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金塔县强迫棉农将棉花低价卖给本地企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6日 12:00 世华财讯 | ||||||||
甘肃省金塔县政府强迫棉农将棉花(资讯 论坛)低价卖给本地的收购企业,收购指导价4.2元/公斤,并且不准本地棉花外销。 综合媒体10月26日报道,甘肃省金塔县政府强迫棉农将棉花低价卖给本地的收购企业,为此,甚至设立关卡封闭市场。
2003年甘肃省金塔县棉花每公斤6元的高价,让棉农们对2004年多了几分希望,希望2004年的收购价能更高些。但是,金塔县政府的一纸通知却让这希望破灭了。 外地棉价都已经到了每公斤5.7元、5.8元,而金塔县政府却将指导价定为4.2元,并且不准本地棉花外销。 而且政府在公路上设下关卡,见拉棉花出去的车就拦。一定要棉农当天就把棉花卖给本县的棉花加工企业。 棉花的收购价格低,县上又不准往外拉棉花,棉农们很伤心。部分棉农还有贷款,扣掉种子、化肥等开销之后,几乎剩不下什么钱。 金塔县是农业县,全县几乎有75%的土地都种棉花。棉花几乎是当地农民唯一的经济来源。据当地一家棉花加工企业白龙棉花工贸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2004年该公司大概收了1000吨左右的棉花,基本上都是按每公斤4.8元至5元的价格收购的。 按每公斤少收入6毛钱匡算,当地棉农仅在这家企业就少收入了60万元,而在金塔县,这样的棉花加工企业有30多家。 这种地方保护主义的做法不仅不利于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而且破坏了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法则。 有专家指出,金塔县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强行分割完整的棉花市场,甚至设关卡封闭市场,是一种典型的地方保护主义做法。这种地区封锁不仅不利于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市场上自由流动,而且破坏了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法则。 (张京兰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