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价崩盘风险加剧 很可能在近期出现崩盘迹象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9日 17:42 《财经时报》 | |||||||||
高价位、低库存、高隐性库存的畸形市场,带来的最大风险就是崩盘。目前,铜市的症状已经逐渐与上述现象吻合 □ 本报记者 李文科 处于风口浪尖的铜价很可能在近期出现崩盘迹象。
每吨3000美元曾被认为是铜价步入高价区的一道坎,但如今,铜价在3300美元徘徊也不足为奇。而实际上,其生产成本不过每吨1322美元。 据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预测,今后3个月,铜价将维持在每吨3250美元到3300美元之间。 但对于更长时期内铜价的走势,没有谁能有准确的判断。 业内人士担心,正处于一波涨势浪尖的铜期货市场有可能一泻千里,重演上个世纪90年代的铜市危机。目前,铜期货价格已严重与现货市场背离。 与现货日益背离 国际铜价自2004年3月突破3000美元大关以后,已经在此价格水平以上维持了16个月。北京德润林公司首席分析师李磊告诉《财经时报》,他担心铜价可能一泻千里。 从表面上看,铜期货市场已经遭遇前所未有的供应短缺问题。交易所库存下降严重,LME、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等全球三大交易所铜库存总量已不足8万吨。6月29日,LME铜库存下降了1025吨,至3.025万吨,创下36年来的新低,铜库存进一步降低的可能仍然存在。 6月20日,LME 3月期铜(3个月以后交割的铜期货,当时大致相当于SHFE的期铜9月合约)最高达到创历史纪录的每吨3435美元,而伦敦本地的现货铜价已经飙升至3670美元。 这是自1995年12月以来,市场首次出现铜价差如此扭曲的情况。在现货需求不算旺盛的背景下,这种价格扭曲让人更加担忧。 据国际铜研究小组的统计,今年一季度铜矿产量年比增长了7.5%,精铜产量年比增长4.1%,而需求年比下降5.5%,市场几近平衡。随着冶炼厂维修停产阶段基本结束,冶炼能力的增长可能促使铜供应量大幅提高。 “只有上帝知道” 中航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的周林告诉记者,期铜的涨势注定要结束。铜供应紧缺只是表面现象,铜市场有被操纵的可能。 在他看来,铜市场已经进入供求基本平衡的阶段,现在可能隐藏的问题是,成千上万吨没有注册成仓单的铜被囤积。 据估算,生产商和消费者手中持有的隐性库存约为80万吨,这是目前全球三大期铜交易所库存的10倍多。 日渐庞大的隐性库存和日渐萎缩的交易所库存成为市场目前最为关注的对象。谁能知道隐性库存到底有多少,或者知道交易所库存最后将下降到什么程度,谁就将成为市场的宠儿。 铜价崩盘可能性加大 李磊称,目前铜的真实供需状况无人能确定。不过,照现在库存数量下降的速度计算,到7月底,LME铜库存量将降为零。 高价位、低库存、高隐性库存的畸形市场带来的最大风险就是崩盘。 首创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的分析师王剑告诉《财经时报》,市场有可能出现“滨中泰男出事后的崩盘”。 上世纪90年代,日本住友株式会社的铜交易员滨中泰男在长达10年的未经授权交易中,操纵市场价格,结果造成了住友株式会社共计26亿美元的亏损。此后,期铜价格连续数年暴跌。 目前的库存状况更容易被人操纵进而发生崩盘。因为相对于上世纪90年代LME铜库存为30万吨、价值6.7亿美元而言,当前铜库存的价值只有1.2亿美元。 尽管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有投机势力在操纵铜价,很多人士确信铜价有崩盘的可能。 在他们看来,即使铜囤积在生产消费或流通环节,随着市场背离基本面的时间越长,崩盘的可能就越来越大,最后的损失也将越来越大。 有分析师估计,铜期货价格可能会下跌500美元,甚至更多。英国伦敦标准银行认为,铜价明年将大幅下跌,跌幅估计将超过30%。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也注意到,大部分分析师认为,在库存回到稳定的水平前,铜价将不可避免地剧烈震荡,最近出现的铜价阶段性火爆场面可能还会继续。 【小贴士】“大锤”滨中泰男 滨中泰男英文名YasuoHamanaka,外号“大锤”,其性格坚硬如锤。1970年他刚满22岁就进入日本住友株式会社打工,因其出色的交易水平,一路升至公司全球金属交易部首席代表。80年代后,住友控制了全球铜交易量的5%,尽显大鳄本色。 1990年“大锤”开始做多铜,当时的市场情况其实对多头很不利,但“大锤”坚定做多,几经周折,1995年铜市在“大锤”的拼死一搏下涨至3080点,直逼1989年顶点3305点,并扬言上破4000点。 但以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和罗宾逊的老虎基金为代表的空方也毫不示弱。最后LME交易所主席大卫·金出面对多空双方仓量、席位等展开全面调查,“大锤”被迫平仓,铜价一泻千里。 1996年铜跌至1740点,当时住友仅账面亏损就有26亿美元之多,滨中泰男被判8年徒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