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外盘资讯 > 正文
 

2004年美国期市:创新使美期交所成为股市新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3日 18:05 《Value》价值

  2004年12月23日,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收盘报221.50美元,较2003年底的收盘价每股72.36美元飙升了206%。CME2004年中期的业绩令许多金融服务业公司相形见绌,毛利率达到令人瞠目结舌的50%。这家美国最大的期货交易所获得的成功,也是美国整个期货业2004年蒸蒸日上的一个缩影

  成功秘诀

  就交易所而言,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证券交易所可谓独占鳌头,这主要是由于股票市场的火爆所带来的巨大盈利空间。但时至今日,期货交易所后来居上,个中原因在于期货期权产品多元化,监管方面更具灵活性,全球市场增长潜力巨大且参与期货市场的投资者相对稳定,从而使得期货市场流动性更加稳定,再加上现在的柜台交易市场(简称OTC)以及现货市场的潜在需求庞大,从而使得期货交易市场的成交量以及盈利前景变得异常诱人。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04年美国期货行业取得骄人的业绩,成为期货交易历史上最为活跃的一年,特别是期货交易所已经摆脱了过去单单靠推出新期货合约品种来判断增长速度的传统套路,转而在技术创新、结构创新以及行业购并上下功夫。

  例如,几家美国的期货交易所正在设法将清算功能拓展到OTC产品。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在这方面领先了一步,目前通过NYMEX清算的包括天然气或电力的OTC合约,具体做法是交易对手在OTC市场通过双边谈判达成交易,然后将成交结果提交给NYMEX的Clearport,再换算成两笔单独的交易。

  这种通过NYMEX清算的交易对美国能源交易公司来说特别具有吸引力,因为目前美国能源交易公司的信贷评级较低,通过NYMEX的清算,可以避免在与交易对手的双边协议中绑定大量资金,从而减少占有的资金数量。

  截止到9月中旬,NYMEX清算了超过800万手的交易所外成交的合约,随着NYMEX将更多的合约列入Clearport清算功能的菜单内,清算的合约数量2005年还会继续提高。

  全球化策略

  2004年,美国期货交易所在全球化工作方面的态度也比过去更为积极和富有进取心。CME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简称CBOT)正在努力试图打入欧洲市场,目标瞄准那些自营交易商,在2005年仍将继续在这一领域作出努力。

  此外,美国期货交易所也把目光投向亚洲地区,CME和CBOT这两家芝加哥的交易所2004年都和亚洲期货交易所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由于亚洲地区的期货交易商分布相对集中,因此,美国期货交易所对其虎视眈眈,试图将亚洲领域划为自己囊中之物。

  从CME发布的公开数据看,上述努力已经初见成效。2004年3月份,欧洲客户贡献的交易量仅为每天1600手,而到了5月份,交易量就达到了14000手,7月份进一步增长到每天38000手。据CME的管理层表示,CME成功地吸引了使用欧洲美元期货来对冲利率风险的掉期交易商。

  CME之所以要积极进入欧洲市场,原因还在于美国期货交易所已经开始面临来自Euronext.liffe的激烈竞争。2004年3月份,这家欧洲交易所开始在自己的电子化交易平台上推出欧洲美元期货,10月初,成交量创下每天60500手的高点,虽然不足CME的Globex平台上欧洲美元交易量的十分之一,但这足以表明CME的欧洲拓展策略在战略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在全球化方面也不甘落后,试图在中东和亚洲地区建立子交易所,而且还可能在另一家能源期货交易所——伦敦石油期货交易所(IPE)的大本营安营扎寨,以便确立NYMEX在能源期货交易方面的霸主地位。

  与此同时, NYMEX2004年成功进入日本和新加坡市场,当地的投资者已经可以使用NYMEX的Globex电子交易平台,这也是亚洲地区能源产品交易最为活跃的两个国家。2004年8月份,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投资者通过NYMEX电子交易平台成交了7900手能源期货合约。

  电子化交易

  2004年的另外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主流固定收入产品开始走向电子化交易,这一趋势很可能会持续到2005年。令许多业内人士吃惊的是,短短几个月里,CME就已经将大部分欧洲美元期货合约从公开喊价方式转为电子化交易。2004年1月份,通过Globex平台交易的欧洲美元合约不足总交易量的7%,但到了6月份,这一比例就增长到了35%,8月份更超过了63%。NYMEX目前已经完成欧洲美元期货的电子化交易切换,开始把下一个目标转向欧洲美元期权合约,该合约目前主要还是在场内进行交易。

  CBOT在2005年也面临类似的挑战,该交易所第三季度国债期货交易的90%以上是通过e-CBOT电子化平台,高于第一季度的比例80%,但是目前所有的国债期货期权合约还是在场内交易,想要把期权转移到电子化平台,做法和期货的转移完全不一样。CBOT的办法是让更多的做市商进入电子化交易平台,以便解决这一问题。但迄今为止,交易量还是没有出现太多的变化,对于两家交易所而言,转为电子化交易可以极大提高效率。CME估计,第三季度每笔交易的平均收费是衡量获利的重要指标,Globex的产品为77美分,而公开喊价的收费是52美分,换言之,在Globex上交易的获利要比在场内喊价交易高出60%。因此对于交易所来说,转为电子化交易就显得异常关键,这样还可以在自己和其他交易所展开价格战时,手中握有更多的筹码。

