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国内期货评论 > 正文
 

全国棉花市场形势分析(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8日 14:46 格林集团

  由于今年棉花价格一路下跌,棉农惜售严重,加之棉花收购企业资金紧张,导致今年虽然国内棉花丰收,棉纺企业却出现原料供应紧张,转而寻求价格更低的进口棉。

  山东亚光集团董事长王延平介绍,今年国际市场棉价下降,带动国内棉价也一路走低。而棉农由于去年棉花卖了高价,对今年的棉价不接受,再加上往年有棉农卖棉卖早了,后来价格涨上去的经历,棉农都不愿售棉。这给企业的收购带来了困难,去年这个季节,企业
日收购量能达到二、三百吨,现在每天只能收购几十吨。而且迫使企业扩大收购范围,跨地区、跨省四处寻找棉源,现在企业有了收购权,也不局限于当地,哪儿的棉花质量好价格低就用哪儿的。

  山东德棉集团原料公司经理刘春海最近一直督促棉花收购。他说,今年农民惜售情绪严重,而且棉价不稳定,边收购边下跌。与往年比,今年收购情况很不理想,去年这个时候已收购40多万公斤了,今年才收购了十几万公斤。

  在棉花收购上,企业存在矛盾心理。王延平说,一方面企业要大量用棉,另一方面由于现在棉价仍在下降,企业不敢大量收购储备。在山东滨州,新棉刚上市时,标准籽棉价格在2.6-2.7元/公斤,现在到了2.4元/公斤,比刚上市时下降了5%-10%,而且这个价格也稳不住。据刘春海介绍,现在山东有的地方棉花最低价已出现了1.08万元/吨。预计今年棉价还将继续下跌,可能会到1.05万/吨左右。

  棉花收购企业还面临资金问题。以往农发行对棉麻收购企业大量提供资金,今年由于棉麻企业普遍亏损,大批企业资金供应中断。棉纺企业难以从棉花收购企业寻找棉源,只好自筹资金自行收购。由于今年宏观调控压缩信贷,其他金融机构也没有这种资金信贷计划,企业只能自己筹钱,收一点用一点。据王延平介绍,目前企业每个月筹集一、两千万元用于棉花收购。

  潍坊中天棉麻有限公司是一家棉花流通企业,经营经理李永祥介绍说,今年棉花价格一路下跌,按往年经营办法,他们要从基层棉花收购企业大量收购,今年怕从加工厂收了后卖不出去,不敢多收。当地棉花企业一开始收购价为2.5元/公斤,现在到了2.2元/公斤。他认为,去年棉价的大起大落是造成棉麻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去年每吨棉花价格到1.5万元/吨时,很多企业抢购,后来棉价下跌卖不出去,企业亏损巨大。

  在国内棉源紧张的情况下,一些棉花企业纷纷转向用进口棉。王延平介绍,亚光集团今年进口棉花数量很大,已达到2万吨,并且还要增加。这些棉花主要是从美国、澳大利亚、乌孜别克斯坦等国进口的,进口棉价格比本地棉还便宜。德棉集团今年进口棉数量也在增加,大部分订单是今年2、3月份的,有的是去年11、12月的,进口国家有美国、澳大利亚、南非、津巴布韦等国。该集团今年分配到的国家配额为1.01万吨,另外买了一些其他企业的高价配额。现在进口棉价格比本地棉低2000元/吨。质量也没问题,所以国内企业更愿意用进口棉,只是受配额所限。

  对于当前的国内棉价,王延平认为,农民售棉价格维持在2.5元/公斤左右,对于棉农和企业来说都可以接受。如果棉价一直跌下去,对棉农种棉积极性伤害很大。加上今年粮价上涨较多,农民算着种棉不如种粮,明年很可能“弃棉改粮”,棉花面积将大减,带来棉价高涨,对企业也会产生伤害。他认为,目前最理想的棉价是稳定在2.5元/公斤左右。

  刘春海认为,今年棉价下跌,对企业来讲似乎成本降低,但实际上用棉企业并没受益,因为下游产品如棉纱的价格也下跌了。现在棉农卖棉的价格在2.2元/公斤已基本上不赚钱,如果棉价跌破2元/公斤,棉农就赔本了,明年就有人不种棉花了。

  王延平认为,当前棉花市场如无大量资金涌入,棉价无法上涨。越是没有抢购,棉价越是下跌。棉花收购季节就两、三个月,如有大量资金涌入,在短时间内迅速将棉花收购起来,棉价就能回升。他指出,因为去年棉花市场价格变化太大,一些棉花加工企业和棉麻公司存棉太多,亏损严重,农发行贷款不能及时归还,所以今年贷不到款。供销系统棉麻企业这一部分信贷空位应该有新的企业来取代。农发行可以选择一些经营好、有实力、信誉度高的用棉企业,提供短期流动资金。同时,国家也应启动棉花储备,以抑制棉价下跌趋势。

  据刘春海介绍,去年德棉集团曾尝试运作农发行资金,找了一个质量信誉好的棉花加工厂,集团给他们做担保,争取到一部分资金。但这部分资金只能封闭运行,而且贷款到位很晚,10月下旬才到位,而9月初已开始新棉收购。更主要的是运作程序非常麻烦。他们希望农发行能抓紧研究新方案,简化运作程序,让用棉企业有充足的资金及时收购棉花。王延平认为,现在棉纺织品出口形势很好,稳中有升,因为一些发达国家市场准入放开,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会。我国应抓住这个大好时机,加强宏观调控,保证棉纺企业原料供应,协调好棉农、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用棉企业的关系,使我国棉花产业健康发展。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中国国际通讯技术展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南方周末内地创富榜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凤凰卫视中华环姐大赛
高峰那英情感风波
狼的诱惑-终结版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