响却很小。报告并指出,受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影响,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高涨并未造成中国成品油价格等幅上涨,但由此造成的原油价格和成品油价格倒挂对中国经济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十分有必要加快推进石油定价机制市场化改革,理顺石油价格体系。

  『农产品』亚洲大豆展望:受禽流感忧虑影响 升水可能持平

  11月9日消息:据贸易商周三称,由于禽流感忧虑持续导致需求迟滞,下周运抵亚洲的大豆升水可能会保持不变。他们补充道,即期海运费预计也不会剧烈波动。禽流感扩散引发的忧虑正遏制亚洲的大豆需求,特别是中国。禽流感威胁可能会削减禽类产品和作为禽饲料重要成分的豆粕需求。然而,一个新加坡贸易商称,禽流感忧虑不可能会导致未来几周中国的大豆进口量剧降。 ”我们看见中国贸易商在2005年购买大豆时几乎始终持谨慎态度,只为应急而购买,“该贸易商说,并称贸易商将继续谨慎购买。美国大豆周三较CBOT-1月合约的升水报价170美分/蒲式耳,成本加运费到中国。上周中国报告自10月以来爆发第四例禽流感。此前曾证实内蒙古、安徽和湖南省出现三起病例。最新爆发的疫情杀死了辽宁省东北部8,940只鸡,促使当局销毁369,900只鸟类。许多中国大豆压榨商正密切关注禽流感发展态势,因这将影响豆粕消费量。但一些分析师称,中国本地价格的总体长期趋势可能会反映出CBOT大豆期货的上涨。周五,山东青岛市进口大豆转售价在2700元/吨左右,略高于前一周的2680元/吨。CBOT大豆期货周二(11月8日)获得温和涨幅。11月大豆合约上涨2 3/4美分,收报5.74 1/4美元/蒲;1月合约上涨2 1/2美分,收报5.85 1/2美元/蒲。此外,一个东京贸易商表示日本大豆需求仍然迟滞。他补充,当地贸易商预计从美国到日本的大豆升水不会有大变化。”巴拿马型船的即期海运费目前处于45-46美元/吨左右,相当合理,我们预计海运费将保持平稳,“他说。

  **印度豆粕出口上升**

  同时,全球对禽流感的忧虑几乎没有影响印度豆粕10月出口量。印度植物油萃取者协会周二称,10月豆粕出口量增至16.026万吨,大幅高于去年同期的1.875万吨。协会执行理事B。V。 Mehta说,该国豆粕出口增长的原因是它的大豆压榨利润已高过前几个月。这已导致豆粕产量和出口量增加。周四,南韩Nonghyup饲料公司从贸易行邦吉(Bunge)购入2.5万吨印度豆粕,成本加运费成交在231.79美元/吨,其中包括第二和第三个港口的卸货升水1.50美元/吨。另一方面,上周泰国政府同意解除来自四个亚洲国家--缅甸、老挝、柬埔寨和越南的10种农产品进口关税,包括大豆。这与泰国将与这些国家签署的农业协议相一致。协议将允许泰国私人投资商与这些国家的农民合作种植作物。同时泰国可从这些国家购买农产品。

  『农产品』11月9日国内外棉花、纺织要闻简报

  1、9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14171+10;229级14603+6;527级12652(0)。8日棉价小幅上涨。 

