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乾弘 申林英
美国大选尘埃落定后,石油期货价格并没有象一些机构预测的那样,随着布什的重新当选而大幅上涨。相反,到昨天记者截稿时止,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12月份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每桶跌破47美元,收报46.87美元,与10月25日高点(每桶55.67美元)相比下挫超过8美元,跌幅超过15%。市场人士认为,如果期货价格有效跌破46.50美元,将开始对长期牛市的修
正,这将标志着长达6年之久的石油牛市的终结。
基本面与技术面偏空
国际能源机构上周发表的2004年全球能源展望报告指出,每天全球过剩210万桶石油的局面没有任何改观;IEA同时认为,中国、印度等国的需求增长将大幅放缓,预计中国未来25年的石油需求按年增长3.4%,远远低于今年14.5%的增幅。因而油价今年见顶后,在未来两年可能急跌至每桶22美元。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原油及油品库存增加也是石油供应过剩的表现之一。报告显示,美国上周原油库存增加180万桶,至2.915亿桶,加上美国庞大的石油储备,实际上光美国手里的石油就够全球使用将近一年。
上周二,国际能源署总裁芒迪指出,现有的供求基本面能够消除原油供应意外中断,或者石油输出国组织减产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原油价格将进一步下降。同日,美国能源情报署下调了对第四季度世界原油需求的预期。芒迪还表示,石油输出国组织12月召开会议时,应继续允许增加全球石油库存。
有市场人士分析,今年以来油价平均在30美元以上,油价目前的技术面与基本面偏空。从图形来看,5日、10日均线下穿60日均线,这是这波油价上涨以来所没有出现过的。从经验来看,对冲基金做多力量大部已经撤退,尽管前期介入很深的投机基金仍有动作,但仍保持一定的节奏离场。
地缘政治是唯一不确定因素
这两年地缘政治因素是油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处牛犁对记者表示,尽管包括中东局势在内的地缘政治因素对石油市场的影响依然难以预料,但从中长期来看,伊拉克恢复主权有助于国内重建进程,伊拉克将在几年内重新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唯一不确定的因素是美国与伊朗的关系。如果美伊冲突能和平解决,将彻底消除油价大涨的最后因素。
此外,委内瑞拉和尼日利亚政府不稳定的因素逐步好转,此前受飓风影响的墨西哥湾已经复产,虽然俄罗斯尤科斯石油公司结局未定,但为了国家利益,普京政府决不能让自己最大的创汇产品生产受损。
我国推出石油期货迫在眉睫
据商务部一份分析报告预计,今年中国原油进口将首次突破亿吨大关,达到创记录的1.1亿吨,比上年增长21%。按世界银行预测我国2004年的经济增速7.9%计算,原油的需求2004年将达590万桶/日。
为了使我国能源生产、使用者能套期保值、规避油价波动的风险,有专家认为,在我国推出进口石油期货已迫在眉睫。我国按新加坡、鹿特丹和布伦特三地平均价格制定的石油价格机制,成品油滞后国际价格二、三个月,原油滞后一个月左右,使我国企业不能随行就市,上涨的价格因素一般只能在产业链条内部消化,其中的不平衡性和被动性显而易见。
有石油专家表示,虽然我国燃料油期货市场已经降生,但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的子公司不能参与交易,使投资者结构仍然不合理,价格也不够权威,外商不承认我国国内现货市场价。那些来自现货市场套期保值需求的投资者,由于没有定价能力把涨价因素转嫁到下游,或因管制和竞争等原因,企业的利润空间缩减,在谈判中将议价能力拱手让人,从而也使期货市场失去了本身配置资源的功能。油价回落无疑是我国企业的福音,但如何实现以市场主导的石油定价机制,仍是今后有关方面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