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皇帝”的制高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6日 11:52 《商务周刊》杂志 | ||||||||
中航油(新加坡)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之后,陈久霖又成功地实现了公司的第二次转型:从一个纯贸易型公司发展至工贸结合型、实业与贸易互补型的实体企业,建立了以石油实业投资为龙头、国际石油贸易为增长点和进口航油采购为后盾的“三足鼎立”的发展战略。
截至2003年上半年,中航油(新加坡)总资产为2.53亿美元,净资产为1.16亿美元,净资产比1997年陈久霖接手前增长690倍,实现了国有资产的大幅增值;公司的资本市值曾经超过65亿元人民币,是2001年12月刚上市时的4倍。中航油(新加坡)以其“突出的经营业绩”和“先进的管理机制”,被列为新加坡国立大学MBA课程教学案例,曾在2002年获颁新加坡上市公司“最具透明度”企业之一,被美国应用贸易系统(ATS)机构评选为亚太地区最具独特性、成长最快和最有效率的石油公司,与壳牌、BP等国际能源巨头同登荣誉榜。 这时候的陈久霖,已经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制高点,他开始登上各种国内外论坛演讲,他的事迹被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而他的收入也创造了中国国有企业之最,年薪高达2350万元人民币,被誉为“打工皇帝”。 2003年10月,陈久霖被世界经济论坛评选入“亚洲经济新领袖”。世界经济论坛认为,中航油(新加坡)在短时期内从一个小公司迅速发展到目前的规模,主要是因为陈久霖具有创新精神,而且经营有道,是一个“有潜力的企业家”。同年,陈久霖入选“北大杰出校友”。 2003年11月,《求是》杂志调研小组专门发表了一篇关于中航油(新加坡)的调查报告——《“走出去”战略棋盘上的过河尖兵》。该报告认为,“中航油的成功并无特殊的背景和机遇,完全是靠自己艰苦奋斗取得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也评价说:“中航油已成为中国国有企业走出国门、实施跨国经营的一个成功典范。” 但仅仅一年之后,中航油(新加坡)和陈久霖就出事了,而且出的是大事。 “中航油(新加坡)是在陈久霖一路非常规操作中迅速膨胀起来的,出现问题是迟早的事情。”一位中航油集团的内部人士对记者说。不管这种说法是落井下石的“事后诸葛亮”,还是确属烈火烹油时的冷眼旁观之语,无论如何,这一次陈久霖都要负他该负的责任,他再也不能证明“中国人在世界上也可以成就索罗斯那样的投机家”了。 作为外交官,胡锁锦在第一时间知道消息,马上告知了大学时的班主任和其他同学。“大家都觉得很遗憾。”胡锁锦说,陈久霖是很能干的,出身农村,非常刻苦。“中航油这几年的发展跟他是分不开的。现在陈久霖出事了,我们作为他的同学更多是同情,也希望按照国家法律和国际惯例来处理这个事情,把国家的损失降到最低,对陈久霖本人也有一个好的结果。”胡锁锦说,“这也是代表我们所有同学的一个心愿。” 2004年年初的时候,陈久霖曾和胡锁锦相约,准备带一个团到越南考察,现在看来已经无法成行了。 (本刊记者吴兴宁对本文亦有贡献) [上一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