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内盘资讯 > 国储铜价之争 > 正文
 

国储对决国际基金初战告捷 期铜价格大幅回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 05:19 都市快报

  国家物资储备局连续击出几记重拳,向现货市场销售国家储备铜,并与抬高铜价的国际基金展开了一场搏杀,一系列凌厉手段让人们看到了国储平抑物价的成效。

  国储连续抛售平抑铜价

  国家储备局继11月16日公开竞价销售2万吨储备铜后,23日再次举行公开竞拍,并宣布
一系列抛售计划。受此影响,上海期铜价格大幅下挫,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价格也出现较大幅度回落。

  来自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最新统计显示,24日沪铜加权平均价跌至35819元,这个数字比23日国储抛铜当天下跌了58元。而与本周一的37197元相比,跌幅达到3.7%。

  而LME期铜市场在国储抛铜的影响下,23日出现剧烈波动。三个月期铜最初跌至近4000美元水平,其后虽一度反弹,但最终报收于4090美元。而此前由于国际基金的大肆挤空,伦铜价格一直高居不下,上周五曾创下4245美元的历史新高。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国际国内铜市价格的大幅回落,与国储局连续抛铜密切相关。23日国储局在北京公开竞拍2万吨储备铜,前三批均以流拍告终,第四批产地为智利的储备铜以37850元成交。

  当天,国家发改委网站上再次公布国储铜竞价销售第三号公告,称“为缓解当前国内铜供应紧张状况,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国储物资调节中心受国储局委托拟以公开竞价方式销售2万吨国家储备铜,销售时间为11月30日。据悉,国储物资调节中心未来几周内将再次分三批竞拍总共6万吨储备铜。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国储公布的一系列抛售计划,为市场传递了铜供应量将持续增加的信号。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国内和国际铜期货市场价格的回落。

  空头被套传言国际基金疯狂炒作

  最近数周,因有海外报道称中国交易员刘其兵代表中国国家物资储备局建立了巨额期铜空头头寸,估计头寸规模在10万吨-20万吨之间。媒体称刘其兵本人去向不明,引发市场猜测中国可能不得不代其回补上述期铜空头头寸。国际投机基金疯狂炒作此题材,LME铜价连续创下历史新高。LME3月期铜最高攀升至4245美元/吨,今年以来,LME3月期铜已上涨了34%。

  对此,东华期货研究员陶金峰表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如果国储在LME市场中确实存在头寸,有可能是国储抑制铜价的一种手段,并且数量不会像传说中的这样巨大;另外,不排除刘其兵个人私自建仓的可能性。

  此前也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所谓国储在LME持有巨量空头的说法,不过是国外基金多头和国际矿业公司互相勾结针对中国的阴谋又一次暴露在阳光下。

  LME总裁表示有关国储空头报道是传闻和猜测

  正在上海参加铜工业会议的LME行政总裁西蒙·希尔表示,中国某媒体关于中国不得不在12月21日前交割20万吨铜的报道是“市场传言和猜测”。

  希尔表示,他不知道这一数据来自何处,“这个数据当然不是来自LME,我怀疑它来自那个可能建立了这样头寸的人。”他在上海接受采访时如此表示。

  “我们从未公布过任何人的交易头寸信息,也未对个别交易会员的持仓发表评论。”西蒙·希尔表示,“LME的责任是维持市场秩序,此前交易所是这样做的,以后将一如既往。”当问及LME是否将与中国国家物资储备局对据悉由一名交易员建立的期铜空头头寸进行讨论时,他如此表示。“从历史上来看,LME持仓管理一直良好,我相信未来也将如此。”他说。

  出席上海会议的LME经纪商也未能证实所谓的中国空头头寸规模。在被问及中国国储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时,LME的一圈内会员Sucden公司首席执行官麦克·欧文兰说,“有这样一个空头头寸吗?我们不知道。”

  中国初胜大宗商品定价权

  国储官员日前表示,国储在LME期铜市场并没有空头头寸,即使有也是个人行为。

  “如果这些空头头寸仅是个人行为的话,那么国储这一战,将是必赢的一战。”上海一金属交易员表示,“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基金失去了交易对手。就算国储出于中国信用考虑,与国外经纪商谈判解决这些空头头寸,国储也是站在有利位置上的。这些头寸可以向后展期,甚至交割,由于国储拥有现货铜,最后的赢家也可能是国储。”

  国际铜价自2003年之后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其中最主要原因就是一些机构为了其利益而炒作“中国因素”。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常清认为,中国许多企业由于进口需要,在国外进行空头套期保值;而更多空头则是跨市套利空头。中国作为一个大的铜净进口国,在国际市场做空,必然在国际市场上成为基金“狩猎”目标,因而出现了基金不断挤空。由于基金挤仓,整个市场产生了一种恐慌心理预期,即铜价与供求无关,是一个不断上涨局面。持续高位徘徊的铜价,早已让国内铜下游加工企业苦不堪言,而上游冶炼企业的投资规模则急剧膨胀。国家发改委因此在11月初召开的“工交经济运行会”上对国内铜业的发展发出了预警。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改委下属的国家物资储备局在近一段时间内连续击出几记重拳,并与抬高铜价的国际基金展开了一场搏杀。增加期货交易所铜库存,在期货市场中建立大量空单,连续向现货市场销售国家储备铜,一系列凌厉手段让人们看到了国储平抑物价的成效。

  目前国储实实在在抛售现货铜的做法无疑是击中了国际基金的软肋,这也让国储第一次在和基金的对抗中占到上风。并且中国政府为平抑铜价还将陆续出台一些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如降低废杂铜的进口关税、和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国智利建立自由贸易区等等。

  东亚期货信息部经理陆祯铭表示,从短期来看,由于国储在与基金的较量中处于上风,国储还将按计划向市场抛售铜,铜价将进一步承受压力,LME期铜可能向下调整,这种价格的调整幅度很难预测,但是经过调整后的国内、国际铜价将能满足正常的贸易。从长期来看,铜价转势与否还需要看全球铜的供需状况,毕竟铜价的变化最终还是受基本面影响的。(新华社、《第一财经日报》《证券时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