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内盘资讯 > 正文
 

2005年国际期货市场盘点:欧美亚竞争格局有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6日 14:36 北京德润林

  作者:北京德润林公司首席分析师李磊

  2005年,全球期货市场成交再创新高,这主要和传统金融衍生品交易活跃以及商品期货异军突起有关,美国期货市场交易量大幅提高,并且在欧美争霸战中从容胜出;而在亚洲市场,印度期货市场也在快速崛起,成交金额比上年激增两倍以上。

  过去一年里,商品期货走势精彩纷呈,期货市场则可谓是乱云飞渡。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的时间表日益临近,如何应对全球期货市场的竞争新格局,特别是应对来自印度这个亚洲邻国的竞争,可能成为我国期货从业者需要关注的新课题。

  第一部分:全球期市继续增长,商品期货助推有力

  2005年国际商品市场强劲上涨,

能源和金属领涨大盘。商品指数连续第四年上涨,这主要是受益于美国、亚洲以及其他地区需求强劲的推动,由于这些地区的经济扩张,对原材料的需求也水涨船高,以便满足消费者对成品的需求。

  从能源市场看,原油继续成为商品市场的大哥大,由于全球产量趋紧,而需求达到每天8300万桶,这给市场带来支持。2005年底原油期货价格每桶比上年上涨了17.59美元,涨幅为40.5%。其他能源产品也跟随原油走势,涨幅从40到80%不等。

  金属市场上,黄金价格创下198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他贵金属也跟风走高。白银期货上涨了29.6%。基础金属价格也走势强劲,,铜价扮演领涨角色,涨幅达到45%。伦敦的锌、锡和铅的价格也大幅收高,主要因为中国的需求强劲,以满足国内电气行业的需求。

  农产品市场上,谷物价格在2005年则出现漂亮的反弹。CBOT的大豆和小麦期货上涨了将近10%。软商品期货方面,纽约白糖期货价格上涨了60%以上。纽约棉花期货价格也比一年前收高了21%。

  随着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商品和期货行业也继续繁荣,成交量创记录。根据美国期货业协会(FIA)对全球60家期货交易所的统计,在2005年1至6月份,全球35家交易所成交量高于上年同期。全球范围内,2005年上半年的期货和期权交易量达到了47亿手,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7%。期货交易量增长更为强劲,达到了11%。

  第二部分:美国期货市场更上层楼

  2005年美国几家期货交易所风光依旧,包括CBOT,CME,NYME,CBOE以及国际证券交易所(ISE)在内的美国主要期货市场的交易量增幅均达到了两位数,其中CBOT成为继CME之后第二家成功上市的期货交易所,市值已经高达51亿美元!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也开考虑面向私人投资者出让小部分股权,以后还打算公开上市。

  根据美国期货业协会的统计数据,上半年美国市场的期货交易量合计为8.171亿手,比上年提高了26.6%。期货期权交易量为1.877亿手,同比提高30.9%。证券的期权交易量提高18.7%,达到6.959亿手。2005年上半年,成交增长最为强劲的领域是利率衍生品。利率期货的交易量同比提高了三分之一以上,达到4.494亿手,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5.6%。。农产品的期货和期权交易量同比提高5.9%,达到7420万手。能源期货交易量为8190万手,提高了31.6%。在世界最大的农产品衍生品交易所CBOT,上半年的成交量为4860万手,同比提高了1.5%。

  此外,能源期货和金属期货的活跃交易,也有助于NYMEX的场内交易量健康增长,上半年的原油期货交易量为2990万手,同比提高16.2%,天然气期货交易量为960万手,同比提高15.4%。NYMEX的Clearport的交易量达到了1460万手,同比激增251%,这种产品可以把100多种的能源掉期合约以及期权合约通过清算转为期货。此外,NYMEX的迷你原油期货的成交增长更为强劲,该合约是通过CME的Globex电子化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合约大小只有传统的通过场内交易的原油合约的一半,因此特别受到那些自营交易商的青睐,上半年,迷你原油期货合约的交易量接近140万手,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0倍以上。

  2005年的上半年,美国的基础金属衍生品交易量则达到了220万手,同比提高18.3%,NYMEX的铜期货交易量为210万手,同比提高25.7%。

  第三:欧洲市场两极分化

  过去一年里,尽管欧洲期货交易所依然稳坐全球交易所老大的位置,但是却未能成功大实施跨国扩张战略,特别是Eurex年初大张旗鼓的进驻期货重镇芝加哥,试图撼动CBOT在国债期货的霸主地位,但是最终却落个铩羽而归,老总也黯然挂印辞职。

  不过值得欧洲人欣慰的是,Eurex在2005年的成交量达到了12.5亿手的新高,比2004年的前历史记录10.7亿手增长了17个百分点,主要是受到固定收入期货、证券指数期权、单只证券期权的推动;这也使得Eurex坐稳了世界头号交易所的宝座。

  从Eurex的各个交易品种看,资本市场产品依然雄踞交易量的首位,高达4240万手,其中包括了欧洲债券期货交易量1800万手,这也是Eurex的当家花旦产品,而欧元Bobl期货的交易量达到1130万手,Eruo-Schatz期货合约交易量也达到1020万手,同比提高了11%。基于证券的衍生品交易量达到4380万手,其中证券指数衍生品交易量为2630万手,证券期权交易量为1750万手。在证券指数衍生品中,交易量最高的属于DJ Euro STOXX50指数,交易量为1210万手,同比提高15%,而证券期权产品中交易量最高的为Allianz期权,成交量为290万手,同比提高了一倍。

