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铜价格亦牛亦熊激荡起伏 基金四顾也茫然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31日 11:02 中国证券报 | ||||||||
深圳博华 吉敏斯 过去的一年,期铜(资讯 论坛)表现出百年不遇的“激荡起伏”,既创造了LME历史上的最高价3339美元/吨,也经受了历史上单日最大跌幅343美元。最引人瞩目的同时也是最失败的当属“战略性抛空”。总结其屡战屡败可发现,其根本原因在于与趋势做对、与主力对抗,亦即与善于做趋势的主力资金—期货基金做对。因此,关注基金主力动向,才能得出
基金包括宏观基金、技术基金、避险基金及指数基金等许多类型,从以上图表可清晰发现,不同基金介入市场的阶段不同,介入出发点也不同,对于行情的影响也不同,一般所谓的“基金主力”主要指宏观基金,其他如技术基金、避险基金和指数基金在趋势行情中一般与宏观基金方向一致,只是在阶段性行情尤其是调整行情中会出现暂时性对抗。 宏观基金(MacroFund)在期铜价格运行中一直扮演着“弄潮儿”角色,但在1997、1998年后,由于量子基金及老虎基金等大型宏观基金逐渐退出商品期货市场,加上高盛、美林等券商也减小了其交易量,因而先前活跃于铜市中的投机规模迅速出现萎缩,虽然商品期货只是宏观基金投资品种的很小一部分,但由于宏观基金规模相对较大,所以即便是很小一部分,对于商品期货市场来说都足以造成巨大冲击。据以往经验看,几乎每次大行情的出现都有宏观基金的身影,包括“住友事件”和“株冶事件”。 比较而言,宏观基金的操作手法是所有基金当中最狠、最准、最韧的一个,其主导决策机制和理念是以宏观经济运行基本规律为指导,捕捉宏观经济出现转折性时机,择机发动预先性大规模行情。所以,监察宏观基金动向基本上都是以判断宏观经济运行为重要参考。从此次期铜牛市行情来看,其大致操作是:首先,在1600美元启动阶段已参与其中,此时背景是中国需求旺盛,全球精铜由过剩转向缺口,同时美元持续走弱;其次,在LME期铜达到3000美元之后逐渐离场,此时的宏观背景是中国采取宏观调控措施,美联储加息;再次,当铜价回落至2500美元附近再度进场,背景为缺口延续,全球铜存在冶炼瓶颈,而中国需求出现反弹,美元继续走低;最后,在3300美元附近再次离场,此时中国对房地产市场开始调控,美国又一次加息,铜市由供应不足走向平衡。 技术基金(CTA)就是指主导决策机制来源于技术分析和预测的期货基金。由于规模不大和预期回报较低,技术基金难以对价格运行产生主导作用,只是在行情发出买进或卖出信号时,尤其当价格运行到波段式的重要关头接近强阻力和支持位时,技术基金才会活跃于市场中。一般来说,行情进入震荡期或市场测试强阻力和支持位时是监察技术基金的有利时机。此次牛市行情中,技术基金的具体操作是:在1800美元收敛三角形突破之后买进;在2036美元新高突破之后抛空;确认突破,重上2036美元之后再次买进;双底形态初步构造完毕之后买进;3000美元附近旗型整理突破之后买进;创造历史新高3339美元,小圆弧顶下跌之后抛出。 避险基金又名对冲基金或套利基金,由于风险类型和周期不一,避险基金规模和预期回报难以全面统计,因此在判断避险基金对于期铜价格影响时,只能依照宏观经济风险、汇率(或利率)风险及套利规模来参照计算。从经验角度出发,避险基金往往在行情进入高潮阶段或极限阶段才会较大规模入场。此次牛市行情中,它在美元弱势成局、美元指数持续下跌、欧元持续下跌时买进;在油价创新高、CPI上涨时买进;当油价跌破50美元、欧元/美元跌破1.26卖出。 指数基金专门追踪大宗商品指数、以指数投资为最终投资目标的期货基金。它介入商品期货市场在很大程度上与宏观基金较为类似,只是其范围更为广泛,包括整体指数、分项指数及单一商品,甚至会出现指数基金在不同商品、不同指数之间的轮番炒作,因此,在介入规模上较宏观基金差,从单一商品的走势来看,指数基金与宏观基金的趋势性最为一致。此次行情中,指数基金在参照CRU整体及单项指数、高盛等商品指数作为买进或卖出的参考指标:当CRU整体指数上涨时,在单项指数之间频繁进出。 综合以上四种基金的整体及单项分析来看,当前期铜市场上,宏观基金已基本离场,处于观望格局;由于头部构造超过1年,均线系统呈现空头排列,技术基金已转为空头;石油价格、通货膨胀及美元走势均呈现震荡格局,避险基金和指数基金虽然部分减持,但依然是多头。总体来说,目前基金参与状况与高位区间震荡格局较为吻合,在宏观基金没有深度介入之前,期铜将持续陷入“亦牛亦熊”、长期运行方向难明的震荡格局。而只有在以下情况出现时,宏观基金才会真正结束牛市和启动熊市:国内进口存在利润空间;国内三月期价/LME三月期价超过10.2,SHFE/LME的现货/三月期价呈现平稳格局,最终逼迫国内消费商持续高位接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