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内盘资讯 > 正文
 

期铜高位震荡后将价值回归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5日 06:24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对基本金属市场而言,去年是难以捉摸和把握的一年。整个金属品种均呈现了猴年期市的猴性,全年波幅十分巨大。诸多因素都为铜(资讯 论坛)价的高企提供支撑。而2003年以来美元的持续贬值引发全球资本逐步由货币市场向商品市场流动,商品基金成为铜价上行的主要推动力量,随着铜价逐步进入历史高价区,其商品的保值作用逐渐淡化,投机气氛开始转浓。结合2005年宏观经济面分析,笔者推断2004年被基金拉离了价值区的铜价,2005年将随着商品市场内在循环和宏观经济周期的推动走出价值回归的行情,但整体下跌幅度不宜看得
过深。

  从基本面分析:一、今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有所缓和,但整体仍然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今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为4.3%,但仍高于2000-2003年3.5%的平均增长速度,三大经济体的基本增长态势也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国际贸易也将较快增长。据国际基金组织预测,今年世界贸易量的增长速度为7.2%,比去年略低1.6个百分点。整个经济面依然向好继续支持铜的需求,导致铜短期的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但放缓的经济增长和过高的铜冶炼利润,也不支持铜继续处于如此高价位。

  二、世界新的加息周期启动对经济形成双刃剑作用。由于世界经济逐步复苏,全世界将面临新的加息周期。本次美国经济复苏的背景与历史的情况不一样。以前是在强势美元政策背景下的价格上涨,而本次则是低利率出口拉动经济回升。其本质的区别在于,利率提高以后,势必会吸引一部分外围的短期投资资金流入美国市场,对于美国经济短期仍然会是一种刺激,但随着资金注入,必然会引起美元走强,美元的走强反过来又会限制美国的出口,这将会从另一个角度限制美国经济的发展。因此,美国经济增长势头随美元的走高而逐步受抑制,对期铜的消费长期不利。从长期来看,加息对商品价格上涨将可能形成压制。

  三、全球铜的供求关系虽然仍然紧张,但已逐步改善。从铜的需求变化来看:目前全球铜需求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全球经济的新增长点中国及主发动机美国,两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基本代表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风向指标,近阶段美国趋弱的经济数据使铜今后的需求前景也日趋暗淡,而中国去年上半年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之后,投资过热的局面已被有效遏制,但调控措施的后续影响还将继续显现。后期国家继续宏观调控的可能性依然很大。从铜的供应来看:伴随着加工费用的进一步上涨,铜精矿的供应量将逐渐由短缺向过剩转变,这一变化不再支持铜价维持高价。

  四、伦铜库存的下降趋势已经逐渐放缓。库存下降已经过度地反映了供应缺口的情况,这可能表明,铜库存的下降速度中存在的人为囤货居奇因素。后期隐性库存什么时候释放将直接反映铜价什么时候见顶。

  从技术面看:一、从历史走势来看,LME期铜三十年中,仅有五次冲上3000点,除了1989年那一轮上涨行情外,其它四轮行情在3000上停留的时间都没有超过10周,1989年前的两次以及2004年这一次行情在3000上停留的时间达12周,属于时间最长的一个时间段。但总体而言,3000美元以上属于期铜的绝对高价区。

  二、从近期的技术图表来看:期铜五浪上涨目标已经基本达成。从期铜本轮上涨行情来看可以划分出较为明晰的五浪结构:1360至2036为一浪上涨;2036至1335为二浪回调,回调将所有涨幅跌去,符合经典波浪理论;第三浪为1335至3057的上涨,为第一浪上涨的2.5倍;3057至2474为四浪回调,回调幅度为三浪的1/3;本次运行的是五浪上涨,由于三浪为延伸浪,则五浪可能与一浪涨幅等同,则本轮期铜上涨目标位3150-3200已基本达成。但时间上仍然运行得不够充分。如果期铜在3000以上高位形成复杂头肩顶图形的话,那么铜的高位宽幅震荡时间可能会延续到今年5月份。震荡过后可能走出价值回归的行情。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期铜2005年上半年仍将保持2800-3200一线高位的宽幅震荡走势,下半年可能走出向下的价值回归行情。上海证券报大有期货罗辉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