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内盘资讯 > 正文
 

中美纺织品谈判好于预期 利好当头郑棉离奇跳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 10:00 证券时报

  中美纺织品谈判结果好于预期,郑州棉花期货却大幅下挫利好当头郑棉离奇“跳水”

  中国国际期货 姜桂萍

  昨日,当长达半年之多的中美纺织贸易问题终告结束时,郑棉不仅没有出现市场预料中的上涨,反而在消息出台后出现200元/吨以上的下跌,其中主力CF603合约跌穿了8月中旬
见底反弹以来形成的上升轨道支撑,市场一片哗然。难道是利好兑现,棉价将下跌?

  人民币升值预期再起

  虽然上周关于中美

纺织品磋商已取得了一些进展对市场形成利多,但无论是现货还是期货并没有出现明显上涨,加之条款中贸易增长基数按最佳方式计算是新增利好,因此把今日平开大幅下跌说成是利好兑现有些牵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近几日关于中国
人民银行
行长周小川暗示赞成人民币升值的信息已经导致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升温。加上此次中美纺织贸易协定签订较市场预期明显顺利的情况,市场对布什总统11月19日抵达北京访问之前,人民币可能再度升值的预期骤然升起。考虑目前国内棉价相对进口棉的高升水、本年度国内棉花进口量可能占到总消费量的40%以上,以及国内纺织贸易出口的高依存度等情况,人民币升值对棉价的利空影响远超过其他农产品。但是根据目前国内纺织生产的绝对优势以及日本等其他国家相关的历史经验,目前人民币升值因素可能被市场过度夸大。

  郑棉上涨频遭政策阻击

  国庆节前后国内棉价大幅上涨,而且造成皮棉销售价与收购价倒挂现象。为了防范市场风险,

国家发改委和农发行相继出台了有关棉花收购风险提示。由于国内不少收购加工企业资金本身就不充裕,加之在销售利润微薄的情况下皮棉销售缓慢,资金非常紧张,因此农发行的相关政策对短期棉花收购市场形成实质性的利空影响。另外,由于国内棉价相对进口棉升水扩大至近几年高点,因此市场对后期可能下发的新年度配额预期已经成为压制棉价的最大潜在利空因素。

  收购成本阻止棉价跌幅

  根据统计,国内已收购棉花成本平均约在13900元/吨以上。尽管利空政策频频出台,导致棉花加工企业近期出现谨慎收购现象,但是不少地方棉农的惜售力度超过加工企业慎收行为,扣除籽棉品质下降的因素,实际籽棉收购价下降并不多。在此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不愿降价销售皮棉,而是以囤积待售来对应,在市场上销售棉花大多是囤货较多的企业为降低风险而少量抛出的,国内棉花收购成本对棉价形成重要支撑。

  国内缺口较大

  自2004/2005年度以来,国内社会纺纱量保持高速增长,平均增速超过25%。即使8月份以后,欧美有关设限的纺织品出口配额陆续用尽以及季节性淡季因素,但社会纺纱量仍保持快速增长,9月纺纱量还创出历史新高。根据纺纱量数据,目前国内棉花每月消费量在80万吨以上,即使本年度社会纺纱量只增长10%,本年度国内棉花产消仍存在至少400万吨的缺口。由于上年度国末,即8月底国内棉花库存已经处于历史低位,现货资源非常紧缺,因此缺口基本要由进口来弥补。由于进口棉补充迟缓,加之目前纺织企业普遍库存均较低的情况,国内棉价仍存在暴涨的风险。

  综上,人民币升值以及国家可能出台政策利空的因素导致目前郑棉缺少上涨动力,但在收购成本支撑以及消费良好、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棉价也难以下跌。鉴于美棉后期走强的概率极高,因此不宜杀跌郑棉,保持逢低买入思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