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内盘资讯 > 正文
 

中储粮出手 夏粮收购价格明显上扬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6日 07:54 中国证券报

  记者纪凡

  记者昨日分别从农业部和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获悉,最近一周,由于国储小麦收购价格调高,收购速度增快,牵引国内小麦产区的新小麦价格明显上扬,陈小麦价格跌势趋缓。业内专家认为,这将一定程度上保证CPI的平稳。

  夏粮收购开局并不好

  “去年小麦的开秤收购价大概在0.75元/斤左右,而今年的开秤价只有0.67元,比去年的价格低了不少”,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的专家告诉记者,今年夏粮收购的开局形势并不好。

  也因为此,日前,国家七部委联合召开了夏粮收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做好夏粮收购稳定粮食市场价格做出具体部署。会议要求,中储粮总公司和地方储备粮公司要结合库存小麦轮换,采取先轮入的方式,积极参与市场收购。中储粮总公司在夏收期间,按照冀鲁豫地区中等白小麦挂牌收购价不低于0.72元/斤,江苏、安徽、湖北红小麦不低于0.69元/斤,收购130亿斤小麦作为临时储备,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政策效应立竿见影

  本周,河北省小麦收购价格比上周上扬20-40元/吨,即每斤上涨1-2分钱。其中,河北中部国储库挂牌收购价格为1480-1490元/吨,南部国储库挂牌收购价格为1440-1460元/吨,全省国储最高收购价格为1520元/吨。山东全省大部分地区的收购价格都有所上扬,其中中部地区、靠江苏边界地区上扬40-50元/吨,即每斤上涨2-3分钱。河南省国储小麦收购价格也上涨到每吨1440-1450元,比前一周上涨20元。国储小麦收购价格普遍高于市场价格40-80元不等,对整体小麦市场价格已经形成明显持续的拉动。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从当前产区小麦收购进度来看,收购快慢程度与去年类似,江苏、安徽两地新麦收购进度最快,河南地区随后,河北、山东两地收购进度明显滞后,开秤时间偏晚对此有直接影响,河北小麦入库难度与去年相比难言降低。

  业内人士指出,中央制定的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一定程度封闭了粮价的下跌空间,对粮价构成较强的支撑作用。而近期粮食价格的止跌回稳,无疑为CPI的平稳运行提供了保证。

  粮价下行压力依旧不小

  今年3月以来,国家主产区小麦的收购价出现了近10个月以来的首次下降,这种跌势一直延续到5月中旬以后才趋于稳定。而今年的4月和5月,我国CPI涨幅均为1.8%。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4月份食品价格的同比上涨幅度为3.1%,而粮价同比下跌1.7%,对比去年4月食品价格上涨10.2%,粮价上涨33.9%,显然是粮价下跌带动了总体物价水平的走低。

  同时,有业内人士指出,综合宏观和总量供求情况来看,若宏观经济形势不出现大的波动,粮价下行压力依旧不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陈剑波就表示,由于2005年政府对补贴、减免税和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增加及最低收购价等政策都给出了农民良好的收入预期,调动了农民投入粮食生产的积极性,2004年冬小麦播种面积已增加1000多万亩,如果气候条件正常,2005年粮食生产将会在2004年的基础上进一步稳定增长。这将形成粮食价格在2005年下行的推动力。

  食品是下半年CPI涨幅的关键

  由于经济数据还不完整,目前宏观经济正处于一个观察期,面临着两种可能:一是CPI平稳运行、GDP增长低通胀下的经济高增长;二是CPI、GDP双双下滑的通货紧缩。而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食品是决定下半年CPI涨幅的关键因素。

  有专家指出,当前石油、运输费用等价格的上涨,导致化肥等生产资料的价格上升,可能会抑制下一步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此外据估计,2004年粮食企业的库存已经减少了500亿公斤左右,并且不能完全确定企业和农民一定会大幅度增加储备。而与此同时,还要防止因投资和消费需求不足而出现通缩,出现农民及粮食企业大量抛售以及粮食加工企业减少库存的情况发生。

  从2005年的情况来看,CPI如保持在3-4%的水平,且维持目前的实际利率略低于CPI的水平,将有利于国有粮食企业及农户增加储存,维持市场价格稳定。

  有关夏粮收购的价格博弈还在继续,后期国储小麦收购对于粮价能否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还待市场进一步考验。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