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国内期货评论 > 正文
 

铜价要跨越巅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2日 10:32 格林集团

  2004年11月17日,LME铜价越过3000美元/吨之后保持了良好的上涨态势,继续向上挑战3000美元/吨之上的第一个阻力位置--3050美元/吨。从图形上看,铜价的上涨通道角度非常陡峭,并且在上涨过程中没有出现过正常的调整,比较完整的诠释了期铜目前的强势格局。很多投资者据此认为铜价很有可能继续大幅上涨,并喊出诸如3300美元/吨、3500美元/吨的顶点预期。莫非,铜价真的要跨越前期的价格巅峰,从而向历史高点进军吗?笔者认为,尽管表面上看铜价目前的确处于强势,也存在实现以上预期的可能,但是这个过程并不会一帆
风顺,并且很可能半途夭折。

  从交易的角度看。铜价上涨的最大阻力来源于商业性抛盘。事实上,铜价在2500美元/吨之上时,铜的生产商和贸易商就已经开始获得暴利。在3000美元/吨之上,生产商和贸易商的抛空将更加踊跃。而这些抛空头寸的出现,将严重限制铜价的上涨空间。我们看到前两次铜价上升到3000美元/吨以上,却很快又滑落下来,就是因为商业抛盘对价格的打压。那么,当铜价再次回到3000美元/吨之上,相信这些抛盘又将很快涌现出来,从而使铜价的上涨面临压力。因此,尽管铜价在3000美元/吨之下可以顺利的攻城掠地,但是在3000美元/吨之上则会遭遇商业抛盘的迎头狙击,上升过程将变的更加沉重。

  其次从基本面来看。中国加息的消息并没有造成铜价的下跌,反而因为利空出尽而成为本轮上涨的引子。尽管如此,笔者认为我们仍不可忽视正在进行中的经济宏观调控对价格的潜在威胁。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提高利率是一国货币紧缩的表现,而货币紧缩事实上代表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减缓。从中国具体情况来看,货币紧缩起码要在几个领域发挥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房地产行业。作为金属消费比较集中的行业,房地产行业的绝大部分发展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而贷款利率的提高将使房地产行业在资金方面变得捉襟见肘,从而难以继续保持景气发展的势头。从中国实施的几次宏观调控措施的针对目标来看,房地产行业是国家一直重点调控的行业之一。因此,房地产行业很有可能在不远的未来开始走下坡路。一旦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被抑制发展,中国的基本金属消费就将出现明显的下降。而另外几个行业也因为宏观调控措施而减缓扩张速度,都将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中国的铜消费量。这样,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的基本金属消费量因为宏观调控而明显下降恐怕为时不远。由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基本金属的最大消费国,因此整个世界基本金属市场都在看着中国的脸色。中国消费一旦下降,恐怕世界铜供求关系也会随之变化,而这种变化终将导致期铜牛市的结束。

  美国大选结束以后,人们关注的问题逐渐集中到国际原油价格和美元汇率的变化上来。尽管布什总统认为美国将继续买入原油,但是贸易赤字这个越来越头疼的问题已经让美国政府开始有所顾忌。因此,笔者认为国际原油价格已经完成了一轮牛市的上涨过程。尽管后市的震荡中还有再度冲高的可能,但是终究是大势已去。虽然有专家称原油价格下降有利于经济发展,似乎对铜价存在利好作用,但是从CRB指数与油价的关系来看,油价下跌将直接带动CRB指数的下降。铜价也一直与CRB指数保持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CRB指数的下降恐怕也将在铜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

  美元汇率的变化则是影响铜价走势的另一关键因素。笔者认为,尽管美国政府可能引用弱势美元政策来解决赤字问题。但弱势美元本身也是一柄双刃剑,也会带来贸易赤字的继续增长,同时使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失去硬通货地位。所以,美国政府可能将设定美元贬值的底限。在底限之上,美国政府可能对美元的走低不管不顾;但是一旦美元汇率到达底限,美国政府则会出手干预。同时,日本、欧洲等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均属于出口拉动型,因此也不太可能使本位货币长期保持对美元的强势。从美元汇率走势来看,美元指数已经持续下跌了三年半的时间,且距离1992年的历史低点不远,出现大幅度回升的可能性非常大,且随时可能发生。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尽管目前铜价仍然存在向上的背景和动力,但是已经是强弩之末,因此过度看多铜价是缺乏理性的。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减速以及供求关系的改善,铜价跨越巅峰、创造新历史的可能性正在逐渐减小。或许,目前动荡的行情正是牛市向熊市的转化过程。(来源:和讯特约/李华权)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驻伊美军围攻费卢杰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世界杯预赛国足VS香港
歌手江涛涉嫌携带毒品
车市“小鬼”当家?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