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内盘资讯 > 正文
 

后市长期利好因素可能带动中国玉米价格上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4日 13:29 世华财讯

  由于中国玉米(资讯 论坛)出口存在优势,且国内燃料玉米需用增加,分析人士认为,后市长期利好因素可能带动中国玉米价格上涨。

  综合媒体11月24日消息,当前,由于原油价格不断上涨,使得国际海运费也接连上涨,在此种情况下,比较中国和美国玉米出口情况,可以很容易地看出,中国玉米出口优势要强于美国;另外,今年(2004年),我国政府将东北三省划为车用燃料乙醇的试用点,而这
种燃料需要消耗玉米等等,这两个因素似乎对东北玉米市场来说,是个极利好的因素。说实话,这两点不仅仅对东北玉米市场是利好的,对全国玉米市场也是利好的。但2004年来看,对玉米价格实际拉动作用却不太大。

  据分析人士称,如果按目前的价格出口玉米是没有利润的,除非国际市场玉米价格上涨,或国内玉米价格进一步下跌。而现实中,国际玉米价格大幅上扬的可能性极小,因为在美玉米大丰收的压力下,CBOT玉米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极小,且国际船运费也基本到了顶部。所以,国内玉米价格需进一步下跌才能使得玉米出口成为可能。另外,受玉米出口配额数量的限制,全国只有300万吨出口配额,相对去年来说,能不能产生明显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

  另外,再来看乙醇燃料的使用情况,自从国家开始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以来,我们都认为会给玉米价格带来支撑作用。确实,这对玉米市场将是个长期利好的因素。但在短期内作用似乎并不大。据调查,目前,我国全年的乙醇产量约为130万吨,实际消耗玉米约在400万吨左右,且还预计明年的产量约在150万吨左右,消耗玉米480万吨左右,同比增加80万吨左右,而其中相当部分为陈化玉米。这个数字是喜人的,但乙醇汽油的成本要大于汽油的成本,不过,今年原油价格大涨,使得市场较容易接受乙醇汽油;那么,原油价格后市回落的话,乙醇汽油能否被市场接受还是未知的。因此在短期内推广乙醇汽油对玉米供求关系的影响不是很大的。但我们必须看好这一长期利好的关键因素。说到消费,我们差点忘了传统的食用消费,这个暂不说,因为这个影响还在少数;那么要提的是,饲料、养殖业的消费了,按比例划分,在我国玉米消费中,饲料消耗约占76.1%,工业消耗占11.4%,而由于我国饲料用量一直没有大的增长,反而由于去年(2003年)的非典和今年的禽流感而一蹶不振,虽然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饲料消费还是增长趋势,但将是一个缓慢而漫长的过程。

  总的来说,这两个看似利好因素其实对目前东北新玉米上市步伐能否加快的影响,还不起决定作用,不过,也确实刺激了玉米消费,这是毋以置疑的。

  (夏玫瑰 编辑)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东航客机在包头坠毁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巨能钙被检出含双氧水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国足告别2006世界杯
广州车展美女图450张
经典两厢车狂热贴图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