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盘价差将缩小 进口量锐减沪铜有补涨要求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6日 08:55 中国证券报 | |||||||||
广发期货 冯宝军 近期国内铜市场外存在的较大价差,终于使沪铜在上周大幅补涨。但目前两者价差仍然十分巨大,进口铜亏损达每吨5500元。笔者认为,后市两地价差仍有缩小要求,沪铜进一步补涨可能性更大。
近一个月来,市场焦点一直集中在国储与国际投机资金的对峙上。因此后期铜价走向,也将主要取决于双方对峙结果。目前国储在国内市场已抛售约6万吨铜,据称还会连续再拍6万吨。加上在期货市场上抛售约4万吨,及国储向国务院申请出口20万吨,国储向市场抛售铜库存总量已达到30多万吨。从周边市场韩国、新加坡铜库存持续增加情况看,应该是从国内出口的结果。 国外投机资金之所以敢大举拉高铜价,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在铜市场处于绝对净进口消费国地位。据称国储有130万吨铜库存,但国家储备库存不可能全部抛售出来。本轮抛售已有30多万吨,对外盘影响并不大。目前国内外铜差价严重不合理,这已使10月铜净进口量达2004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尚不及5.5万吨,远小于今年1至9月平均10.6万吨的净进口量。11月国内进口铜亏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5800元/吨,除部分长期合同外,其它进口将陷于停顿。甚至不排除这些长期合同也会转口至亚洲市场抛售的可能,因此预计未来两个月进口量还会锐减。 短期看,国储抛铜还能够维持国内的供应缺口,国内铜的相对弱势也可能会延续下去。但一旦国储停止抛售或者抛售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国内铜价必将面临补涨境地。自去年5月以来,铜精矿加工费大幅上扬,目前现货铜精矿加工费大约为160美元/吨、16美分/磅水平,折合综合加工费为880美元/吨,扣除国内外铜价差仍有利可图。2005年铜精矿长期合同加工费为85美元/吨、8.5美分/磅,折合综合加工费为470美元/吨。这意味着按长单加工费进口铜精矿,难以弥补国内外铜价差,长期进口铜精矿面临亏损境地。年底将至,国内企业又将签订明年长期合同。但按这样铜价差及加工费计算,却是比较困难。 从2005年国内铜供应结构来看,1至9月平均净进口10.6万吨;1至10月平均每月产铜20多万吨,其中平均每月国产铜矿含铜量仅为5万多吨。这意味着国内生产的精铜中,大部分铜矿还是依赖进口,目前国内净进口部分暂由国储抛铜弥补。如果国内外过大价差结构威胁到铜精矿进口,必将导致国内铜产量下降,从而使国内铜供应形势更加严峻。另外,年底及每年第一季度通常是国内铜生产厂家停产检修时间,这也将加大国内铜供应压力。 决定目前铜价走向的主要因素,还是国储与海外投机资金对峙结果。从目前形势判断,这还需要相当长时间。尽管2006年全球铜市场可能会存在一定供应过剩,但产量大幅增长可能要到2006年下半年及2007年之后。从资金因素和国内铜生产供应角度看,随着双方对峙时间延长,国储相当不利。一旦国内供应出现问题,国内铜价可能会出现强劲补涨,中国可能会重新回到国际市场买铜,从而激发外盘新一轮上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