  2、8日山东省229级棉到厂均价14508(0);329级14267(0);429级13586(0);527级12660(0)。 

  3、8日浙江省229级棉到厂均价14600(0);329级14400+33;429级13650(0);527级12700(0)。 

  4、9日撮合成交6630,订货量增2420;MA11月14451-297;12月14915-36;1月15096-10。 

  5、郑棉9日成交130910手,持仓量减668;CF511收盘14590,跌15;CF603收盘15130,跌160。 

  6、9日安徽巢湖2级籽棉2.97元/斤,3级2.86元/斤,衣分37%;山东巨野2级3.02,3级2.98,衣分35%。 

  7、新疆自治区供销社统计,截止5日全区累计收购新棉110万吨,其中自治区供销社55万吨,兵团供销社28万吨;已销售5.8万吨。 

  8、渣打银行驻上海经济学家StephenGreen认为,周小川行长言语背后的潜台词是:人民币再升值2%-3%也不会影响到中国的宏观经济。 

  9、纽约期货09日12月50.41跌55点,03月53.60 跌41点。 

  10、9日CotlookA 56.15 跌5点,北欧A 57.20跌5点,北欧B 54.35 跌15点。 

  11、9日美棉CA GM1.1/8报68.85跌30点折14772元/吨,印度SM1.1/8报58.65跌30折13322元。 

  12、11月8日美国现货市场陆地棉平均价格为48.61美分/磅,跌18点,当日成交2889包,年度累计309416包。 

  13、阿塞拜疆已经采摘棉花17万吨,预计还有1万吨未摘。受恶劣天气影响,采摘进度迟缓;1/3籽棉已经加工。 

  14、截至11月4日这周,纽约棉花期货投机净多头率为15.9%,较前一周减少2.8个百分点。其中投机净多头头寸18668张。 

  15、近两日江苏盛泽市场纯棉纱40支销售尚可,32支价格下调100;涤棉纱成交量很少;人棉纱价格走势显疲态;纯涤纱价格勉强维持平稳。 

  16、近两日佛山市场C16S,JC21S,OEC10S、12S等常规品种销售为主,市场交易量比较平稳;湖北襄樊下调100-200。 

  17、近两日佛山市场C16S,JC21S,OEC10S、12S等常规品种销售为主,市场交易量比较平稳;湖北襄樊下调100-200。 

  18、8日中美签署协议,21类纺织品基数为05年美实际进口量,增幅为2006年10-15%,2007年12.5-16%,2008年15-17%;设限期至2008年底。 

  19、棉花英语:Eid holidays开斋节;deteriorate恶化;import enquiry进口询盘;existing现有的。

  『工业品』铜消费企业生死劫 2万吨国储铜雪中送炭

  在国内铜消费企业因成本高涨和资金短缺面临”生死大劫“之时,国家发改委宣布,将以公开竞价方式销售2万吨国家储备铜。昨天,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国家储备铜竞价销售公告》表示,为缓解目前国内铜供应紧张的困境,国储物资调节中心受国家物资储备局委托,本月16日将在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对2万吨储备铜进行竞价销售。有购买意向的企业必须在9日 ̄14日期间报名。每个竞买方累计竞买数量不得超过1000吨。即将竞价销售的2万吨铜全是电解铜,目前分别储存在上海、宁波和北京三地。其中大部分均是国家1992年和1993年从美国、英国、智利、比利时进口以进行储备。”去年我国铜资源对外依存度达到60%,此次国内出现铜荒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际铜价上涨迅猛。“中国矿业联合会副会长王燕国昨天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发改委发布的一周国际市场商品行情显示,在10月31日 ̄11月4日期间,国际铜价最高飙升至3975美元/吨,全周平均价格为3935.2美元/吨,比上周上升0.91%。国内铜价也产生了联动效应。中国矿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自9月份开始,国内铜消费市场进入需求旺季,用铜企业逐步恢复生产。而国内现货铜价在国庆节后也创下了38400元/吨的历史新高。大部分用铜企业表示,电解铜价格在35000 ̄36000元之间可以接受,一旦高于这个价格,企业就很难承受。许多小型铜加工厂早在铜现货价格涨至38000元/吨之前就已经倒闭,另外一些用铜企业则开始用铝、塑料其他材料替代铜。王燕国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催生了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铜在内的金属需求紧跟着猛增。但是,由于供给的增长速度远逊于需求的增长速度,需求有靠进口来满足。此外,中国资源利用效率太低造成大量浪费也是导致铜荒出现的”罪魁祸首“之一。中国冶金、有色金属、电力、化工等8个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40%以上。据介绍,目前国内铜行业现状呈现出”加工能力大于冶炼能力,冶炼能力又大大超过铜精矿的保障能力“这一尴尬境地。在近日召开的”第三季度工交经济运行会上“,发改委明确表示将抑制铜冶炼行业盲目投资。”如果后期国际市场铜价突破4000美元/吨,铜消费企业也只能被动接受。“王燕国表示,今年,国际铁矿石涨价70%以上,给国内钢铁行业带来巨大震撼。事实上铜精矿的对外依存度远超过铁矿石,如果中国铜产业不改变发展模式不努力发展循环经济,今后必然像铁矿石一样,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定价权,始终受制于人。日前,国家在启动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时,钢铁成为第一批试点单位。