  但是欧洲另一家主要的期货市场则面临成长的烦恼,交易量面临滑坡,Euronext.life的成交量降低到了4.215亿手,同比降低了3.8%,主要因为巴黎的交易量降低,而伦敦的交易量增长迟滞,抵消了

阿姆斯特丹交易所成交量的提高。

  不过在欧洲南部地区,交易所成交量增长明显。西班牙的MEFF在2005年上半年成交量达到了1960万手,同比提高39.2%,而

意大利的IDEM成交量为1320万手,同比提高39.4%。这主要和证券衍生品成交活跃有关。

  第四部分:龙象崛起,日本式微

  在亚太的其他地区,中国以及中国台湾、印度和澳大利亚的期货交易所均出现强劲增长,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印度期货市场的崛起。

  根据印度政府在2006年初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05年印度期货市场的成交金额高达16万亿卢比(1人民币等于5.55卢比),这要比2004年的水平提高了2.2倍!其中印度两大期货交易所NCDEX和MCX的成交量合计就占到了15万亿卢比。如果按月计算,每个月的成交增长超过了15%。

  印度交易所积极推出新的大宗商品期货,为期货市场的高速增长起到重要推动。MCX在2005年的2月份推出了原油期货,成交量立竿见影出现增长,这要归功于全球原油价格波动剧烈所赐。由于黄金、白银和原油等商品期货波动加剧,MCX的全年成交金额比上年提高了18“%。在黄金和白银市场,如果按照交易量计算,MCX已经跻身为全球五大交易所。

  随着期货市场增长,印度期货市场呈现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虽然MCX和NCDEX的日均交易量达到了2000亿卢比,但是印度其他交易所的表现则要差的多,平均月度成交量不到1000亿卢比,许多地区性的交易所却面临关门。只有少数几家其他的交易所预计能够在2006年维持经营。

  与此同时,日本、韩国和新加坡在亚洲衍生品市场所占的份额出现降低。在日本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尽管一心想要当亚洲领袖,但是在期货市场上却难掩日落西山的惆怅,主要商品期货交易所的成交量大幅降低。例如东京商品交易所(TOCOM)上半年的汽油期货交易量同比降低22.5%,煤油期货交易量也降低了37.1%。而在中日本商品交易所(CJCE),煤油期货交易量同比降低15.6%。

  在贵金属市场上,日本期货市场也是乏善可陈。2005年的上半年,TOCOM的黄金期货交易量为670万手,同比降低34.5%。铂金期货交易量为370万手,同比降低52.6%。

  日本期货市场之所以走出如此低迷行情,主要因为4月份政府实施新的法规制度,加强了金融防范等规定有关。

  此外韩国交易所的成交量继续降低。虽然KOSPI200股票指数期货和期权迄今仍然是世界上交易量最为活跃的衍生品合约,仅在上半年的交易量高达10.9亿手,但是却要比上年同期低了20.7%。在新加坡的SGX,交易量也出现大幅降低,2005年上半年的交易量仅为1130万手,同比降低33%,这主要和欧洲美元期货交易量降低有关。

  第五部分:监管和创新依然是国际期货潮流

  全球主要的期货经纪公司-瑞福(Refco)公司10月份在全球期市掀起来一场轩然大波,起因是媒体披露瑞福公司的前董事长和总裁菲利普·贝纳特(Phillip R. Bennett)把4.30亿美元的债务转移到了自己控制的一家公司,这里面还包括客户交易穿仓的损失。丑闻东窗事发后,客户开始纷纷撤户,就如同储户挤兑银行一样。随后联邦政府以证券欺诈的罪名逮捕了贝纳特,而瑞福和主要的交易部门申请破产保护。最后瑞福期货公司被竞争对手曼金融收购。有趣的是,不到一年前,瑞福刚刚收购了嘉吉旗下的老牌经济公司嘉吉投资服务公司,而仅仅几个月后,嘉吉投资和瑞福就被曼金融一并收入囊中,令人想起“螳螂捕蝉”的成语。

  事实上随着期货市场的高速增长,对期货行业的监管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最近美国众议院近期批准了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一项修正后的章程,其中的新规则覆盖了天然气和外汇合约的市场。不过,这一新法规仍然需要和参议院的版本加以糅合。这也意味着今后美国对期货市场的监管范围更为广泛。

  无独有偶,印度期货市场监管机构也在出台更为严格的规定。相当于我国证监会的印度监管机构-远期市场委员会(FMC)宣布,从2006年1月1日起开始对国内期货经纪商实行强制性登记。只有获得登记的经纪商才能在商品交易所从事期货交易。

  与此同时,期货市场的品种创新从未停止过。日前,欧洲气候交易所(European Climate Exchange)的商业总监Albert de Hann表示,2006年可能成立一家京都温室气体信用(Kyoto greenhouse gas credits)的期货交易所,这是由于目前欧洲和日本公司对于从东南亚等地获得成本更低的气体排放信用的需求巨大。位于荷兰的ECE在4月份于伦敦的国际石油交易所(IPE)推出二氧化碳期货,这也是为了从欧洲二氧化碳的经纪市场分一杯羹,后者的成交量快速增长。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