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内盘资讯 > 正文
 

大连大豆跌意渐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8日 09:42 证券时报

  万汇期货王西昂

  大豆(资讯 论坛)现货升水一直是近期备受市场关注的焦点,期货市场上起伏不定的大豆期价一次次考验着投资者的耐心。买卖双方在价格上的博弈正是行情展开的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豆现货流通领域的交投必将逐渐恢复活力。未来的众多不确定因素正是多空双方仍然坚持各自立场的理由,当前的市场正面临方向选择。

  利空进一步得到证实

  美国农业部(USDA)上周三公布了最新供需月度报告,预测美国大豆产量将达创纪录的31.41亿蒲式耳,年终库存量为4.35亿蒲式耳。虽然USDA最新产量月度报告表明美国大豆产量略降、库存低于市场预测,但却进一步证实了整体大豆将出现供应过剩的预期。另一方面,作为推动全球大豆最大买盘力量———中国大豆需求,由于国内油脂消费量连续多年大幅增长达到一定水平后,人均消费增长出现滞缓,消费增长速度将有所下降。眼下市场预期未来大豆的产量将出现大幅增加,而与之相对应的大豆有效需求却并无表现出强劲增长的态势,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南美产量仍存变数

  尽管农民惜售和交通运输不畅的情况未见明显改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前期一直坚挺的现货基差已逐步显现松动迹象。美国农业部最近公布的周度出口销售报告中,截止1月6日的一周,美国大豆净出口销售106.6万吨,远高于市场预测区间,更为重要的是,春节前中国的集中买盘占了其中很大一块。这是一个悖论,中国国内的农民惜售导致我国的大豆需求缺口短期只能依靠具有价格优势的美豆进口来弥补,这直接引发了美国大豆现货价格保持坚挺,从而在有力支撑期价的同时又延续着大豆卖方惜售的心理。然而随着南美新豆上市日益临近,这种局面将出现转机。美国豆农将不得不面对南美新豆骤然增加的供应压力,与此同时中国买家也可以获得更为从容的大豆采购选择,大豆进出口贸易竞争势必导致丰产压力下的豆价回归其实际价值。当然,南美大豆的最终产量还要看天气及锈病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而这些因素又往往是最难确定的,因此还存在一定变数。

  主力资金动向值得关注

  CBOT大豆市场上,商品基金在新的一年里逐渐恢复了卖空交易,截止1月11日公布的CFTC持仓报告显示商品基金共持有51538手净空单,显示了他们对于未来市场走向的态度。另外,对于近期指数证券基金的操作仍有待观察。连豆市场上,多空力量分歧依然较大,随着交割月A0501合约的退市,预计形势将会变得明朗。

  综上所述,在南美大豆产量还未得到确认以前,全球大豆整体供应过剩的利空预期将继续使大豆期价承压。短期内大豆现货购销能否持续有效放量,将对后期大豆期价行情演变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2004/2005年度大豆供求平衡表上的显著差距,将最终决定未来大豆期价的真正走向。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