  『工业品』需求量快速增长 国内氟橡胶产能缺口显露

  随着我国汽车、航空航天、炼油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国内氟橡胶的需求量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资料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氟橡胶消费量年均增长速度高达31.6%;进入21世纪之后,个别年份年消费增长速度更是将近50%。2001年国内氟橡胶的消费量约为1500吨,但今年需求量估计将达到6500吨,2010年国内氟橡胶的市场容量预计将上升到10000吨左右。但与迅速增长的消费量相比,国内氟橡胶的生产能力目前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以至于许多领域不得不依靠从国外进口。氟橡胶属特种橡胶,具有无臭、无毒、不燃、耐热、耐氧化、耐油、耐化学品等优异性能,在国内主要用于汽车和航空航天领域。目前国内汽车零部件用氟橡胶材料的主要制品包括油封、发动机膜片、发动机缸套阻水圈、机油滤清器单向阀、加油口盖等。随着无铅汽油和电喷装置等在汽车上的使用,燃油胶管的内胶层也已逐步用氟橡胶代替了丁腈橡胶。由我国自主开发出的氟橡胶为内层的胶管目前在桑塔纳、奥迪、富康等汽车上广泛使用。除汽车工业应用外,氟橡胶密封件被用在钻井机械、炼油设备、天然气脱硫装置上。同时,在宇航、建材、机械等多个领域氟橡胶也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在国内,目前汽车工业耗用氟橡胶约占40%,石油化工约占25%,航空航天及其他行业占35%。随着氟橡胶的优异特性被逐步认识,氟橡胶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则是社会需求量的迅速增加。仅以汽车行业为例,由于近年来汽车产量突飞猛进,专家预计仅汽车一个行业,2005年对氟橡胶的直接需求就要4000吨,维修消耗量将在l000吨左右。根据汽车工业发展预测,2010年国内汽车工业对氟橡胶的需求量将达到7500吨左右。此外国内军工、航空航天、水利设施等领域对氟橡胶需求也在快速增长,预计今年这些领域将消耗氟橡胶1500吨左右。与目前迅速增长的消费量相比,国内氟橡胶的生产能力目前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据了解,目前国内主要氟橡胶生产企业有上海三爱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晨光化工研究院和江苏梅兰化工公司等几家,总生产能力约为3500吨/年,相对6500吨左右的年消费量,预计今年将出现3000吨左右的缺口,因此,当前国内氟橡胶价一路走高,许多用户不得不直接从美国、意大利和俄罗斯进口。针对国内市场对氟橡胶需求量的快速增长,目前上海三爱富和四川晨光正积极扩大产能,如上海三爱富投资3.5亿元正在上海漕泾化工区建设新的氟化工生产基地,晨光研究院也在积极开发新品种并建设新的氟橡胶生产线。另外国内氟化合物最大生产企业浙江巨化也正在利用其原料和技术从事氟橡胶生产。尽管这些项目已陆续实施,但与强劲的市场需求相比仍存在不少差距。

  『工业品』成品油进口关税有望全免

  ”国家将成品油5%至6%的进口关税全部取消,这个事情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昨日,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石油问题专家牛犁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牛犁认为,国家出台这项政策的目的是为了鼓励成品油 进口。由于今年国内外成品油价格差距倒挂过大,上半年出现了成品油出口加大、进口下降的局面。8月30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以及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调整成品油出口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从9月1日到今年年底这四个月内的成品油出口采取严格限制措施后,局面仍然未得到改观。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