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产量因素将对中国大豆市场形成有力冲击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5日 09:07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 ||||||||
近期大豆(资讯 论坛)市场涨跌无序,在南美产量尘埃落定之后,这张被多空双方翻来翻去的底牌也已经显露。根据美国农业部4月份的大豆供需报告,巴西产量为5400万吨,阿根廷为3900万吨,两者相加为9300万吨。由于中国进口美国大豆的年进程已经接近尾声,而美国2004/2005年的大豆销售任务也得以圆满完成,CBOT大豆行情由喧嚣逐渐变为黯淡。 每年这个时候处境最尴尬的总是南美人。由于去年大豆价格偏低,南美豆农普遍惜售
南美大豆的集中上市和低廉的价格将对中国的大豆市场形成最直接的冲击。因为美豆和南美豆之间仅仅是个竞争销售的关系,而南美大豆对中国大豆市场价格的压力却是实实在在的。目前巴西大豆的进口成本为2900元/吨左右,而大连地区的国产油用大豆价格为2980元/吨,进口美国大豆的大连分销价格为3100元/吨,可以看出,来自南美的进口大豆仍具有相当大价格优势。从以上各方面的情况来看,近期大豆价格应是处在南美收获压力威逼之下的震荡探底的过程。 笔者预计未来三大因素将主导大豆市场的走势,一是美元的动向,二是基金的态度,三是美国新一季大豆的种植天气。这三个要素会形成一个循环共振体系,即:如果美元恢复下跌,那么指数基金就具备了卷土重来继续做多的理由,而触发条件将有可能是每年必炒的美国大豆种植天气以及挥之不去的大豆锈病。未来美元和基金动向我们可以从一般图表上去做出简单的判断或推断,但散布在北美空气中的大豆锈菌却让人难以琢磨。由于目前美国大豆主产区气候条件湿润温暖,正是锈菌适宜繁衍的温床,加上美国大豆锈病的防御体系尚处在初级阶段,接下来所面临的挑战将非同一般。 再往后看,有人预计2005/2006年南美大豆生产扩张的速度将有所收敛,但笔者不敢苟同。因为巴西南美连续两年出现的严重干旱这本身就是一个小概率的天气事件,从气候周期上去分析,明年南美大豆种植遭受天灾的可能要大大降低。同时由于美国和中国的大豆种植面积的扩容潜力已经不大,因此用来满足世界愈加旺盛大豆需求的资源保证仍然是南美,我们预计2005/2006年南美大豆增产将接近或超过1亿万吨。在过去的两年中,中国进口大豆增长势头有减弱的趋势,虽然美国农业部今年一直提高我国大豆进口量估计,但这个估计仍需要一段时间去验证。我们由此估计今年下半年大豆行情仍没有能力完全挣脱基本面的约束,换句话说,从较长时期的角度去考虑,大豆市场仍将围绕一个硕大的箱体作两极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