  实际上,这也是CME股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2004年按照税前收入计算,盈利除以营业收入的毛利率为50%,这对于金融服务业来说可谓高得出奇的盈利率。一家机构投资者说,30%的毛利率就相当出色了,50%的毛利率简直是闻所未闻!贝恩斯(Bear Stearns)的股票分析师丹尼尔.高德伯格也表示,第二季度CME毛利率达到51.5%,令人极为吃惊。

  竞争和整合

  整合也正在成为驱动期货交易所提高增长潜力的选择。CME十分明确地告诉投资者和分析师,它在积极寻找交易所以及衍生品市场的机会,据报道,CME接触过国际证券交易所(ISE),后者是美国单只股票期权交易量最大的美国期权交易所, ISE正在计划上市,CME总裁克莱格.多诺拒绝对此予以置评,但他证实了CME在积极寻找衍生品和证券市场的购并机会。分析师指出,CME坐拥5亿美元以上的现金,今后一年半的时间里可能会达成购并协议。

  在证券方面,CME则在和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简称CBOE)展开角逐。当CBOE开设期货交易所并且上市了VIX证券波动指数期货后,CME采取了传统的反击方式,向美国期货监管当局和法院申请阻止竞争对手进入该领域。这一尝试失败之后,CME开始采取攻势,将自己的证券期权产品改为欧式行权,以便更好地兼容其他证券期权产品,目标瞄准了那些使用CBOE SPX指数期权合约的广大用户。这一转型从2004年12月份开始,率先推出的是电子化小型标准普尔500期货,随后将会在2005年上半年推出其他电子化交易的小型指数期货。美林公司的证券分析师科林.克拉克称,绝大多数期权市场采取欧式行权,因此,CME的这一变化可能会鼓励更多的期权空头选择CME交易。克拉克注意到,CBOE的SPX指数期权是在场内喊价交易,而CME期权则通过电子化平台交易,因此,CBOE在CME的新攻势前会显得很脆弱。

  但CME的努力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障碍,CBOE已经就此向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提出抗议,认为CME的期权转为欧式行权等于把一些期权变成股票的期权,这需要遵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法律监管。虽然CME对此予以否认,但法律方面的程序将会导致CFTC暂时推迟批准CME的这一计划。

  CME和CBOE的对抗也表明了另外一个趋势,那就是期货和证券的融合。在美国,期货交易所和证券交易所之所以难以合并,原因是它们隶属于互不相容的监管体系。但在用户心目中,这些壁垒已经不复存在,特别是那些对冲基金更青睐股票和期权合而为一的策略。有趣的是,期权交易所似乎更愿意这么做,如CBOE率先推出了VIX的期货合约,费城股票交易所很可能是下一个这么做的交易所。该交易所的官员表示,将推出的产品包括股市特定行业的证券指数期货以及所谓的基于经济指标的事件期货。费城交易所认为,因为这些合约是基于本来就存在的板块指数期权,应该有成功的机会。

  事实上,期货行业的整合和竞争并非都像CBOE和CME之间那样针锋相对,CBOT在农产品期货上的战略就显得更加温情脉脉。CBOT成功地说服了三家规模较小的农产品期货交易所在2004年12月份把旗下合约放到e-CBOT电子化平台上,此举旨在降低成本,以吸引更多的市场参与者,特别是那些隔夜交易的亚洲交易员。虽然从理论上讲,CBOT可以直接把这些类似合约放在电子交易平台上,跟那些交易所直接竞争,但CBOT希望更为友好地进行整合,让三家小型的交易所能控制自己整合到CBOT怀抱中的速度。

  如果就盈利情况看,CBOT的风头显然赶不上CME,但CBOT在2004年的表现也可圈可点。2003年底,Eurex在芝加哥这个美国期货重镇成立期货交易所的消息曾令CBOT心惊胆战,但通过价格战,CBOT至少在短期内打退了来自Eurex的进攻,还最终解决了会员之间就如何分配所有权利益产生的纠纷,在2004年年底就“去共同化”进行投票,这将会为2005年上市发行股票铺平道路,当然前提是CBOT管理层愿意这么做。CBOT深知客户对于提供更多现货和衍生品工具的交易平台的迫切需求,目前正在试图和现货市场的主流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CBOT总经理伯尼.丹表示,如果交易所转化为以盈利为目的的交易所,将会提供更多的操作灵活性,也为更多选择打开大门,例如上市、购并或者战略销售。他还预测,美国期货交易所的演变将会和欧洲市场的方向一致,也就是说,交易所将会整合为多资产平台,包括股票、期权和期货。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